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宝TD-LTE,是“带宽崇拜”情结在起作用吗?
(2008-11-29 22:39:19)
标签:
td-lte中国移动带宽移动通信带宽崇拜it |
分类: 行业技术 |
押宝TD-LTE,是“带宽崇拜”情结在起作用吗?
近来,关于LTE的讨论越来越多了,其中关于TD-LTE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广泛的关注,这其中已经有一个倾向的感觉,就是中国移动应该上TD-LTE。其实说起来,中国移动要关注LTE,并且从长远上把它作为自己下一代网络建设的一个目标,没有什么需要讨论的,而为什么需要讨论呢?可能这里面会隐含了这样一个潜台词,3G技术是一个过渡性的技术,未来是LTE的天下,中国移动目前的TD-SCDMA不够成熟,那么中国移动不把主要精力放在TD-SCDMA上,而等待时机适时上TD-LTE。这样的一种思路,对于中国移动未来,这是一次正确的选择,还是一次让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陷阱,今天很难说得清楚,不过以我的分析,这种选择有很多问题需要理清。
带宽真是我们下一步的追求吗?二十多年来,移动通信高速度发展,从模拟到数字,从语音为主向数据时代过渡。未来的方向是什么?说实话,业界并没有根本性理清这个问题。我们经常听人说4G,什么是4G,4G的本质是什么?可能很多技术专家也谈不出个所以然。在这样情况下,“带宽崇拜”成为一种情结,追求越来越高的网络速度,成为厂家标榜的技术方向,384K的3G标准早已经是最低纲领了,HSDPA、HSUPA、LTE,理论速度已经提高到了40M左右。
当然,如果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肯定是一件好事,这个不需要进行讨论,但是任何高速度都是有成本的,实现几M的移动带宽,我们需要更多的频谱,需要更高的功率,需要一套新的系统。我们消费者需要的是几十M的带宽还是一个稳定的相对高速度的网络?这个事,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今天我们大部分用户都已经是宽带用户了,现在的ADSL的速度有512K、1M、2M、4M,我用随访的方式调查了几十个用户,大家一致的说法是都是用1M的,而我自己用512K,问原因,2M的要贵不少,现在的感觉1M也就够用了,一般意义的上网,下载,包括看看网上视频,没有觉得一定要多花点钱,升级到2M或是更高。
我一直认为,当带宽达到我们基本需要的程度,稳定性比速度重要。比如目前1M的水平下,已经基本满足我们需要了,这个时候,稳定的速度,保证我能享受到1M速度,而不是理论上是1M,但是受到种种因素影响,根本达不到1M速度。对于移动通信而言,稳定性更是一个大问题,能不能随时随地连上网,在不同的地方能不能保持同样的速度,这远比几十M的速度重要。对运营商而言,是把这个网络覆盖和优化做好,可能要比建设一个高速度的网络重要。
LTE的发展我和行业内专业人士多次交流过,大家基本的意见是2010年才会有商用产品,较为稳定的商用产品是在2012年出现,而全面的商用网络部署需要到2014年。这就意味了我们需要等待近6年时间才能迎来LTE的时代。中国移动真能等待6年,再用LTE来抢回市场吗?如果这6年间,中国移动并没有全力做TD-SCDMA,那么移动数据领域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竞争的手段就非常乏力,6年时间,基于3G的业务建设,品牌、稳定的网络都会存在着较大问题。其实想一想,中国移动真正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动权,不过是近三四年的时间,如果未来的几年,因为在3G领域缺乏竞争武器,把宝在五六年后的LTE,是一个巨大的冒险行动,这个冒险行动是建立在“带宽崇拜”之上的,如果要下这样的决心,真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LTE还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以后将撰文做进一步的阐述。(首发飞象网,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