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飞象网项立刚
飞象网项立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37
  • 关注人气:9,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天科技传奇的成功故事

(2008-12-28 10:20:54)
标签:

中天科技

光缆

砖瓦

技术转让费

薛总

it

分类: 行业技术

中天科技传奇的成功故事

 

这两天去上海参加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专家咨询会,和十几位通信、电力行业的专家为中天的未来发展提供咨询意见,老朋友们也做一个交流。

说起来,中天是我很熟悉的企业了,中天的许多中高层领导都是我的老朋友,以前差不多每年都有一个机会,和薛总做一个交流。我还记得早几年,一次吃完饭后,大家打车离开,薛总和两个同事挤在一辆夏力里,一点不觉得自己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的董事长。

要说起来,中天也是一个非常有传奇精神的企业,十几年前,中天还是江苏如东一个镇办的企业,做着砖瓦产品,这和众多的镇办企业一样,就地取材,满足本地市场需要,小本经营。二十年前我们听到过太多这样的事。这样众多的镇办企业少数成长起来,大多数已经消亡了。因为管理的较好,质量有保证,中天的砖瓦生意做得不错,也有了一些积累。是继续做砖瓦生意,还是要找到新的机会?这个普通的江苏镇办企业没有停步。既然砖瓦做得不错,水泥也是市场上需求量非常大的产品,那就做水泥。水泥也做得很不错。

本来,沿着建材这条路走下去,也是一条正常的路。但是成长之中的中天一直在想着能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的机会。也在寻找自己的机会,寻找新的项目和产品机会。

这个过程,他们听到一个信息,通信业大发展,需要光缆,做光缆应该有前途。但是此事的这个镇办企业缺少资金,也缺乏技术,什么是光缆可能都没有见过。

怎么办,没有技术,找技术,薛总带了同事到上海找到一家有技术的研究所,这个研究是有技术,也能帮助建设光缆厂,但是,需要技术转让费20万元,当时这样一大笔钱他们要拿出来还是非常困难,在失望中要返程时,一个同事说,自己一个亲戚,在另一个研究所,也是做光通信研究的,不知道有没有光缆的生产技术。那现在就去看看呀。这一行人就到这个研究所。

在这个研究所里薛总一行听到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建设光缆生产线,技术转让费,也不要,因为国家的研究所,研究出来技术就是要转化为生产力的,应该帮助企业发展,不收转让费。这让薛总他们又兴奋,又怀疑,不收转让费,是不是真心的帮助他们建厂?所以一定要对方开出一个价,收些技术转让费,这个研究所看实在拗不过,那就收5万吧。薛总还了个价,还是6万吧。

一个做着砖瓦、水泥的企业,终于转型成为光通信产品企业,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市场的起起落落,今天中天已经成为一个上市公司,产品不仅是光缆还有光纤,尤其是特种光缆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8年产值达到40亿。我想中天的成功对于很多企业都是一个启示吧?

很长时间我一直关注中天发展,为什么一个地理位置不算好,起点也算高的小企业,这么多年能发展起来呢?我自己理解有这几点:

企业的领导权集中。企业的发展权力是一个大问题,企业做大,利益关系复杂,只要权力一分散,就无法形成合力,在重大问题无法及时做出决策。核心领导拥有决策权,敢于决策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核心领导的性格。和任正非、侯为贵这样的领导人相比,薛总名气没有他们大,企业规模也有差距。但是作为一个也很成功领导人,他具有谦逊、踏实、果敢、不断进取、眼光长远的风格。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他不虚、不躁,这也是他一直带动中天发展的重要原因。

广聚人才。其实今天中天已经是一个人才济济的企业了,这个企业里已经积聚了一批技术专家。

未雨绸缪。中天的发展差不多是跨越式的,是抓住了发展机会,这就是坚持主业,但是在市场中寻找新的机会,只要看准,就大胆的进入。

这样一个勇于进取的企业,我是非常看好的。(更对关于中天科技请点击论坛参加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