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日记   年前再难见3000--再谈A股未来走势

(2009-09-27 15:46:32)
标签:

财经

分类: 投资日记

    由于时间关系,上篇日记没有谈完,这篇接着谈A股未来走势。

 

    近两周来,大盘先上后下,在弥补了前次跳空向下的缺口后,再次回调。问题来了:是在构筑双底向上还是一个失败的头肩底?

 

    4、截止这个周五,计有765家A股股价跌破了半年线,上证综指仍在半年线下运行。指数总是由个股的股价组成,当个股股价大部分趋势向下时,指数的下跌是早晚的事。当50天线跌穿100天线时,几乎可以确认熊市的到来。大家可以翻翻K线图,看看这个日子会有多久。我估计10月上旬以前,大部分权重股都将走入熊市的征途。

 

    5、8月阴线实体长度为762点,本次反弹最高点3068点,达到了跌幅的一半。这也只是盘中的反弹,收盘能不能收在这个点位或者之上?还有三个交易日,难度不小。如若不能,月K线将是一根长上影的阳线,9月的反弹只能定性为弱势反弹。日线MACD指标本周已经形成死叉,月线KDJ指标也即将形成死叉。

 

    6、有人喜欢拿H股与A股溢价收窄以及主要H股比A股负溢价说明A股还有上升或者套利空间。其实,从技术上看,香港恒生指数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在指数屡创新高时,MACD的高点却一浪比一浪低,这叫顶背离,预示着股价将要下跌。恒生指数受美股影响大。道琼斯指数今年以来从底部反弹了53%。在金融危机中一度频临倒闭的美国房地产贷款抵押巨头房地美,一年来股价上涨了367%,成为财富500强公司中涨幅最大的公司,在此期间房利美股价也上涨了170%。看来成熟股市的投资者也并不比中国投资者高明多少。垃圾公司股价的暴涨说明人们又将风险忘在了脑后,也说明了风险在渐渐聚集。

 

    暴涨必有暴跌。A股如是,西方股市也会如是。美股如果调整,美元避险功能又将显现,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将成必然。今年以来A股的小牛市中,资源类股票涨幅最大,将来的跌幅会不会最大呢?金牛能源、铜陵有色等股价技术上已经形成了头肩顶走势,量度跌幅在30%以上。鉴于资源股在指数中特别是深成指中的权重,不能不让人担忧。

 

    7、7月31日那周以来,持仓A股帐户每周都在增加,分别达到4891.38、4960.02、4977.04、4991.95、5038.16、5043.4、5060.86、5079.98万户。在次期间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8.1%,上证50ETf下跌了20.64%。很显然,投资者在此期间采取了逢跌买入的策略,而且矢志不渝。多头不死,下跌不止。在买入者一直增加的情况下,股价仍不止跌势,说明空头力量的强大。

 

    从技术面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失败的头肩底,A股将延续跌势并再创前期新低。

 

    即使如此,那种认为上证综指将再次跌破1664点的观点无疑是危言耸听。首先,在通胀预期加大情形下,存款搬家运动仍会继续进行,在房价已高的当下,进行股市投资是居民不多的主要投资选择;其次,钢铁价格在过山车行情后,目前已经接近成本价,钢铁股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因为其权重作用对指数构成支撑;第三,新保险法开拓了保资可以投资不动产这个新渠道,这对商业地产的价格构成影响,同时保险股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赢利渠道,对涨幅不大的保险股来说是一个制度张力;第四,经过大涨大跌的洗礼,投资者逐渐认识到了A股的运行规律,当指数跌破2000点时,大部分公司股价将会在5元一下,抄底盘必将蜂拥而入。

 

    刚看到一篇文章说根据经济学原理,A股价值中枢在2000点左右。其实股市不是经济学家根据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的,不然就不能解释刚在6124点还没观好风景就到了1664点的地狱。个人认为2500点左右将是一个底部区域,在经过3-6个月的夯实之后,明年又将迎来一波有可能超越前期高点的牛市。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功课,当好学生,不跟风,不信邪,我的地盘我做主!

 

    PS:在《如何选择翻番股》那篇日记中,对五粮液和贵州茅台进行了分析。不巧近期五粮液公司遭到了证监会稽查,股价大幅波动。虽然五粮液公司以前有瑕疵,盖子揭开后我认为有利于公司将来的发展而不会影响对其将来投资价值的判断。伊利股份当年在郑俊怀案件揭发后,股价一度暴跌,但不久就收复失地并强劲上涨。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如果五粮液复牌后股价下跌,正是逢低买入的大好时机。从会计角度看,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只对未分配利润和净资产有影响,不会影响到现在的利润。当然结论之后可能会有罚款和投资者诉讼要求赔偿损失,但这对于每年几十亿净利润的公司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投资一家公司,关键看未来,要看问题的揭露是不是有利于以后更好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