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陀十日汇报 及 “结夏安居”预告

(2007-06-25 21:35:55)
标签:

普陀山

观音

菩萨

愿望

江南

摄影

出家

双泉禅寺

流浪猫

小墨

分类: 俗眼看佛门

    嘿嘿,被好友痛斥了一番,说我暴懒!只好爬上来跟大家有个交待,嘿嘿,嘿嘿……
    其实,我回杭州已经好几天了。回来第二天就被抓差做事。谁成想出去玩了那么多天都没病,回来干了一天活儿之后人就病了!完全不是个做事的料!哈哈!

    前些天爬上博客一看,好多朋友说很期待我这次出去玩的图片,让我大汗一把一把甩出去!--其实这次去普陀山玩,完全是想给自己放个“年假”、不干活儿了,所以走的时候差点连相机都没带!当然,后来为了其他原因,还是把器材们背上了。

    这次去普陀山拍得很少很少,下面放出来几张,大家凑合着看啊,真是对不起啊!我忏悔啊!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普陀山双泉禅林演寂师父正在跟小吴居士讲佛经多音字读音。古旧的寺院家俱,年轻的佛教传承者。一个宗教能如此代代相传,总有它存在的理由。或许自己以前排斥的事物,待走近它之后,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度量如海涵春育,襟抱如霁月光风。--这种理想品质,好像在这里比较容易培植。嘿嘿。(远处的骆迦山,人称海上睡佛。看看像吗?)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雨雾中的梅福禅院山门,算不出我跟它的距离有多少。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一早冒雨登佛顶山,正在气喘吁吁、摇摇欲坠之时,忽然看到有信众三步一拜,虔诚朝山,宗教信仰的力量如此直观摆在眼前。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甬道尽头石碑上书“同登彼岸”。一早微雨,落英满地。无人,我一步步朝“彼岸”走去,远处传来的清净祥和的佛号诵唱。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独自走在通往佛顶山最高处的小径上,抬头忽然发现远处阶梯上站着一只小鹿一样的麂子,凝望我半天,忽然跳入旁边的林子里不见了。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小路尽头,视野豁然开朗。绵密的细雨中,我站在崖边两米见方的小平台上俯瞰眼前的海天佛国。呼呼的风吹得我站立不稳,登山服的帽子像小旗一样在脑后呼啦啦上下翻飞。反复念了四句话若干次,返回。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远远看到一位出家师父兀自立于岩石上观海出神。海风过处,衣角飞扬。我第一次觉得出家人衣服好看,是前年陪父母到普陀山拜佛的时候,那时候父母忙着拜佛,我则忙着拎包看帅哥。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双泉寺收养的两只流浪猫。其中一只背上赫然两道深深长长的刀疤,组成“人”字形,据说它当初爬来的时候奄奄一息的。但现在令人开心的是,这只曾受到致命之伤的小猫,在寺里师父们的调养下,如今不但不怕人,即使见到游客,也根本就是一副“懒得理你”的自在神情不躲不闪。

 

 

 

 

 

 

普陀十日汇报 <wbr>及 <wbr>“结夏安居”预告


    咔嚓一声,把它们吵醒了,嘿嘿。

 

 

 

 

 

 

 


    嘿嘿,就发这些图片了吧。实在汗颜,其实值得拍的很多很多,大部分都没拍。刚去的前几天,我相机都没拿出来过。目前所拍的图片中,还有很多都是出家人人像图片,十分有趣,但由于未征得同意,所以暂时不发了。以后若有机缘说不定会发出来喔!

 

    接下来的十来天,一向不学无术的小墨要“结夏安居”、准备狂看一阵子书了,博客偶尔会更新一下,但不会特别勤快了,请大家原谅啊。给我些时间读书吧。*^_^*   另外,大家如果有好书请留言推荐给我哈。我正在看什么书,想看什么书,都写在这里了http://www.douban.com/people/lazywormzhao/  。欢迎大家多多推荐好书啊!

 

 

 

 

 

 

【名词解释】:结夏安居

 

    佛教规定夏季为安居期,与佛教的教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印度夏季有三个月的雨期,这一段时间正是万物萌发生长的时期。为了避免僧尼外出时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了草木小虫,犯了‘杀生’大戒,违背了佛教大慈大悲的根本精神,所以,佛教规定僧尼在雨期必须居于精舍,不得外出,这样,既可防止伤生破戒,又可使僧尼有一个专心讲经修道的机会。

    安居期在印度是九十天,正好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夏季三个月。所以,汉化寺院的夏安居期也就定在夏季三个月,从四月十六日到七月十五日的这一段时间了。

 

背景音乐:春天的味道  李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