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是老二了

(2010-08-03 21:15:48)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中國經濟總量世界排第幾,這個話題已讓中國社會厭倦得打磕睡,但外界卻依然警醒著。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日說了一句「中國實際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被國際媒體揪住了小辮子。中國GDP總量近年一路壓倒法、英、德,現在日本老二的地位岌岌可危。中國的中西部農村正窮得叮噹響,北京郊區的小餐館和印尼的餐館一樣骯髒,但淺薄的輿論場只認GDP。中國被強行推上「世界老二」的位子;這個位置曾埋葬了蘇聯等多個世界強國,無論是世界老大的打壓,還是老三,老四們的妒忌,都是令人生畏的陷阱。中國毫無疑問是大國史上最貧窮的老二,不僅中國GDP冒尖太偏科,中國的國家統一、社會穩定都面臨著諸多麻煩。真正的困惑就發生在這裡:我們不想對外惹是生非,不相信一個GDP的乾巴巴數字能代表什麼,但外界卻指著我們的鼻子,說我們已經有了當世界老大的野心。中國正不經意間走向大國是是非非的風口浪尖。

 「世界第二」成中國新頭銜

 早在今年年初,日本媒體就曾集體「預告」中國經濟總量今年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消息,時任日本財相菅直人曾說,日本人對這一「讓位」有「遺憾的心情」。然而,當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日對中國媒體表示「中國實際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馬來西亞《星報》還是驚訝於中國趕超的速度。該報1日題為「令人驚訝的龍」的報道說,如果經濟排名是一場競賽,中國是在不經意間將一場馬拉松變成一次百米衝刺。美國《紐約郵報》則將中國稱為「不可阻擋的中國」。但文章同時強調,中國的里程碑伴隨著一個警告:其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美元,不及日美兩國的零頭。

 「中國經濟世界第二」的消息在中國周邊國家引發的議論有些複雜。俄《觀點報》題為「趕超」的文章說,中國在超越的同時承認自己仍是發展中國家這一點很明智。俄羅斯專家不懷疑中國GDP規模超越日本,但中國當下的經濟狀況類似於工業化時代的蘇聯,國內經濟高速增長主要靠來自貧窮農村的勞動力,這種增長並非無止境。韓國《先驅經濟》2日報道則列舉了中國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地區間兩極化、社會階層分化、國際貢獻原地踏步、爭霸引發外交矛盾增加」等。文章標題是,「中國9年後將成Gl,但是……」

所謂「中國9年後將成Gl」,指的是中國9年後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是國際媒體在此輪熱議「中國超越日本」時傳遞出的最誇張的預期。此前,西方媒體上普遍流傳的「中國經濟何時超越美國」的答案已2040年悄悄改為2020年。法國電視5台評論說,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法國和歐洲未必不是一個機會,也許意味著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多的投資機會,以及一個更加多元化的世界格局。

 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代表了西方另一種看法,該報稱,易綱的言論不足以表明中國正式奪過了日本戴了40多年的「世界第二」的頭銜,他的話顯然是無意中脫口而出的,「具有新聞價值,但沒有經濟價值」,變幻莫測的國際匯率意味著這一結果遠非十拿九穩。但文章同時承認日本很可能在今年向中國交棒。 

《印度時報》從政治角度解讀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呼籲印度做好應對的準備。該報2日以「如何與第二打交道」為題說,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件大事,印度人肯定不會是唯一撓著頭緊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人群。此事最不可琢磨之處在於它將如何影響中國的戰略決策,目前的信號顯示北京不僅在世界舞台,而且對其周邊近鄰正變得越來越強硬,不僅在南海宣示主權,還有可能在中印邊界問題上變得越來越不能讓步,並將破壞印巴和解進程,從而給新德里製造最大的外交難題。文章說,要應對「中央之國」的挑戰,印度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經濟數據,1990年時,印度經濟總量是中國的80%,而現在只佔中國的1/4。此外,印度還要放棄冷戰時的策略,加強與西方的全面合作,同時加深與日本、東南亞國家的合作。

 有中國分析人士說,《印度時報》此文預示了中國被推上「世界第二」之位後不得不面臨的難題:對中國的嫉妒和防範風可能在全球越刮越緊。

 各國學者剖析「老二的難處」

 中國真的為此做好準備了麼?許多國際觀察家的答案是否定的。美聯社近日一篇被廣為轉載的文章稱,中國對日本的超越凸顯出其在國內外遇到的挑戰。國內挑戰是指貧富差距等矛盾現象引人注目,而國際挑戰是指周邊對中國崛起的不安。不久前,意大利《新聞報》編輯弗蘭西斯科·西斯曾在香港「亞洲時報在線」刊登題為「超級大國之夢受阻」的文章,認為中國人希望國家有朝一日成為「老大」的夢想合乎情理,但對中國來說,經濟增長並不能包辦一切。

