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道之门:熙攘股界缘何哀魂遍野?

(2009-11-02 09:01:12)
标签:

老子

入门功夫

侯宁论道

炸鱼

道德经

分类: 股市纵横

大道之门:熙攘股界缘何哀魂遍野?

 

即便是在成熟的股市,以稍长点的投资周期论,多数散户玩家也都是输家。这是铁律。

 

为什么呢?这是个不得不问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看到诸多解释,但其实,《道德经》的第一章,也便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道可道,非常道”一章,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不过,“百姓日用而不知”,或“闻道”后动辄“大笑之”,所以多数自视为“智者”的人们也便自然选择“三过其门而不入”而只能当输家了。

 

为何?因为从投资角度来审视“道德经”,老子的第一章讲的正是投资者必须首先进入的赢家之“门”。

 

“道可道”大家都清楚,“道”便是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主宰,便是事物自在的发展规律。于是,入了股市一道,每个投资者都会绞尽脑汁地通过各种“可道”的K线、书籍、光盘、讲座等等,去寻求股市里的“道”,并试图去发现“克庄制胜”的“非常道”。然而,许多人却在一开始,便忽略了体会老子第一章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即“无”和“有”。

 

老子在“道可道”、“名可名”后接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知其妙;常有,欲以知其徼(边际)。”在此,“无”和“有”两大概念在老子看来虽名称不同,但却和阴阳一样同出于“道”,故“同谓之玄”,而老子认为,人们只有掌握领会了“无”“有”之“玄”,才可能悟知“众妙之门”。

 

由此可见,在老子眼里,类似于二进制中的“0”和“1”的“无”和“有”两个概念便显得异常重要了。理解不了这“二玄”,便不可能破解“众妙之门”而终成“玄德”。

 

体现在投资上便是,投资者在入市初期若悟不透自己作为一个散户玩家的“无”和“有”,只一味地想靠自己的本赶快发财,或已经开始在心理上和别人攀比幻想,便已经走上了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歧路。按老子的话便是,“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即本来平坦顺直的走就是大道,但俗人偏偏喜欢走所谓“捷径”,于是,走偏而利令智昏便是人之常态了。

 

那么,什么是一个散户玩家的“无”呢?这包括许多内容:

 

1,无知识,即对投资、股市所知甚少或所知甚浅,和机构的专业人士的知识、经验都无法相比;

 

2,无资金,即相比于机构,散户的资金量纵使多达千万,也是很少的,谈不上任何优势;

 

3,无关系,即机构拥有和管理层、交易所、其他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灵通,人脉广泛,而散户再“大”,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4,无智慧,即绝大多数散户再聪明,再有悟性,也不具备机构一般的人才储备、研究深度和策划能力。

 

5,无时间,即散户玩家中大多数都是业余股民,无法像机构大户一样全天候全身心地专注于投资。

 

试想,如此这般与机构一比便知,散户玩家在投资领域里是完全处于弱势地位的,有此“无无无无无”,结果能不“呜呜呜呜呜”么?

 

当然,散户并非一无所有,也具备自己的“有”:1,或大或小,有自己的本钱;2,或深或浅,有自己的知识储备;3,或多或少,有一些的社会关系;4,或高或低,有自己的一定才智;5,或真或谦,该有一颗知足不贪的心吧。

 

可以看出,在前四个“有”上,散户虽“有”,却全然不占优势,那么,散户靠什么赢呢?

 

答案是,只能靠第五项!这是从投资心法来看的散户胜利之道,却正暗合了投资大师们所倡导的“保本原则”。所以散户玩家能做到的真正的“有”,便是有一颗知足不贪的平常心!而若口言“知足常乐”,心怀贪婪欲火,则同样也丧失了真正的“有”,同样也会归于失败,结果则必然会像贪吃的鱼儿一样咬钩、上钩,直至最后感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009年,股灾过后,散户怕了静了,庄家恼了急了,便改用了“抛开‘钓鱼’搞‘炸鱼’”的新招,而什么叫“炸鱼”,回味一下今年“峰狂7.29”前后的股市之旅便全知道了。

 

所以对散户而言,投资之门首先便是审视自己的“无”和“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无无无无无”,才会清楚自己该有什么投资心态;充分认识和发挥了自己的“有”,才会清楚和保有自己“小帐户”保值增值的边际。而“知无”,显然是“保有”的绝对前提,惟其知“无”,方可无中生有。

 

否则,贪念一生,躁心一动,则“优势”全无,此时,任你懂一百个“术”,也都无济于事了。因为在“术”的研究和应用上,你远比不过那些机构大鳄们——前日道指暴涨199点时,你会想到它是为了昨日暴跌250么?多激动人心的“技术反转”啊,连中国的创业板都被激动得找不着“道”了……

 

不是么?有道便有非常道!妙么?简如“无”、“有”,恰正是你常常视而不见的大道之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