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访谈主题:诚信创业和融资中介的前景
访谈嘉宾:笨伯(名网IT茶会创始人)
访谈时间:1月11日(星期五)晚上八点半
主 持 人:六十年代
整 理 者:草根帮主
访谈地点:草根网(20ju.com)QQ群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地址:http://www.20ju.com/content/V15585.htm
--- 访谈开始 ---
笨伯·名网(85216370) 20:45:52
呵呵,笨伯,真名郑裕杰,广东潮州人,浙大毕业,2000年开始进入互联网,也算是第一波弄潮儿吧,可惜没有赶上好时光和好公司,所以没有发大财。
03年开始自个出来创业,买了一个小公司的壳,改名叫名网,刚开始也是做网站,接小软件单,和代理一些软硬件产品,小打小闹吧,后来发现那样做不太行,圈子有限,看不清方向,于是2005年中期刚好看到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在招人,便去做了一段时间,一共四个月,前两个月打工,后两个月合作性质.
但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通过看书和相关杂志,以及了解风险投资相关知识,对科技创业的一些观念产生很大转变
于是开始创办IT茶会,刚开始也就是周六没事做出来喝早茶,觉得一两个人喝没劲,不妨多招呼些同行业的人来交流,对大家都有帮助
这一观念,其实是根深蒂固的潮州人观念,在潮汕,探亲访友,一来都是泡功夫茶,谁来都一样,招呼一起喝茶,没有什么贵贱之分的。
大老板跟小车夫,一旦在茶桌前,都是一样会被招呼喝茶的,市长来了,最多也就让他先喝一杯而已。
所以,潮汕人天生的思想根子里头就有一种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且天不怕地不怕,今天你是大老板,跟我一起喝茶,明天我挣钱了也能成为象你一样的老板.
05年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段暂经历,以及前两年自个创业时经历的迷茫与孤独,让我对社会上创业者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认为其实创业者创业并非是他一个人的事,而应该是整个社会的事,社会有职责及义务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氛围
由于逐步了解风险投资行业及当时的国内现状,知道北京有清科,上海有创业家园(后来的聚网),知道他们经常组织创业聚会
而对比深圳与北京,上海等几大城市,南方的广州及深圳,却好象没有类似的经常性活动或组织,于是决定身体力行,创办IT茶会,但这些思路也是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并没有一开始就想做到多大的规模,更没想到后来会因此而出名
问题一:IT茶会是在深圳和华南地区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草根群体,从这个草根群体中有一些草根创业者也正是从这里起步,然后获得了风险投资。这方面的情况能否作一些介绍?
笨伯·名网(85216370) 21:06:14
IT茶会创办于2005年9月的第一个周六
开始的设想是这样的,我当时还在研究院,研究院并没做融资顾问的业务,但我感觉这块应该比它做会务那块更有前景,于是,就从9月初开始在网上定期发起周未创业者的交流活动,至今已经有两年多,其中,我有直接证据证明介入并有居中促成的项目有三个,都是互联网的早期种子项目:
第一个是一个网络视频的项目
第二个是一个web2.0的社区分享,实际是一个软件工具条的项目,这是获得了IDG投资500万的项目.
第三个也是一个网络视频的项目,跟老符学的,做企业电视台的.
但这三个都出现问题,其中一个有明显独家顾问协议的,且确实我居中发挥较大作用的,也就是后来我打的官司
问题2:天使投资人都在那里?
笨伯·名网(85216370) 21:14:48
1,天使投资人其实在中国还没形成一个明显的群体,但目前正在逐步形成.它其实分散在国内目前较发达的几个大城市的科技界成功企业家中较多。
天使投资人的概念是一个外来语,指的是高风险项目的早期投资者.他可以是你的老板,上司,或亲朋好友,只不过它不是按中国传统的按出资额算股份的模式,而是结合近几年较被人接收的股权投资模式.
在美国,有专门的天使投资俱乐部和名录,但在中国,目前还没形成,VC名录有,但天使投资人还没有.
