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说到创业,总有人说什么年龄合适,很多人认为年轻人才有资格创业,我相信年龄从来不是问题,心态才是问题。我们硬件架构师丛老师已经52岁,和一群年轻人一起创业,也许很多人觉得年龄大了,应该找一个有保障的单位,安闲的养老,他却把太太抛在上海,只身在北京和我们一起做新产品。
丛老师不缺工作,甚至都不缺钱,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南邮的研究生,师从图形图像专家毕厚杰先生,在日本工作11年,在NEC这样的大公司工作,做过无数的产品,和很高的位置,但对新产品的爱,让他选择了参加创业。
和丛总开始合作的路只是缘于一条微博,看到我打算做智能健康的微博,一直也关注这个产业的他马上给我留了言,简单的交流之后,我决定第二天一早飞深圳见他,在仙踪林咖啡厅,我们一人一碗面条,然后放开谈理念,对产品的理解,方向。晚上,我在机场等回京的飞机,收到他邮件,把产品方案发给了我,第二天就提交了完整PPT。
我们一个投资人谈到丛老师,说他是你们一宝。确实,因为长期硬件设计经验,尤其是日本公司养成的严谨、细致、认真,让我们产品更前瞻,专有的发明,大大解决了良率问题,这些如果一群年轻人可能要犯很多错误才能找到正确的路。
其实,在团队中,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工具,丛老师比绝大部分年轻人都用的好,对新技术敏感,很少有年轻人能赶上。还是那句话,创业不在年龄,而在心态。几个年龄大,眼光开阔的老同志,是创业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