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附在本系列每篇文章后面。*^_^*
欢迎转载,但本系列所有人像照片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公益用途者请先联络如幻,谢谢!
背景音乐:心语项斯华
我和涛涛在乡下一点儿也不安分,整天早出晚归、神出鬼没、东奔西跑地访问一些特困户。(用佛教的话来讲,是“福田户”,因为我们可以藉由帮助他们来种福田。)连老师们都佩服我俩像少林寺的,腿上功夫很强。下面记几个印象比较深的。
1)贫困的爷爷给我们十块钱

“我们家,爷爷收留了奶奶,又收留了我,爷爷是我们的大恩人。”冯小波坐在门前的小凳子上开始跟我们介绍家境。

今年18岁的冯小波是药铺沟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天生足内翻,手指也不能完全伸展,心血管功能也不太好。小波是老师给我们列出的贫困学生之一。
“收留了奶奶?”我们觉得很奇怪。
“奶奶离家出走了嘛,后来到了这里,幸好爷爷收留了她。”小波说。
“离家出走?”哇!奶奶还真有个性!是个勇敢追求自由生活的农村妇女吧,我和涛涛猜测。好奇心驱使我们发问:“奶奶,您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
奶奶耳背,也听不懂我们的话。小波代为答复:“奶奶有个儿子,要娶媳妇儿。但是那家人不喜欢奶奶,奶奶没办法,就离家出走了。不然儿子就娶不了媳妇呀!”
晕!原来奶奶是为了成全儿子,独自流落在外面。完全不是我们想像的“追求自由”。看着奶奶和善无辜的样子,我黯然神伤:中国古代真的是讲究孝养父母的礼仪之邦吗?
“那你呢?”我们问小波。
“我生出来就是残废的――你们看到了――我妈不要我。要不是爷爷收留我,我现在还不晓得在哪里。”小波有点伤感。“不过我现在长大了,她又想来拉我回去。给我买衣服,巴结我。我才不要理她呢!”小波的语气满是忿恨。“不过她给的衣服我不穿白不穿。”我们看小波的衣服,的确跟家里的环境不太一致。
“妈妈给你钱吗?”
“不给。这衣服也是前年买的。”小波说。
“爷爷一直住在这里?”
“嗯,是的。这是爷爷的房子,有两百多年历史了。这次地震都没倒。”

70多岁的爷爷话不多,一直静静地听孙女讲话。

看着我们给爷爷拍照,爷爷让小波拿出书来要照个读书的样子。很少拍照,爷爷好紧张啊!
爷爷的袖口。
小波说70岁的爷爷爱看书,尤其是甘肃历史什么的。
我后来注意到书的封面上有“学习改变命运”的字样。
爷爷,放心吧,从小波这一代开始,我们会尽一切可能,提供条件让她们好好读书、改变贫穷命运的。

爷爷的鞋。
谈到家里的收入,小波说,家里有两亩地(她和奶奶不是村子里的人,是黑户,所以没有地),以前一直是爷爷种的。但今年年初爷爷出车祸被撞了,腿骨折了,所以地也就荒着了。家里没什么经济收入。有时候奶奶会到外面拣一些垃圾卖点钱。

我们让爷爷指指腿伤。
“这里,里面的骨头全都碎了。现在外面好了,可是里面不行。提不了东西,多拿一点,腿就疼。”

我整理图片时才注意到,零下十几度的冬天,爷爷就穿了一条薄薄的秋裤御寒。很后悔当时没给爷爷买条保暖裤。老人家粉碎性骨折基本上很难痊愈,这么大冬天的,老人家的腿一定冷冰冰地发痛。

看到孙女亲手给自己拍的照片,爷爷开心极了。

这是小波家唯一的床:一米五左右宽的土炕。一家三口挤在上面。
土炕上铺一层席子,中间垫一条烂布头一样的床单,上面放着两条薄薄、短短的、已经看不出颜色的被子。我摸了摸,被子脏得好似上了浆。拎起一角,竟然有灰扑簌扑簌落下来。
家里四处通风。窗边的两个窗户没有玻璃,连塑料袋都没有。土炕和土灶在一个房间。

这是爷爷的“枕头”,里面是暂时不穿的衣服,冬天枕夏天的衣服,夏天枕冬天的衣服。

“我们七点半就睡觉了,早上七点半起床。”小波说。
哇!嘎早睡觉,不怎么勤奋嘛!――我当时想。后来才想起小波家没钱拉电线,晚上照明就靠图片上的小油灯。而油灯也是费油的呀!所以不得已一家三口早早上床睡觉了的。
这是小波家的常规饭,也是药铺沟这一带村民家的常规饭:白水煮面条,洒点盐或酱油,菜很少放。