不过,深圳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天使投资俱乐部了。
其实,天使投资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亲朋好友信任你,且其对你的投资是一种不控股,不按出资额算股份的投资形式,并是在你早期时投,那就是天使投资
还有,每家VC周边,其实都会有一群有钱的老板或投资人,可以充当天使投资的角色。
因为VC对有些项目较看好,但又实在是早期,他们往往会先推荐给一些有钱人,看其是否愿意投资,这就形成了天使投资人群体
所以,目前,真正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天使投资人群体,基本集中在科技界和VC界、成功企业家周边。
另外,部分VC代表,本身就是天使投资人。
还有,现有些有知识并挣了些钱的传统企业家,也开始意识到做种子期投资的好处,愿意成为天使投资人。
问题3:创业者如何联系并与天使投资人做沟通?
笨伯·名网(85216370) 21:24:43
创业者如何找天使投资呢:
1,参加各类投融资会,这其实是很有效的;
2,从自个身边找起,亲威朋友,只要其有钱,又信得过你,其都是潜在的天使投资人;
3,从你经历过的企业上司,或同事中找,大家由于有过共事,他们多少对你的人品,能力有所了解,且往往有同行业内合作的地方,所以他们也是你的潜在开使投资对象;
4,找VC,他们如对你项目看好,虽然他们现投不了,但经常也愿意介绍一些人来投早期的,甚至有些VC代表本身就愿意做天使,只是这在国外是违规的
问题4:天使投资的额度一般多少,现在爱投什么方面的项目?
在国外,一两百万美元以下的,都属于天使投资,在国内,目前50万美元以下的,也都属于天使投资。
投资金额其实没限制,十万人民币其实也可算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的核心是其性质,只要其是最早期的一两轮,金额不大,往往投资人无所谓能否收回来,有一种帮你成功更多点的因素,不控股,不参与日常管理和运作,投给你就是信任你,这类型的早期投资本质上就是天使投资。
现在爱投什么方面的项目?这个很难说,主要是跟着VC风向标走,前两年是TMT,通讯,电子传媒和IT。
因为这些科技产业里,起步资金有时不需要高,但一旦有起色,VC看中的话,天使投资的回报就特别高。
这两年互联网不行了,通讯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但电子传媒还可以,另外VC开始转向传统产业,还有就是一些能源,如太阳能产业等,但这些其实并不适合天使投资的特性的。
而今年呢,就如我们IT茶会今年明确指导方向一样,就是扶持三大细分领域发展: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和无线广告,这些领域里还是有天使投资的存在及获利空间。
如元旦那天,我们的80期IT茶会,我又看到一个老朋友公司,深圳的寇誉投资,他们就是做早期的天使投资的,我看他们新的总监名片,怎么想法跟我们一样,写上了“移动互联网种子投资”的字。
呵呵,所以,其实我们IT茶会对科技产业的方向感还是很强的,毕竟见多自然识广。
问题5:天使投资占的股份比例是多少?国外天使与国内天使的差别。
笨伯·名网(85216370) 21:41:45
天使投资一般也是占10-40%就可以,20-30%居多,跟VC差不多,只是他们在后一两轮中往往没能力跟投,会被稀赦,甚至退出。
我对国外不熟,因为没去过国外,但经常跟海归混在一起,多少也知道。国外天使一般不管事,由于国外信用体系完整,人不敢乱来,因为一旦没信用在国外,特别是美国,那就很难再混下去。
所以国外的天使投资往往才是真正的天使,互联网业界不乏有相关的典型案例
如google的两位创始人,其第一笔十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人,给了钱后都不知道也不过问这两个家伙要做的是什么,当初只是被他们给打动,觉得其能成事,讲得科技理论投资人根本不懂。
而创业者拿了钱,也往往能按原来约定的股份比例去办手续,那种拿钱,才真叫爽,真叫天使,因为往往是先签支票给你的,然后再叫相关律师跟你办手续。
国内也有类似案例,我周边也存在类似说法,但真正能这样做却很难,一旦拿到钱,甚至是没拿到钱,其心态已经变了,所以,国内的创业者千万不要想象国外那样拿天使投资法。
为什么?因为你本身不成熟,甚至是国内国情也会让你变得不诚信。
问题6: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深圳天使投资俱乐部的组织方式,活动形式以
及加入的条件?
