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融资问题真的已经解决了吗 ?

(2008-03-06 11:46:27)
标签:

再融资

服务型政府

体制弊病

中国平安

转载

股票

分类: 投资日记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日前在回答有关再融资的问题时说:“再融资问题,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其实现在只有纯B股公司的再融资问题还没有解决,其他的都已经解决了。”
 

  再融资,本来是上市公司的一种市场行为,但是如今已经成为对股市行情最具杀伤力的“毒药”。前一时期,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的再融资动议引发A股市场出现大幅度暴跌,使市场人气受到重大打击,说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尤其是“狮子大开口”的巨额再融资已经很抵制。原来对市场暴跌习惯于不置一词的中国证监会迫于市场压力,以“新闻发言人谈话”来安抚市场。这个谈话虽然提到了中国平安的再融资,但并未对它无视市场现实的恶意圈钱行为提出批评,从这个谈话发表以后的市场情况来看,投资者仍显迷惘。昨日,市场又传深发展将推出500亿元再融资计划,虽然深发展已经对此否认,但投资者闻之色变,深发展股价接近暴跌,蓝筹银行股集体深幅回调,拉动A股市场再一次出现暴跌。这说明市场依然对再融资深感恐慌,再融资依然是目前压制A股市场的“毒药”,也就是说,围绕着再融资所产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当然,范福春副主席说的“再融资问题已经解决”,有可能指的是除纯B股以外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已经有规可依,因此“问题已经解决”,而纯B股上市公司则由于发展方向未确定而难以开展再融资。但是,投资者心目中的“再融资问题”,却是目前一些上市公司无视市场现实,滥用再融资权对交易行情所造成的巨大杀伤力。上市公司当然有再融资的权力,但目前已有的规定太过宽松,以致一些上市公司可以毫无节制地进行再融资,像中国平安,上市时间尚不足一年,投资者还没有从公司得到过红利分配,却又要为公司语焉不详的投资计划拿出1200亿元真金白银,这说明在一个没有约束的市场里,上市公司的贪婪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普通投资者只能做任其宰割、任其圈钱的羔羊。这样的市场机制显然无法让投资者满意,也不可能让投资者真正享受到上市公司成长的果实。

 

  面对市场对再融资的严肃批评,面对日益严重的“再融资问题”,肩负市场监管职责的中国证监会领导人却以南辕北辙的一句“已经解决”来应对市场的呼声,这让人真切地感到,监管部门与投资者之间已经产生了严重的隔膜,缺乏共同语言,以至于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竟然出现了南辕北辙的结果。面对目前动荡不安的A股市场,中国证监会应该遵从党中央提出的“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认真倾听投资者意见,对不适应当下市场现实的一些市场制度进行切实的改革。而就目前来说,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特别是对已有规定根据市场现实进行修改、补充,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进行严格限制,正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原载于《上海商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