 文章說,即使假定20年後中國的GDP超越美國,進而使中國的軍力有可能有條件超越美國,但中國仍將孤身面對由美國與歐洲、日本、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組成的同盟。在可預見的將來,這樣一個集團代表著一支遠強於中國的技術、軍事和經濟力量,而中國無力以一敵眾。文章說,從這一點看,中國要變為「老大」,首先需要的不是技術先進的強大軍力,而是真正的同盟和朋友。只有當中國編織起一種複雜的新政治關係網,才有望在經濟上成為「老大」之後躍升為政治上的「老大」。

英國國家經濟及社會研究所的宏觀經濟研究員道恩·霍蘭德是幾天前大膽預測中國再花9年時間就能超過美國經濟總量的西方學者之一。霍蘭德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當世界老二對中國來說是有副作用的,西方國家毫無疑問會以此要求中國承擔更多政治義務和國際責任。但中國自身的經濟還有很大的不平衡性,這一點與「前老二」日本不能相比,經濟上的問題加上外交上的壓力,「世界老二」對中國而言將是一個艱難的角色。

 在中國學界,「世界第二,早早就被認定為一把充滿風險的交椅。一些主張中國冷靜對待此事的學者認為,「GDP老二」並不能說明問題,1820年中國的GDP約為英國的7倍,卻在20年後被英國擊敗。1950年,在被世界掠奪一百多年後,中國的GDP仍僅次於美國、蘇聯、英國、德國居世界第五位,但當時的列強誰也沒把中國看做大國。此外,從近500年人類歷史來看,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是在風平浪靜中興起的,大國興起同時伴隨著打破現存格局引發的利益摩擦,中美之間持續不斷的貿易摩擦和匯率政治已經是這種新舊國際秩序衝突的表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湧說,對中國來說,世界第二的頭銜太重了,從歷史經驗上看,世界老大總是要和老三聯合起來打壓老二,這意味著中國當上老二之後,有可能面臨更多意想不到的麻煩。江湧說,二戰之後,資本主義陣營中的老二之位先後被英國、德國和日本坐過。此外,還有一個資本主義體系之外的「世界老二」——蘇聯。對於這些「老二」,美國的打壓是不遺餘力的。先是通過建立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美元霸權,以及在蘇伊士運河事件中渾水摸魚,排擠英法。此後又利用「星球大戰」計劃拖垮了蘇聯經濟。在蘇聯經濟困難時,美國抓住了蘇聯依靠出口石油換食品的軟肋,聯合歐佩克國家壓低石油價格,同時聯合加拿大和拉美國家拉升糧價。美國對日本經濟的打壓也是人所共知。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日本學者說,中國這個老二在經濟上面臨的風險和當年的日本類似,而中國在政治體制上與美國的隔閡又讓人看到了蘇聯的影子。或許中國將因此承受雙倍的艱難。

 中國如何迎接「世界老二」的挑戰

 未來很長時間裡,如何扮演好世界老二的角色將是中國繞不開的一道難題。中國該如何破解這道難題呢?江湧認為,首先一點是中國不能怕。江湧說,當年蘇聯在和美國對抗時,還曾贏得美國的尊重,但當後來主動放棄對抗,卻沒有從西方得到任何好處。這說明對付美國這個對手,靠的終究是實力,而不是乞求。在目前情況下,中國需要尊重美國的地位,遵守美國主導的國際規則,這套規則對我們來說還有剩餘價值,可以從中謀求更大發展空間,同時通過對話和博弈對國際秩序加以改造,使它部分反映新興大國的利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龐中英認為,「世界老二」這道難題意味著中國以往在經濟和外交上的一些做法可能需要略作改變,如調整對外援助的政策。有中國分析人士表示,《印度時報》暗示新德里應與西方及中國其他鄰國合作的說法已經給中國敲了警鐘,他提醒中國人周邊國家一些人對於中國坐上「世界第二」的位子是有疑慮的。不久前美國插手南海問題已經說明它在中國周邊煽動對中國的敵視是很容易的,而中國需要真正忠誠的朋友。該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在未來可能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時,屆時該忍辱負重還是發脾氣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中國不是沒有發脾氣的能力,即使在周邊出現軍事對抗這樣極端的情況,中國打贏也不成問題,但真正的麻煩在於脾氣發過之後怎麼辦。

 不過,起碼從目前來看,周邊對中國當世界老二並非都是消極反應。烏茲別克斯坦新聞網1日說,中國的超越使中國自18世紀以來首次回到亞洲軍事、科技和文化強國的位置。在該網站跟帖上,有網民暢想中俄聯合,稱那樣將誕生世界上最強的經濟和軍事聯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