这个我们以后IT茶会可以透过活动介绍这个组织,其它建议你网上搜
问题7:想了解国外VC俱乐部的运作形式,名录又是
怎么一回事呢?什么人能得到名录?比如我想要一份,向谁要呢,老兄
能否共享一份出来?
名录如你有心在网上搜,都可以找得到。名录一般不公深入到介绍人家的手机,往往是地址,电话,电子邮箱,这些其实就是有效的,特别是电子邮件。
呵呵,我的名录,不太方便贡献。我已经N次碰到这种事了,其实我所知道的,也跟大家网上能搜到的一样,只不过有一些直接的私人往来,但那个就不太好介绍,因为那样对朋友不负责,也是对自个的业务不负责
融资过程,本质上是项目的一个寻找资金的营销过程。
问题8:笨伯要谈的诚信创业具体指哪方面,是与墨客事件有关么,这与融资有
什么直接关系呢?你简单的介绍一下发生在风险投资领域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墨客事件的始
末?墨客事件无论怎么说,在某种程度是触击到了业界的潜规则,你是
否能谈谈个人的看法?
笨伯·名网(85216370) 22:02:01
不仅与墨客事件有关,其实,更深入一点,是跟每个中国人有关,跟我们的思想根源有关。这个事情很复杂,单就事件本身来讲,就可以写几万字的文章,如再深入研究国人的思想体系,那则肯定是一本书。
我觉得时间可能不够说明清楚墨客事件的始未,我建议大家如感兴趣,可在网上搜索下我的相关文章,特别是我
www.vc007.com网上的QQ聊天纪录,那是对这个融资过程的最原始纪录,仲裁庭上都以这个确认为真实的证据。
墨客事件,本质是不仅是创业者不愿付这佣金,连投资者也想赖这点钱,而且还涉及一些灰色的运作,且墨客事件不是孤立的,我所经历的三个融资项目,无不都体现这种特点。在中国,我们国人的思想信念,是没有诚信两字的,只有利益和势力,你有势力,才能跟你讲诚信。
这次墨客事件,仲裁庭的结论看来,一是定性上,我是赢了这官司;二是定量上,采取和谐策略,各打五十大板。
其实就是国人思想的一种表现,连仲裁庭都没有法律意识和契约观念,更何况普通老百始,所以,这事件,表面上赢了,但实际是虽胜犹败,且该案例会让所有融资中介或顾问都没法运作了,是整个业界的失败。
问题9:在您看来投资方如果投资,他们对运作这个项目的人及背景,经历方面比较看中还是对项目本身比较看着?哪方面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笨伯·名网(85216370) 22:13:35
项目是吸引VC的起头,但团队是其最终决定的因素,就是说,你找VC谈事,总得有事谈,项目主是事,但是,事在人为,VC感兴趣了,接着他要考察人,要看团队,经过考察,对你这人这团队有信心,有把握了,他才敢投资给你。
这个是相互相成,就如肉跟骨头,没法分开一样,但团队做为骨头的决定怀因素相对大点。
问题10:请教笨伯,是否VC喜欢投资本地企业?是否项目必须经人介绍,VC才重视项目?
