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间冷暖 |
招商银行的黑名单到底在什么地方?
单位里有招商银行的代理商来推销信用卡,办公室主任说你也办个吧。想想自己是用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专业版,有个信用卡也方便些,而且经常出差,办一个国航知音信用卡,也可以把它和知音卡一起用起来。
于是申请一个,过了些时间,同事们的信用卡都收到了,就是没有我的。大家有些奇怪,多少我也算是个领导和大部分同事相比,经济情况还好些,拿出的财力证明也应该还过硬的,为什么没过?电话咨询一下,告诉我是综合评分不够,哪些指标进行评分,怎么评的,他们客服当然不知道,也不向我提供。
想想是不是自己提供的信息有问题,决定再试一下,再填一个申请发过去,再查,还是综合评分不够。
两次申请反而激起我的兴趣,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可能是很难申请到了,让太太去申请,自己申请个副卡,最后的结果仍然是综合评分不够。
和招商银行方面沟通,给出的回答只是综合评分不够,这个综合评分从哪里来,怎么评出来的?不知道。
当然对于信用卡来说,我并不是一定要申请到这张卡,我一直都是在用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卡,不用这张卡对于我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影响,但是想想一个黑洞让我惊心。
我
招商银行的信用卡申请不到,肯定是一个信用评价体系在起作用。银行需要信用体系,这本来是正常的,我也非常认同,最大的问题是谁来进行评价,依靠什么来进行评价,我的评价情况如何,对我来说是一个黑洞,我没有任何交流、解释、申诉的机会,甚至也没有可能知道假如自己什么没有注意的地方,可以进行补救的提醒。
这样一个极为不透明信用体系,正在起到两方面的效果。
一方面对于使用的招商银行,我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信用程度很不错客户,甚至是一个高端客户,结果被挡在门外,当然我就成为工商银行更忠诚的客户了。
另一方面对于我而言,我的个人权利更是受到了损害,获得信用卡本是我的合法权力,我这项权力被剥夺,却没有任何可以交流、申辩的机会,招商银行一直号称服务是做得很好的银行,在这方面却极为粗暴和简单。
而对我而言我最担心的是,这个信用评价体系在什么地方?它的标准是什么?它在怎么起作用?我需要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悄悄地到来,在突然起作用,我不知道。
有一天你会被不知道是谁,突然划入黑名单吗?
我们会永远在那个黑名单里吗?
假如我们有疏漏,我们能补救吗?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信用信息体系,这就是招商银行遵守的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