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观察 |
今天有个小女孩让我帮着申请个博客,说自己要写,还要我给推荐几本能提高写作水平的书。http://blog.donews.com/fckeditor/editor/images/smiley/msn/omg_smile.gif
这几天我也看到有关博客广告价值的争论,似乎也没争论出个结论。前不久徐静蕾的博客也引起好多争论,后来似乎也不了了之。
但在这些浮在表面的事情之下,我们还没看到技术做更多的铺垫。据说trackback要标准化,但不知谈得怎么样了,希望能早点定下来。我认为博客如果做为孤立的或相对孤立的节点,那么它的价值缺少社会性的意义。目前的博客实际就处于这种水平,写的人很多,淹灭一大部分,少数几个不过是借助媒体平台的力量被托在风头浪尖,这点上keso与徐静蕾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遥远。
我希望技术仍然能成为最原始也是最核心的推动力,把博客的每个点串联起来,成为信息有机组合的点阵网络。把每个博客都作为社会化生活的一员,能够自然或主动地形成群落,组成一个庞大而无边际的SNS。为此,技术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这些肯定不是争论所能实现的。
keso曾说:博客是个人主页的升级版。我也曾这样以为,但如果我们从更广义的社会化网络这个角度去看,博客与个人主页质的区分将会越来越明显。我能感觉得到,但是现在还说不清,留待以后言说吧。
注:看了建华的文章“我们为什么不约而同的博客?” 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