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无休止下跌的时候,人们总要找出下跌的理由,正如大盘疯涨的时候人们要拿出“黄金十年”这样的噱头一样。这次大小非减持被钉上了十字架,据说不限制大小非减持、不征减持暴利税股改就是失败了。
那么大小非减持果真那么可怕吗?我看不然!我们来让数据说话。
第一个数据,截止9月8日收盘,两市总市值为138724亿元,流通市值为47439亿元。
第二个数据,在上述总市值中,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156家上市公司市值总计为102706亿元,其中最大的四家分别为中国石油17940亿元、工行10691亿元、中石化6003亿元、中行6030亿元。逐个分析这156家公司,按照国家要保证绝对控制力的企业不减持譬如上述四家、国家绝对控股(51%)、30%或者10%相对控股、价格接近净资产不会减持(譬如宝钢)、大股东自愿锁定或者承诺不减持或者减持价格高于现价等可以确定不会流通的市值为73905亿元,则可能流通的市值为102706-73905=28801亿元(目前已经解禁27150亿元)。
在余下的138724-102706=36018亿元上市公司市值中,假定为保留10%相对控股权不进入市场流通,其余90%股份市值全部换手流通,则增加的流通市值为36018*90%=32416亿元。
上述两项流通市值合计为28801+32416=61217亿元。
第三个数据,9月8日已经流通的市值为47439亿元,则增加流通市值为61217-47439=13778亿元。
相较于目前动辄冻结三万亿元的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而言,这增加的13778亿元流通市值可怕吗?相信只要市场环境稍有好转,市场是可以承受的。何况在目前市场调整过程中,很多股票的市值会大幅度下降。譬如海通证券总市值为1149亿元,但其中期净利润仅为20亿元,流通盘仅为2.34亿股,而中信证券总市值为1192亿元,与海通相近,但其中期净利润为47.69亿元,流通盘为65.7亿元。有比较才有鉴别,谁在潮水退去后没穿泳裤一眼就可以看见。
对于牛市之时都来不及调整股票目标价格的研究员来说,在下跌市中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制造噪音。这些人不是白痴就是别有用心!对于散户的我们,这时候更要留一份清醒而不要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