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曹仁超投资日记 |
分类: 曹仁超投资者日记 |
恒地(012)以一百二十一億元向恒發(097)收購44%美麗華酒店(071)及31.4%香港小輪(050),恒發出售上述資產後,向股東派發特別股息每股五元,完成後恒發只持有房地產及酒店資產,另加中華煤氣(003)股份。去年初恒地以每股十五元六角四仙私有化恒發,被小股東反對,揸咗恒發一年者,喺停牌前每股市價十四元五角八仙,仍唔及去年私有化嘅價格。中華煤氣計劃大力拓展內地燃氣業務,未來對資金有好大需求。
分析員唔肯承認樓按斷供
美國2月份消費信心指數可能回落,燃料價格上升、房價回落,皆影響消費者信心,雖然獲加薪,但未能抵銷上述兩大因素影響。2月份普通家庭住宅新建築合約減少3.9%,至年率八十四萬八千間,係七年內新低。上述消息應該唔會令人驚訝,美國樓市將面對一至兩年供過於求已毫無疑問,估計最快要到2008年年中至2010年才能復甦,問題係會否影響其他行業。ml-implode.com報道,去年下半年至今已有四十四間次級樓按貸款公司關門;大摩羅奇估計,上述影響可令今年美國GDP增長率低於2%(過去三年平均增幅3.7%)。去年有四十萬間住宅斷供,穆廸估計今年上升一倍,至八十萬間,因去年12月止有二百一十萬個供樓者最少有一期已延期供款。
1989年11月《時代》雜誌訪問加州經濟學家,佢地估計倫敦物業第二年會回升!事後證明,倫敦物業跌足七年,到1996年才回升。1990年7月《時代》雜誌再訪問其他分析員,佢地再強調英國物業已見底,到1991年9月英國物業卻由高價回落25%。《時代》雜誌訪問業界,佢地強調樓價即將回升。到1991年10月,嗰班專家終於承認英國物業在回落中,到1992年《時代》雜誌才報道唔少人已斷供……。換言之,樓價回落後一年,分析員都唔肯承認。上述事件今年係咪响美國重演?
中信銀行將喺一個月後完成响本港及內地上市,以A+H發行八十億股,其中七十億股係新股。H股佔60%、A股佔40%,集資二十八億至三十億美元。中信銀行係內地第七大商業銀行,去年獲利三十九億元人民幣,估計今年純利可達五十七億元人民幣。
香港嘅挑戰者唔係東京
繼荷蘭銀行入股銀河期貨後,第二家中外合資期貨公司出現,就係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入股中信期貨公司40%股權。法國東方匯理1875年成立,依家係歐洲最大嘅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資產超過二千億美元,喺證券市場、基金市場都相當活躍。過去國內期貨局限喺商品方面,如銅、鋁及農產品,吸引力不足。依家全球最大規模嘅期貨係金融衍生產品,佔今年全球期貨交易92%,商品只佔8%。中國短期將推出滬深三百期指,即中國期貨市場進軍規模龐大嘅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相信將吸引更多外資透過注資內地期貨公司參與中國金融衍生產品市場!香港人唔好自滿,作為中國金融中心地位其實早已面臨挑戰,挑戰者唔係東京(佘當奴請唔好搞錯),甚至唔係新加坡,而係深圳同上海!2012年香港會否直選,我老曹木宰羊,亦冇興趣預測;2012年中國金融中心地位係咪仍然屬於香港,先至令人擔心。以家吓內地發展嘅速度,擔心香港作為中國金融中心地位响五年內失去。以地下鐵路網絡為例,香港雖然起步早,到咗2010年上海地下鐵路網絡建成後,將係全亞洲地區最先進,不但超越香港,甚至超越東京!到時如香港同時失去中國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經濟繁榮將無以為繼。2010年不但上海地下鐵路網絡超越香港,上海嘅金融地位亦極有可能超越香港!西瓜靠大邊,恐怕日後金融市場嘅成交額進一步流向上海而非香港。過去十年上海人均收入翻一番,香港人均收入原地踏步,仲係二萬七千美元一年,未來十年如上海人均收入再翻番、香港人均收入繼續原地踏步,你說怎麼辦?1967年美國人均收入係港人五十倍,1997年美國人均收入同港人睇齊,2006年美國人才再次高出港人22%。1990年日本人均收入係港人四倍,2006年日本人均收入只較港人高出12%!財富亦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港人仲唔急起直追,日本就係眼前最好例子。
滬樓市供大於求維持三年
上海社科院房地產業研究中心同上海市房產經濟學會最近完成研究,顯示上海房地產指數從2000年開始增長,增長率喺2003年到達頂點後放緩,去年出現連續六年持續上漲後,首次出現下跌0.5%。响一份名為《十一.五時期上海房地產發展環境、機會、企業對策和對政府建議》嘅報告中指出,2003年上海商品住宅完工面積超過二千萬平方米,批准預售超過三千萬平方米;2004年完工面積及批准預售面積均超過三千萬平方米,供應量已漸超過需求,但因為大量投資、投機資金充斥樓市,形成2005年上海樓價仍上升。去年短期炒房者開始離場,長期投資者亦變得謹慎,真正供求反映出來。商品住宅去年租售量只佔供應量89.27%,即去年供應商品住宅無法被全部消化。上海市政協所做嘅一項專題調研亦指出,依家上海商品住宅供大於求局面最少維持三年,即2010年才恢復供求平衡。
