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股市纵横 |
如今,当央行调高贷款利率的“大利空”以及股市再融资的“超级利空”都只能让股市大涨了,可见大牛市不仅“能调动起人们曾冷落过的所有利好想象”,而且还能化利空为利好!不是么?你可以说央行调高贷款利率增加了企业贷款成本,但也可以理解为监管层是在“逼迫”企业到股市融资“,在挤压房市资金转战股市;你可以说《办法》颁布,融资的魔鬼来了,但也可以说,这意味着中国股市的承受力增强了,意味着中国股市要来新鲜血液了,而上市公司等融资方又能从股市获得支持,成长环境变好了……
总之,机构看到了希望,这就是股市暴涨背后的硬道理。而左右股市涨跌的核心力量从来便是机构。
这就是辩证法,这就是质的转折,这就是逐利本能的力量。但这一切是有前提的,那便是通过近一年的股改,股市制度层面的建设得到空前加强,中国股市越来越有希望了。比如本次《办法》相比于“意见稿”有所改动,但却也是良性改动——融资条件更严格了,融资去向更有监督了,而融资用途更宽松了。
当然,也不要高兴得过早。因为如果监督不力,各种变相的“圈钱”依然会假牛市之繁荣而悄然进行;还因为即便是在大牛市里,许多投资者也是未必能赚到多少钱甚至还要赔钱的。股市涨得速率太快,震荡便自然会加剧;所有股票都涨,投资者便难免会“眼花”。这些,都会让一些踏不准“节拍”的人手忙脚乱,最终光赚指数不赚钱!
但不管怎样,《办法》的颁布和随之而来的股市暴涨都告诉我们,中国股市不仅治愈了“融资恐惧症”,而且还会在“融资功能恢复”、“晴雨表功能修复”甚至“迎接奥运”等等的利好交响中,真正踏上“奔3000”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