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的軍事戰略意義
(2010-02-05 22:41:45)
标签:
军事 |
分类: 大势 |
梁天仞
中國的第一條高速鐵路武廣高鐵已經開通,引起國際社會的哄動。這條高速鐵路榮膺全球最快、全球最長雙冠軍,根據中國鐵路的發展規劃,武廣高鐵僅是京廣高鐵的一部分,全線最終由東北的哈爾濱起,向南經北京、武漢、廣州,到達深圳,並與香港高鐵相接,總長度接近4000公里。全世界只有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有如此遼闊的國土,可以建一條相同長度的高速鐵路,但是按照國情,這些國家幾乎不可能建設這麼長、同時達到這個速度的高鐵。
高鐵為中國帶來的經濟效益眾所周知,高鐵的「社會意義」、「政治意義」又是正面和巨大的,其軍事和戰略意義更無可估量,其潛藏的其他功能和意義還將陸續釋放出來。
調兵遣將更得心應手
高鐵的建成,極大方便了中國的軍事調動,對中國的軍事布局,以及戰略戰術都將產生有利的、深遠的影響。
中國設有七大軍區:東北為瀋陽軍區;西北為蘭州軍區;西南為成都軍區;東南為南京軍區;南方為廣州軍區;至於北方的北京軍區,既是一個軍事方向的建制,又是中國的中樞所在;濟南軍區緊靠北京,與北京軍區同處中樞地區;中國的戰略預備隊,大多集中在北京和濟南軍區。
目前的七大軍區,其中五大軍區均與周邊國家接壤,守邊護土成為上述軍區的主要職責,能用於戰略機動的兵力並不多。其餘的南京軍區面向台海,兵力更不可能他調。用於戰略機動的兵力只有北京、濟南兩軍區的部隊,該地大致可算中國的中部,向各個方向調兵相對最便捷。
彌補大飛機不足難題
中國軍事空運能力不足長期困擾中國的軍事建設。據了解,中國空軍所有的運輸能力,僅能運送一個師的兵力到千公里外的戰區,高鐵的建成突破性解決這一難題。
武廣高鐵可掛載16節車廂,一輛高鐵能乘載1100人,其載運能力十倍於伊爾-76大型運輸機,加上比直升機還快的高速度,因此,將一個配備輕型武器的師由武漢運抵廣州,從集結登車到抵達廣州不用五小時,十萬大軍的千里調動也僅需半天而已。
伊-76大型運輸機平均時速600公里,雖然比高鐵384公里平均時速快,但這種優勢,被空運諸多不利因素所抵銷:首先是機場因素的限制,將數萬兵員集結到機場並不容易;其二,機場的容量有限,即使是大型軍用機場也僅能停泊二十架左右的大型運輸機,同時其起降能力也遠不如高鐵發車速度快;第三,如前所述,飛機的載運能力遠不及高鐵,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亦不如高鐵。高鐵的兵力投送能力遠優於運輸機。
衍生全新的戰略戰術
歷史上,飛機的出現導致空軍的誕生,衛星的誕生又催生天軍的出現,而空軍又發展出傘兵,在傘兵的基礎上,發展出配備空降戰車等裝甲武器的空降部隊。過去的鐵路速度不快,未有突破時空的感覺,現在高鐵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將來更快的高鐵有可能陸續出現,會否出現「高鐵兵」或「高鐵軍」未可預知,但肯定在中國首先催生出新的戰略戰術,將大幅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中國可借用高鐵的高速性,將中國的彈道導彈迅速部署到某一個戰略方向。比如在東北「哈(爾濱)大(連)」高鐵上,分別建設百條僅幾十公里的支線用以停放導彈專列。利用高鐵可在一夜之間將數百枚導彈運到東北,並可以部署在這些魚骨形狀的高鐵支線上,則對於日本的威脅或者打擊將是巨大的,從而遏制美日武力支持「台獨」的妄想。
精兵簡政理想可實現
高鐵優勝之處是可以實行軍民結合,高鐵平時是民用交通工具,戰時可轉為軍用工具。軍事裝備「寓軍於民」是精兵簡政重要原則。
精兵簡政是中國毛澤東、鄧小平一輩領導人,以及其後的領導人都希望做到的一件大事,鄧小平就曾對美國方面解釋,中國軍事裝備落後,將來提高後,兵員就可大幅削減。
精兵簡政並不表示中國要大規模裁軍,中國一刀切式的大規模裁軍已成為歷史。目前中國的就業形勢也不容許中國採用大規模裁軍的做法,中國更不允許對目前戰鬥力有傷害的大規模裁軍的出現。事實上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必須保持有一定數量的預備役兵員,但軍隊數量過少,基數小預備役兵員自然也少,這是不利於戰時的軍事動員的。
但中國軍隊的數量仍有削減的餘地,將來隨裝備不斷現代化,戰略戰術的不斷提高,兵員也可逐步減少,但基本上是採取自然流失的方法。
中國高鐵的出現為精兵簡政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將來如能穩妥可靠的做好這篇文章,將對國家的長遠發展以及強盛富足產生積極的作用。
高鐵技術出口莫輕率
高鐵具有無比巨大的軍事戰略意義,也引起各國的關注。除美國外,巴西、俄羅斯、波蘭、印度等均提出要求,希望入口中國的高鐵技術。
中國必須從戰略角度考慮高鐵技術出口的問題,絕不能輕率從事,嚴防技術外洩,並將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對於巴西、波蘭等對中國不構成軍事威脅的國家,中國可以幫助其發展高鐵;至於俄羅斯,可採用石油換高鐵的做法,高鐵是中國唯一可作為戰略產品與俄羅斯進行討價還價的籌碼。
但是對於印度,中國絕不能向其出口高鐵技術,印度若然建成橫貫印度東西的高鐵,則印度調兵將更快速和便捷,如此一來,印度不但可以繼續佔領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的領土,與中國藏南重兵相對,也能大軍壓境,威脅巴基斯坦的安全。
印度自己的高鐵技術,何止落後中國十年,基本是一片空白。印度若然不惜一切發展高鐵技術,即使建成也已是二十年後的事情,屆時中國已成為連美國也退避三舍的第一強國,何慮印度窮兵黷武。 ■本文摘自《鏡報月刊》2010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