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信部关于电话吸费结论是有限的结论

(2008-04-22 12:23:35)
标签:

电信

声讯

号段

结论

国际长途

it

分类: 行业技术

工信部关于电话吸费结论是有限的结论

 

电话吸费一事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确实我们收到的响一声就挂的电话也是太多了,这其中到底是有同有吸费,吸费可能是多少,大家都不明白,所以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注。希望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解释。日前我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采访,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也把自己的看法理一个思路。

1.电话吸费可能的几种情况:a.广告。通过群拨器,整个号段的拨叫,用户回拨后听到的是广告,用户被扣的只是通信费,其实这也是吸费的一个部分,用户的被吸掉的只是通信费,而如果是长途,用户支付的不仅是本地通信费,还有长途费,当然数额不高,这却是完全被诱导的结果。有必要说明的是,运营商是在这个过程是最大的收益者,因为都是通信费用,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回拨电话,这种通信费是不可能发生的。

b.声讯服务。通过群拨器进行整个号段的拨叫,用户回拨后,进入声讯台,那么用户支付的就不仅是通信费,还有信息服务费。从理论上,声讯服务是需要收费提示后才能进行计费的,但是是不是声讯服务的计费都做到无懈可击,都是提示后收费,没有多收费的现象,这个还是需要详细调查,长期以来,声讯台一直是一个问题的焦点,其中内容失控、计费不准都是关注的焦点,政府部门也多次组织对声讯台进行整顿。本着谁接入,谁管理的原则,运营商对于声讯台是有管理的责任。因为声讯台的收费是和运营商分成的,虽然这种吸费用户被吸走的费用不高,但是还是被诱导付费了,而且运营商也在其中分得了好处。

c.国际长途拨叫声讯服务。从国外用群拨器拨叫进来,用户回拨时如果开通了国际长途功能,直接回拨到国外的声讯台上,那么收费每分钟数美元是正常的,可能一次被扣数十元。这个体系里,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只能分到国际长途的费用。而通过特定的软件,在国内拨号把电话转接到国际声讯台上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d.在技术上破解了运营商的计费管理系统,实行攻击性吸费,如拨叫某部电话,在电话用户回拨后,实现对于某部电话的高额计费。这是一种猜测,在一个网络的世界,这些攻击能否实现?我想可能性是有的。这个层面上,运营商自身的防卫体系和自身对于计费原理的理解不可能发生,但是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那需要公安部门找到证据。

2.电话吸费和高额电话吸费需要说清楚。从管理部门的角度,可能高额电话吸费在目前的基本计费原理上不可能发生,但是象广告、声讯也是一种吸费,只是费用额度不高罢了。其实大家现在受到骚扰和被吸费的就是这些情况,如果我们对于高额吸费没法认定的情况下,也认为广告、声讯台不是吸费,那是难以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

3.运营商在大部分吸费的情况下,至少是被动的获益者,反正这个钱运营商是要分一部分,运营商是不会吃亏的。即使是运营商没有主动参与和吸费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但是运营商还是被动的获得了收入。对于吸费这样的一个现象,运营商是要辩解,还是参与打击和制止,这需要政府部门施加压力。

4.相当部分吸费可能被制止,这需要政府出台法规和管理规定。对于吸费这种情况,可能多种办法进行管理。运营商辩解对于通信自己不能监听其信息,不能制止。但是用群拨器,一个号码不停的整个号段的拨叫,运营商的管理系统是能够监测到的。手机短信为了制止垃圾邮件,就在相关法规的规定下,对于一次性群发邮件有限制。那么我想,对于拨号器拨叫,一是可以监测,二是只要出台法规就可能对这些群拨器拨叫的号码封存,三是可以建立举报系统,对于举报的号码进行认定后封存。这些事情只要做起来,对于制止吸费是会有一定的效果的。

5.最后一点对于工信部的建议。就是政府部门在解释相关问题时,能否眼光放得广阔一些,不但要看到通信的计费原理,也要看到还有超出计费原理的其他情况,比如黑客攻击吸费、比如国外长途,这些都可能产生高额度的吸费现象。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工信部能解决的,这需要公安部门认定,面对一个网络世界,任何安全体系都有攻破的可能,计费原理是不能为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打包票的。我建议还是留一些活口,在阐述基本原理时,也要看到其他情况的可能。

6.目前对于通信用户而言,受到骚扰和被吸费的是一般性的吸费,这些也是大大影响了电信用户的正常生活,被诱导付出了不愿意付出的费用,高额吸费是吸费的一种,我们在争论有没有高额吸费时,应该知道高额吸费只是一小部分,一般性的吸费是大量存在的,这干扰了用户的生活,侵害了用户的利益,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责成运营商加强管理,制止群拨吸费的行为。媒体也不应该把眼光只集中在没有高额吸费,而是在推动政府出台法规,以减少电话吸费的情况发生。

通信专业信息访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