笨伯·名网(85216370) 22:16:40
VC来到中国,当然只有投资本土企业了,项目经过人介绍,相对来说,VC会重视一些,但并非绝对因素,项目本身好的话,VC一样会看。
但正如前边所说的,项目是皮肉,团队是骨头,VC看项目,如有些中间人来引荐,能从人脉上对团队更有了解的途径,所以成功率较高些。
VC有个半天工作圈原则,基本上,以半天内能到达的范围来看项目,太远了,一般不太会去投。
但没有说一定是投本地的。
因为资本是逐利的,有好项目,再远他也会找过去,VC为何喜欢选在大城市落脚,因为那里项目多,沟通成本是VC们经常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因为,他们投资一个100万的项目,时间精力投入的成本,实际上是跟1000万的项目一样的。
也则是说,VC首先往往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先考察一些本地项目多点,但最终投资与否,则没太多关联,我就有一VC朋友,他们机构总部在深圳,但老抱怨深圳本地没多少好项目,往往是投到内地和北京上海去了。
问题11:那对于外地的项目,能给些建议吗?
先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联系,低成本融资,项目好,VC自然会上门来找你,如VC邀你去,你可跟他们要路费,这在国外是规举,国内创业者往往融资心急,一听VC感兴趣就主动跑过去,路费成本都不少。
且现国内的VC也精了,发现创业者这么急,你要过来那你就过来吧,还省得我给你路费,甚至跟创业者吃饭,也喜欢由创业者来买单,反正你有求于我,所以造成一些创业者融不到资,就骂VC害我花费这么多,其实是你自个心急,如你项目好,根本无需你过去,人家自然会来,因为人家比你还更急着投资出去。
问题12:IT茶会在深圳,有没有觉得创投环境不如在北方如北京上海的好?什么原因?另外来自香港的投资人有吗?
深圳的创投环境确实不如北京上海!
1,首先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历史上投资机构的数量积累就不如北京上海
2,移民城市,决定了大多数人来深圳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创业问题,因为创业不仅需要实力,还得有行业经验与资源,社会关系与人脉积累。
3,另外,深圳以前号称两三百家VC机构,绝大多数都是假的,仅有十多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VC,且以外资为主。
但这两年,由于几个项目的成功退出,深圳本土的几家VC又活跃起来了。特别是创新投,这两年由于其董事长的调整有力,解决了一些内部问题,和理顺了一些机制问题,再加上现在国内A股上市退出渠道的畅通,所以现在创新投在国内VC业界很猛。
4,跟南方企业家喜欢低调,埋头挣大钱有关系。
国外的企业家,成功后,往往会有一种感恩回报社会的心态,所以业余往往会做一些天使投资,这也促进了当地创投生态环境的好转。
但南方的企业家,不是这么想的,例如腾讯的马化腾,网易的丁磊,万科的王石,华为的任正非,他们现在的思想,还局限于企业的小我意识。
宁可钱在银行呆着贬值,也不愿意奉献出来作投资,扶持一些社会新生力量,怕培养出更多的竞争对手。
丁磊和马化腾,其实是阻碍南方互联网整体发展的最大障碍!
问题13:我们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创业团队,也希望获得IDG的风投,不知道如果是你们提供顾问的话,我们这样的普通小团队是否能接受您的顾问价格~也就是说,我们是不是需要支付巨额的咨询费?
笨伯·名网(85216370) 22:55:18
经历过这两年的教训,实际我现已经不敢接早期项目了,一两千万元以下项目不敢接。现在我的原则是,小项目只提供咨询服务,按小时收费,其实现也没太多时间精力来做这块。大项目是跟融资成功与否挂勾的。
问题14:笨伯是一个对草根创业投入了很大热情的人,他也为自已的信息在不断
的付出,我们想知道,你能不能对自已的这段经历作一个阶段性的自我
评价?
我觉得没什么,是人生过程中的一次有价值尝试,有得也有失,但也对中国人的人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就如同史玉柱那样深入了解中国人性一样,我算是又学到了一点
格格(542698728) 22:43:25
笨伯·名网(85216370) 22:44:42
我觉得,这块事业,还是会坚持下去的,因为其也没花费我多少精力,且也能跟我的业务相结合,坚持下去没什么的,正如当初IT茶会的初衷,就是喝喝茶,聊聊天一样平凡
无欲则刚,佛家思想四大皆空,就是最好的心态,色则是空,空则是色,茶会就是喝喝茶,聊聊天,说不定,理顺了,团队大了,还得产生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来。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