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道是日货?
我是端着西北盖碗茶(三炮台)长大的孩子,虽然也接触过酥油茶、奶茶、甚至周庄的阿婆茶、湖州的熏豆茶等等,但对于传说中那个风雅的“茶道”,却始终不甚了解。茶道在我的模糊印象中,就是日本人捣鼓出来的一套文绉绉喝中国茶的规矩……及至近些年认识了一些闽台好友,我还在慨叹他们那精致的功夫茶是“受日本影响”。但是隐约中,我又有那么一点不晓得哪儿来的印象:茶道和中国高僧仿佛有那么一些联系。

图一:宜兴紫砂温润裹香,是一种很不错的茶具。传说中其砂土
的发现者及首个宜兴紫砂茶壶制造者,均为僧人。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我发现灵隐寺师父们多半都有一套功夫茶具时,感觉有点讶异,但也不是很意外。后来又在一本画册中看到佛学院僧人传授茶道,心里便起了一点疑惑:日本的茶道和中国佛教倒底有什么联系?
这疑惑的解开,是在我查阅尺八(中国箫在日本的变异)历史时意外发现的。――晕厥!原来,茶道与尺八一样,都是日本僧人来杭州参学时带回去的。尺八“祖庭”在杭州黄龙洞附近的护国仁王禅寺;而茶道的“祖庭”则在余杭径山的万寿禅寺!南宋时先后有日僧圆尔辨圆、荣西、南浦绍明几位大德分别到径山寺及天台国清寺求学,不但用功研习佛法,归国时亦将中国佛门的茶道以及茶的种植带回日本。(您别说,日本僧人还真能学,除佛法外,咱的纺织、绘画、素面食品、麝香丸……甚至豆瓣酱、酱油酿造技术都是他们学了之后带回去的。又跑题了,不说了哈!*^_^*)

图二:图为杭州虎跑泉水,甘咧清凉,张力大到可以浮起硬币。
弘一法师当年就是在虎跑出的家,之前断食也在此。
前些日子拍中天竺禅茶开采仪式之前,我又做了一番功课。那时候才晓得中国佛教与茶的关系真是超级密切!先说两个让我分外吃惊的资料:
1. 茶圣陆羽大家都晓得吧,他居然有僧家有不解之缘:陆羽幼年遭到遗弃,幸亏被竟陵寺的高僧智积禅师在河边拾得,由其抚育成人,并且收为俗家弟子,授以茶艺之术。茶圣的茶道启蒙教育来自佛门。
2. 西湖龙井大家也不陌生吧?这是谢灵运(就古代那个超级驴友)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到杭州的!PS:真没想到,谢灵运也会翻译佛经啊!
还有好多茶叶种植方面的,都跟佛门有关:
“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成‘水月茶’。黄山松谷庵、吊桥庵、云谷寺所产黄山毛峰、武夷山天心观所产大龙袍及徽州松萝庵的松萝茶、云南大理的感通茶、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天台山的罗汉供茶、雁荡山的毛峰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
不过,种植归种植,真正茶道的起源,却是源自中国道教。而且好玩的是,这说法居然是中国唐朝著名诗僧皎然法师说的。实事是否如此我不晓得,也懒得去探究。
当然,现在看起来,谁开始种的、谁开始发明怎么喝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灵隐寺喝了一段时间师父们泡的茶之后,现在我才发现,茶与佛门,在气质上原来如此契合!茗香浮动,意韵淡远;心下清净,渐化人心,――茶的清雅内涵与佛门的般若自在遥相呼应。
2. 爱上灵隐禅茶
灵隐法涌师父那里,是我常常跑去喝茶的一个宝地。清雅的松涛轩窗明几净,室外微雨纷落。法涌师父烹一壶乌龙,焚一段沉香,温和安静地坐着,倾听我们交谈。如义师父、妙闻师父、善海师父、界崇师父、修善师父等,还有我及几位居士,是常客。也就是在那里,我向师父们请教了很多问题(应该说打探隐私,哈哈),写在之前的博客中。所以,法涌师父的茶,对我而言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茶禅一味”啦!*^_^*
其实说实在的,我之前不怎么喝茶,因为一喝就会肚子疼。之所以死乞白赖跑去法涌师父那边喝茶,一方面是可以乘机向在座的师父们“请教问题”;另外一方面,在座的出家人乃至居士,那种从容安详温和的态度很让我喜欢,感觉上就像好茶一样:甘醇怡人,清凉润心。说来也怪,喝了这么一段日子之后,我居然肚子不会再痛了,可能是适应了。于是我总跟法涌师父讲:“好怀念您的小鱼缸啊!”(法涌师父的小茶杯长得很像鱼缸。)

图三:法涌师父的禅茶
其实对于师父们的“禅茶”,我是心存感激的。按中国古代茶道而言,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这样人数限制的说法,可是在灵隐师父们那边,常常会有好多个人一起喝茶,边喝边聊。听着师父们一一答复在座居士的问题,听久了,我发觉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在慢慢转变。或许对于茶道而言,这么多人喝茶是要少一分茶味了;然而对于忙于打拼赚钱且烦恼重重的我们,师父们这茶实在算得上是一种“法布施”。给你人生指导,还请你喝茶,这样的老师偶喜欢!这样的茶道我觉得也是一种更让我喜欢的佛家茶道。

图四:品茗参禅,茶禅一味。
前些日子在河北柏林禅寺明绍师父的博客中又温习了一遍赵州禅茶的故事,那个“吃茶去”的禅宗公案让人会心一笑。以茶道出平常心、平等心的道理!赞!
我在心里琢磨着:简简单单一个茶,居然让佛家运用自如,演化出诸多形式帮人解决人生难题,以前不爱喝茶、不接触“禅茶”,真是亏大了!哥们儿、姐们儿,有空咱也吃禅茶去!
【郑重声明】
1、《俗眼看佛门--江南佛门拍摄手记》所有图文(尤其是僧人人像图片),未经作者江南阡陌及图片人物本人授权,请勿转载,特别不可用做商业用途。考虑到构图审美、读者视觉感受等问题,所有图片均未加水印,因而可能方便盗用。所以请朋友们代为监督,若发现有盗用、甚至恶意修改图文者,请大家及时留言告诉我。天涯海角,愿做秋菊。
2、文中所有人名,多系化名。*^_^*
3、江南阡陌并非佛教徒,加之才疏学浅,所以在行文及图片说明中可能会出现很多谬误,请各位前辈、朋友们留言指出,我会及时修改。另外,对于拍摄方面,大家若有好的意见、建议,也请留言赐教,我会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拍摄计划。感谢大家!
背景音乐: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