中國商務部辦公廳再一次公布嚴格限制外商投資房產,其他行業對外資則無任歡迎。去年中國東部實際使用外資五百六十九億二千二百萬美元,佔全國總量90.32%;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三十九億二千二百萬美元,佔全國總量6.22%;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二十一億七千七百萬美元,佔3.45%;東北老工業基地實際使用外資二十四億六千六百萬美元,佔3.91%。今年中國將加快修訂「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適度放寬中西部地區外資進入條件。落實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鼓勵外商投資研究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及節能環保產業,嚴格限制外資投資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產業,嚴格限制外資投資房地產,唔鼓勵外資投資產業包括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
謝國忠認為,全球股票市場大部分頂部已見。中國因為起步遲,反應亦延遲一年,主因係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認識有限,亦好少參與內地A股市場,而內地投資者樂觀派佔據整個市場,佢地不斷幻想中國經濟嘅未來,而唔理會國際形勢正在改變,例如企業盈利增長率下降及利率變化。
如利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規模,去年利潤超過五百億美元,其死穴在於日圓突然升值【圖】。日本銀行須回收日圓,將大幅減少全球嘅流動資金,上述情況今年正在浮現。仲有美國次級按揭債券泡沫爆破問題,美國房地產佔美國GDP 15%,樓價回落初期被美國股市活躍而抵銷,隨着現房存貨不斷增加,新工程大量減少,建築商開始解僱工人,呢種經濟延遲效應通過失業率上升而影響股市,最終令消費者支出減少,情況正開始浮現。
2月26日格蛇嘅言論(今年底美國經濟可能衰退),產生北極熊影子作用,企鵝群見到影子便同一時間集體跳水;過咗一段時間發現北極熊並冇出現,便一個個游番上岸,出現家吓嘅股市技術反彈,佢地甚至唔再理會格蛇嘅警告。問題係格蛇嘅言論(美國企業純利出現低增長甚至倒退),係咪真係喺今年底出現?即大家睇到嘅影子,原來真係北極熊嚟?
IMF報告將喺4月中旬發表「美元療法」,要求日圓同人民幣大幅升值,以降低美國經常賬赤字!中東產油國貨幣亦要升值。
IMF「美元療法」極危險
去年美國經常賬赤字八千五百六十七億美元,較2005年上升8.2%,相等於美國GDP 6.5%。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業教授孫立堅認為,依家全球都處於加息周期,如美元減息去令美元滙價回落,只會造成全球金融混亂。貿易失衡嘅癥結喺結構性問題,2000年美國政府透過減息減稅去刺激消費,帶來今天嘅貿易失衡,如美國再減息,只會令貿易再失衡,根本上解決唔到美國貿易逆差問題,卻對中國金融體系造成衝擊。美國貿易逆差嘅根本原因係美國資產市場不斷升值,導致市民消費過度、儲蓄率低,如美元大幅貶值人民幣大幅升值,美國得唔到乜嘢好處,但中國加工出口貿易受害,牽涉好多跨國企業嘅利益。何況中國擁有過萬億美元外滙儲備,其中70%係美元資產,如美元貶值,中國甚至須拋售美元資產以求自保……。孫教授認為IMF嘅建議實際上並唔可行。
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嘅起因,係唔少國家嘅滙率盯住美元。當年美元利率低於各國利率,唔少投資者因此借美元去投資亞太區、波蘭、墨西哥、巴西等國。1997年7月1日泰國政府支持唔住,宣布泰銖貶值,投資者因此引起恐慌,喺全球拋售股票買回美元,令所有新興市場股市面對資金大量流失,最後引發風暴。1998年美國聯儲局宣布減息,令美元滙價回落,才平息呢場風暴。今天情況同十年前差唔多,只係借入對象再唔係美元而係日圓。日圓低息令資金大量流出日本到全世界,透過對沖基金投資金融市場,一旦日圓升值,便可引發資金逆轉,全球資金回流日本,甚至日經平均指數亦因日圓升值而回落。1997年出現亞洲金融風暴,聯儲局可以應付;2007年美國不斷累積雙赤(經常賬赤字及財赤),一旦發生風暴,連美股亦勢受牽連。日本依家利率只有半厘,不能一如1998年聯儲局透過減息令貨幣貶值。換言之,爆發金融風暴嘅條件已存在,會唔會發生又係另一回事。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認為,IMF 4月份嘅建議係「極之危險」,如日圓真係升值,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上海社科院房地產業研究中心同上海市房產經濟學會最近完成研究,顯示上海房地產指數從2000年開始增長,增長率喺2003年到達頂點後放緩,去年出現連續六年持續上漲後,首次出現下跌0.5%。响一份名為《十一.五時期上海房地產發展環境、機會、企業對策和對政府建議》嘅報告中指出,2003年上海商品住宅完工面積超過二千萬平方米,批准預售超過三千萬平方米;2004年完工面積及批准預售面積均超過三千萬平方米,供應量已漸超過需求,但因為大量投資、投機資金充斥樓市,形成2005年上海樓價仍上升。去年短期炒房者開始離場,長期投資者亦變得謹慎,真正供求反映出來。商品住宅去年租售量只佔供應量89.27%,即去年供應商品住宅無法被全部消化。上海市政協所做嘅一項專題調研亦指出,依家上海商品住宅供大於求局面最少維持三年,即2010年才恢復供求平衡。