一家人送我们出来时,我们提议爷爷跟他心爱的小驴子合个影。“我的腿不好了,很多东西都是它帮我驼的。”爷爷看小驴子那种疼爱的眼神跟看孙女一样。
离开时脚下一只拐腿猫跟过来。“它也是爷爷收留的。”小波说。
慈悲,布施。我在想,爷爷其实真的是一位大菩萨啊!
对小波家访完,我和涛涛同时修改了行程,决定去镇上买被子给小波的爷爷奶奶。其实我们两算是很理性的人了,这次是抱着纯考察的目的来的,没打算马上救济。可是小波家的困境让我们很有默契地决定奔赴镇上购物。
我们买了两床褥子、两床手工棉花被子,又买了盐、味精、糖、酱醋、豆奶等。购物回来,我们就杀进小波家,手脚利索把褥子被子铺在土炕上。小波的爷爷奶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买了被子的第二天,我比较狡猾地想到:也许他们会舍不得用,把被子都收起来。于是拉了涛涛去搞突袭。果不其然!被子早已整整齐齐放起来,连我扔掉的包装塑料袋都给原封不动套上去,只留了一床褥子作为盖的。
我请小波翻译我的话给奶奶听:“奶奶,如幻师父说被子买来就是用的。您要不用,她明天就把被子全部抗走!”
奶奶听了我的“恐吓”,忙不迭表示马上把被子铺回去,满脸的憨厚。
我和涛涛回去的路上心里好难过:爷爷奶奶年级都那么大了,这被子能盖一天是一天啊!
走的那一天清晨,为避免推推拉拉(老师们准备了很多花椒、核桃之类的特产想让我们带走),原本我们准备“潜逃”的,奈何涛涛的包泄露了我们的行踪。一大堆老师、学生跟我们出来。消息传到小波家里。小波、爷爷、奶奶几乎是从山上跑下来。
小波跑过来时手里拿了一小包东西,几块糖,一小袋瓜子,说是爷爷要带给我们路上吃的。
“昨晚爷爷买了豆腐,说明天(元旦)要请你们在家吃饭。”小波急得几乎哭出来。
爷爷和奶奶呼哧、呼哧随后赶到。爷爷手里攥了十块钱,一定要塞给涛涛。吓得涛涛一面合十,一面儿后退。十块钱,对我们是微小的数目,可对于爷爷一家,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记得之前小波跟我们说过,他们一家三口过个年只花50元钱!
我们当然没收爷爷的十块钱,甚至连瓜子、糖也硬着心肠没有收(不然其他老师们的所有大大小小的特产我们都得收下)。可是看到爷爷失望的眼神,红红的眼里闪着泪光,我们心里一万个不忍。这十块钱和一小包瓜子、糖,还有老菩萨的泪眼,真的永生难忘!
【当时所发的手机微博】
今天上午步行很多山路去平洛镇,我和涛涛买了几百块生活用品给昨天家访的家庭.一家三口爷爷奶奶孙女居然蜷缩在一张土炕上,家里连电都没可能有.我忍不住提前
2009-12-29
我和慧定居士任务基本上完成了,刚表露一点准备回去的意思,老师们就开始张罗特产准备让我们带回去.于是我和涛涛很有默契地说回去时间待定.私下里我们计划明早"出逃".
2009-12-30
(1/2)
早上"开溜"时,慧定的包暴露了我们的行踪.结果老师家长学生们呼啦啦一下全跟出来送行,老爷爷老奶奶也赶来.大家手里拿了花椒,木耳等特产希望我们带走,我们前天送棉被去的那家爷爷竟然还准备塞几块钱让我们带走.当然不能收了.推推让让好半天.不得已,假装严肃半吓唬地总算说服了淳
2009-12-31
(2/2)
朴的村民.为了不让那么多人大早上的站在路边在零下的气温中跺着脚送行,我们随便跳上一辆去县城的车.刚才转了另一辆去兰州的车.离那个贫困的小山村越来越远了.
2009-12-31
即将启动“福田心耕”计划
恳望诸位海内外缁素佛子及社会善心人士关注支持,广种福田、悉心耕耘,在无我的付出中成就自我!
【相关博客】慧定居士的博客
《菩萨们啊!有一片福田在甘南!》
总 目 录
一.缘起:逼出来的陇南行
二.见闻: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
1.初到药铺沟
2.孩子篇
1)上学的“装备”
2)我们的最爱:小辣条、小蛋糕
3)让人心酸的课间活动
4)一只干冷馒头打发学校的一天
5)忍住心痛跟拍寄宿生
6)小小修道人
3.老师篇
4.学校篇
5.村庄篇
6.福田户
1)贫困的爷爷给我们十块钱
2)高度近视丧失劳动力?
3)小鼻涕虫•瘫妈妈
三.静虑:“经济扶贫” Vs “福田心耕”
四.愿行: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
【特别声明】
1、《头陀家风》、《小墨刚出家的日子》、《俗眼看佛门--灵隐寺拍摄手记》、《小沙弥答曰》、《挂相机的小沙弥》、《一句话,一辈子》、《影像江南》全部图文欢迎转载(除特别标注不能转载的人像图片),方便得话,请注明作者江南阡陌及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lldd
)。
2、文中人名,或系化名。*^_^*
3、江南阡陌原本世学基础薄弱,而今初入佛门,于佛法知之甚少,所以在行文及图片说明中可能会出现很多谬误,请各位前辈、朋友们留言指出,我会及时修改。另外,对于拍摄方面,大家若有好的意见、建议,也请留言赐教,我会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拍摄计划。感谢大家!
欢迎十方大德指导小墨的系列博客:
-
-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