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周一。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涨40点,收2715点,最高2847点,震幅6.08%,成交863亿元。沪深300指数涨26点,成交2067点,而模拟期货指数1月合约2153点,涨79点。早盘中石化、中行、宝钢、联通等大盘股齐涨停,就已经显露调整的迹象,这点从先期上涨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等股票分时走势也可以看出。收盘前15分钟大幅跳水,瞬间下跌100多点,实属罕见。但此次跳水是否意味着顶部已经到来?还没有征兆,调整后再度上攻的可能性大。

1月4日上证综指分时走势,收盘前15分钟跳水100多点
已经过去的2006年股市行情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05年6月至2006年2月底,是对以前的过度下跌进行修复也就是反弹的行情,是在大多数参与者怀疑的情况下的上涨,可以说是牛市初期;06年3月到5月,是股改行情,也是价值发现阶段,这个阶段还有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大涨因素,是在大多数参与者又相信又怀疑情况下进行的;06年8月至今,可以说是价值再发现和价值重估行情,随着工行和中行及国航的上市,这个阶段目前还没有到最后的劲头,因为还有许多人不相信指数还会再升。
去年以来的股市上涨跟历年的上涨最大的不同之处一是没有喊出消灭10元以下股、5元以下股的口号,不是鸡犬升天的行情,至今仍有许多股票在下跌甚至连创历史新低;二是科技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即使有3G概念的支撑,看看同方和紫光,股价还在低位。所以,说目前的指数有泡沫或者严重高估并不合适,当然有些股票以以前的业绩看似乎价格虚高,但毕竟是少数,并且不代表这些公司以后的业绩不会改善。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有积极性公司的业绩做的好看,因为作为业绩支持的股价可以上涨就可以高位套现,这点我们可以从许多上市公司的报表中的三项费用指标看出来,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三项费用今年以来是下降的。
去年股市上涨了130%,但相信很多投资者并没有这个收益,一般能有余头也就是30%就不错了。在这样的大行情中尚且如此,所以不要寄希望于2007年能有更大的收益。因此在选股之前要确定好你的收益指标,能有20%就不错了。
很多券商和基金公司在去年底以来陆续发表了2007年的行情展望和操作侧策略,这些报告发表之后相关的股票就直上云霄九,所以依照机构的思路去选股就很有问题了。我们试着换个思路来选股,看看年底收益指标能否完成。
一、券商和信托。机构的报告把金融作为2007年首选,这是不错的。可金融包括银行、券商和信托,银行股不说大家也知道了,涨了那么高,市盈率已经是2008年甚至是2009年的了,相信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不会拿股拿那么长的时间。再说,目前很多人似乎把开放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淡化了,我们的银行在人才、机制、管理等方面还很脆弱,开放外资的负面效果相信在三年以后会逐渐显现。还有就是人民币升值虽然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但只有卖了之后才会显现,人民币升值只是虚增了这些资产的价格,并不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反而因为都有那么多的美元储备,本币升值之后储备贬值带来许多汇兑风险。如果今年升值加速,这方面的损失不可低估。
而券商和信托就不同,人民币升值和股市行情向好带来的利润是实实在在的。不管今年的行情如何,因为人气已然集聚起来,成交比往年扩大是必然的。像今天深沪两市就成交1200亿元,给券商带来的收益至少1个亿。而不论行情是上涨还是下跌,只要有成交券商就坐地生财。所以,对于券商股、参股券商股等公司的投资价值不应忽视。虽然现在像中信证券的价格已经很高,但相比银行股来说还不是高估。同样,作为券商第一大股东或者参股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可以从券商的业绩中分得不少羹,而如果有券商借壳上市拿就更有赚头了。
二、资源价格改革。2006年全国的节能指标没有完成,但“十一五”规划的节能指标不可能跟以前的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一样是虚的,这方面中央的决心很大,因为要建设和谐社会就不能不考虑节约资源和能源。资源价格改革2007年将是起步阶段,并且很可能是力度很大的一年。煤炭市场将在近年完全市场化,电、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排污费等价格今年将会有很大的提升。与此相关的公司将会受益,譬如污水处理的首创股份、合加资源,垃圾发电的宝新能源等。对于主产于我国而多年来因为不加管理恶性竞争造成价格逐年下滑的钨、锑、稀土、钼等紧缺资源,国家已经将其价格管理体制由指导性改为指令性,这些资源的价格去年以来已经有很大幅度的上升。为了加大垄断和控制,国家相关部门将对这些资源予以整合,增强价格的控制力,与此相关的上市公司如稀土高科、中钨高新、厦门钨业、锡业股份等基本面长期向好,股价翻番只是时间问题。
三、上游价格下降促使行业盈利转好。典型的是航运交通业,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将极大地提高民航、海运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且这种趋势一旦发生逆转,在短期内也就是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改变的。原油价格下跌更直接提升的是炼油公司的业绩,人们可能很难理解中石化为什么在原油价格那么高时私有化下属的炼油公司镇海炼化、扬子石化等,因为我国目前还实行油价指令性管理,汽油、柴油等实行的是国家定价,所以会造成炼油公司的政策性亏损。在2007年,一方面原油价格会下跌,另一方面油价向国际市场靠拢的改革也会逐步推进,无论从哪方面对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等炼油公司都是极大的利好,相应的,中国石化的估值会相应提高。如果2007年中国石化走出招商银行和万科去年的走势,那是不需要大惊小怪的,目前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势头。同样的情形还有以铜为原材料的铜精加工、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等公司,好笑的是昨天伦铜大跌,而今天国内除期货铜跌停外,股市中的相关上市公司并没有怎么反映,譬如宝胜股份、高新张铜、许继电气、三花股份、东源电器等。
四、新会计制度实施。一般散户可能对新会计制度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而只是从机构报告或者“黑嘴”那里了解新会计制度对地产股是极大的利好,就像人民币升值一样可以提升投资价值。但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提升最终是要靠业绩说话的,每股盈利不增长,说得概念再天花乱坠也无益。这几年因为房价的上涨,地产公司的业绩不需要“做”就可以很好,所以,07年估计对投资性地产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公允价值估值的并不多,像万科这类一线公司很可能不会现在这样做,而会等到地产市场萧条的时候再慢慢释放。而对于投资公司股权使自身投资价值提高的却可能是座金矿。按照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通知要求,投资公司股权能够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则要按公允价值计价,并且在2006年年报中要列示按照历史价值与公允价值计价的差额。按照新会计准则,按照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公司股权与历史价值的差额计入损益,也就是进入利润表,这将实实在在提高这些公司的利润(但不增加现金流量)。比如大众交通,持有2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如果按照2006年12月29日的收盘价计价,则每股盈利可增加0.5元,这还不包括持有的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海通等券商股权的升值潜力。
五、中小板、三板和B股。这个以后再慢慢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