中國商務部辦公廳再一次公布嚴格限制外商投資房產,其他行業對外資則無任歡迎。去年中國東部實際使用外資五百六十九億二千二百萬美元,佔全國總量90.32%;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三十九億二千二百萬美元,佔全國總量6.22%;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二十一億七千七百萬美元,佔3.45%;東北老工業基地實際使用外資二十四億六千六百萬美元,佔3.91%。今年中國將加快修訂「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適度放寬中西部地區外資進入條件。落實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鼓勵外商投資研究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及節能環保產業,嚴格限制外資投資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產業,嚴格限制外資投資房地產,唔鼓勵外資投資產業包括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
謝國忠認為,全球股票市場大部分頂部已見。中國因為起步遲,反應亦延遲一年,主因係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認識有限,亦好少參與內地A股市場,而內地投資者樂觀派佔據整個市場,佢地不斷幻想中國經濟嘅未來,而唔理會國際形勢正在改變,例如企業盈利增長率下降及利率變化。
如利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規模,去年利潤超過五百億美元,其死穴在於日圓突然升值【圖】。日本銀行須回收日圓,將大幅減少全球嘅流動資金,上述情況今年正在浮現。仲有美國次級按揭債券泡沫爆破問題,美國房地產佔美國GDP 15%,樓價回落初期被美國股市活躍而抵銷,隨着現房存貨不斷增加,新工程大量減少,建築商開始解僱工人,呢種經濟延遲效應通過失業率上升而影響股市,最終令消費者支出減少,情況正開始浮現。
2月26日格蛇嘅言論(今年底美國經濟可能衰退),產生北極熊影子作用,企鵝群見到影子便同一時間集體跳水;過咗一段時間發現北極熊並冇出現,便一個個游番上岸,出現家吓嘅股市技術反彈,佢地甚至唔再理會格蛇嘅警告。問題係格蛇嘅言論(美國企業純利出現低增長甚至倒退),係咪真係喺今年底出現?即大家睇到嘅影子,原來真係北極熊嚟?
IMF報告將喺4月中旬發表「美元療法」,要求日圓同人民幣大幅升值,以降低美國經常賬赤字!中東產油國貨幣亦要升值。
IMF「美元療法」極危險
去年美國經常賬赤字八千五百六十七億美元,較2005年上升8.2%,相等於美國GDP 6.5%。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業教授孫立堅認為,依家全球都處於加息周期,如美元減息去令美元滙價回落,只會造成全球金融混亂。貿易失衡嘅癥結喺結構性問題,2000年美國政府透過減息減稅去刺激消費,帶來今天嘅貿易失衡,如美國再減息,只會令貿易再失衡,根本上解決唔到美國貿易逆差問題,卻對中國金融體系造成衝擊。美國貿易逆差嘅根本原因係美國資產市場不斷升值,導致市民消費過度、儲蓄率低,如美元大幅貶值人民幣大幅升值,美國得唔到乜嘢好處,但中國加工出口貿易受害,牽涉好多跨國企業嘅利益。何況中國擁有過萬億美元外滙儲備,其中70%係美元資產,如美元貶值,中國甚至須拋售美元資產以求自保……。孫教授認為IMF嘅建議實際上並唔可行。
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嘅起因,係唔少國家嘅滙率盯住美元。當年美元利率低於各國利率,唔少投資者因此借美元去投資亞太區、波蘭、墨西哥、巴西等國。1997年7月1日泰國政府支持唔住,宣布泰銖貶值,投資者因此引起恐慌,喺全球拋售股票買回美元,令所有新興市場股市面對資金大量流失,最後引發風暴。1998年美國聯儲局宣布減息,令美元滙價回落,才平息呢場風暴。今天情況同十年前差唔多,只係借入對象再唔係美元而係日圓。日圓低息令資金大量流出日本到全世界,透過對沖基金投資金融市場,一旦日圓升值,便可引發資金逆轉,全球資金回流日本,甚至日經平均指數亦因日圓升值而回落。1997年出現亞洲金融風暴,聯儲局可以應付;2007年美國不斷累積雙赤(經常賬赤字及財赤),一旦發生風暴,連美股亦勢受牽連。日本依家利率只有半厘,不能一如1998年聯儲局透過減息令貨幣貶值。換言之,爆發金融風暴嘅條件已存在,會唔會發生又係另一回事。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認為,IMF 4月份嘅建議係「極之危險」,如日圓真係升值,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前一篇:投资日记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后一篇:投资日记 都是股指期货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