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你的伤痕那么深
(2009-05-04 23:44:34)
标签:
影评二十三天南京南京日本屠杀仇恨娱乐 |
分类: 聆听,感受【纯粹写作】 |
文/也许二十三天
是5月2日的晚上和妈妈、姐姐去UME看的《南京!南京!》,130分钟的影片,每分钟每分钟都那么沉重地敲击着我的心灵。1937年的冬天,南京城有着阴冷的天气和灰暗的石质建筑,炮火肆虐下破碎的城墙,凌乱的大街和横尸的过道,日本兵在死寂的街道上搜索前进,这样的一个布局,让人感到压抑窒息。
那是我生活四年的城市,曾经,在到达与离开这座城市之时,我都去了大屠杀纪念馆。但是,没有哪一次的感触,会有这次视觉与音效的双重冲击下来得强烈。当我的同胞们被一群又一群地赶入长江的时候,当他们在疯狂的机枪扫射中一片又一片倒下的时候,当一铲又一铲的黄土湮没了所有生的希望的时候,用义愤填膺这个词也不足以表达我心中出离的愤慨。
是的,对于那个国家那个民族,我从未有过任何好感,也许你会骂我愤青骂我浅薄骂我傻X,但是,我只要我自己心里明白,我对于它的仇恨。
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地震、火山频发的虫型岛链上的残暴国家,它们从来就不曾放弃过它们想拥有一片大陆的梦,从丰臣秀吉到佐藤信渊,从福泽榆吉到田中义一,一直以来,它们都是以其及其险恶的狼子野心,图谋着我们美丽富饶的神州大地。
我只要我自己心里明白,我从未忘记,也绝不忘记,这个民族带给我们的一次又一次彻骨的伤痛。而这一次,通过银幕,那些尘封的伤痛,又如此真实的展现在我的眼前。
但是心里更多的,却是不甘与失望,在看完影片之后,记忆最深的,却是那些背过身去的冷漠,就是这样的冷漠,在脑海中浮现,却远比日本人挥舞屠刀的残暴来得更让人绝望。虽然陆川导演说,他要让人们看到南京的反抗,而不是哭诉。但是,更多的镜头,却在我心里荡起彻骨的悲凉。面对五六个日本兵,举起来的是上千双不知道反抗的手;外面是赤裸裸的抢劫与屠杀,难民区里却依旧麻将声声;栓人犯,埋尸体,每一个都是面无表情的中国人……
这就是我的国家?我的民族?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只有依靠零星的抵抗带来生的希望?只有依靠妓女坚定地举手带来生的希望?只有依靠瘦弱的女老师冒着生命危险救回一个一个男人带来生的希望?
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没有骨,没有魂,剩下的,只有更多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更多冷漠无神的眼睛,空洞得让人如此揪心,空洞得让人如此寒心……
而更让人寒心的,是我们直到现在还在丧失的民族精魂啊。当日本人在我们的国土上大张旗鼓地祭祀亡魂,当他们敲起太鼓摇起招魂幡的时候,我在想,这个曾经落后与莽荒的民族,从我们悠远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吸取了养分,并将这演化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候,我们自己呢?我们曾经的祭祀,我们的九歌,我们的大傩,我们的雷鼓,我们的笙磬……
日本人顶着全世界都反对的军国主义文化,也要祭拜他们的靖国神社,而我们呢?我们连端午、中秋、春节这些祖先传承的节气都要被人抢了去,我们还留下了什么?难道是情人节?是万圣节?还是圣诞节?
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到底去了哪里?
倭狼残虏酿暴行,
戮民卅万恨难平。
愿为伐贼阵前卒,
越马扬刀踏东京!
这是我写下的诗,在看完《南京!南京!》二十四小时之后……
20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