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压倒全唐的张若虚,曾面对镇江的江月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千古之问。当然,有人对此诗创作地有争议,其实开篇的那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正是成诗于镇江附近的证据之一:初唐时,长江镇江段还会有广陵潮,堪比今日钱塘潮。
此后,不断有迁客骚人来镇江吟风颂月、寄怀抒情。
http://s16/mw690/001CgBC8gy6LVF26wG33f&690
西津江口月初弦(西津渡、蒜山夜色)
如孟浩然的“天寒雁度堪垂泪,月落猿啼欲断肠”;张祜的“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杜牧的“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曾巩的“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秦观的“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http://s14/mw690/001CgBC8gy6LVFhlsC1ad&690
满眼风光北固楼(北固山北固楼,辛弃疾在此作《南乡子》)
http://s6/mw690/001CgBC8gy6LVF84jbf05&690
一片冰心在玉壶(金山湖芙蓉楼,王昌龄在此作《芙蓉楼送辛渐》)
其中,传诵最广的要属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特别是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乎成为中秋节的文化符号之一,被广泛传诵。当苏东坡在镇江金山寺妙高台与佛印赏月饮酒,吟诵起这首词时,镇江明月更多了几分孤高旷远的安静与柔情。
http://s12/mw690/001CgBC8gy6LVF8vn5xdb&690
月明更想桓伊在(西津渡中秋夜月)
苏东坡与王安石等变法派政见不合,自求外放时作了这首词。有意思的是,因变法曲折,王安石几经任免,他路过镇江时,也在这里借月抒怀,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金山寺》:“想得高秋凉月夜,分明人世蕊珠宫”。
http://s10/mw690/001CgBC8gy6LVF9roOle9&690
分明人世蕊珠宫(中秋月满北固山)
镇江的江月与这座城市一样,有一种曾经沧海后的低调与宁静。你可能知道镇江香醋,但你可能不知道,作为民国时江苏省的省会,3000多年历史的镇江城有太多的故事。
http://s15/mw690/001CgBC8gy6LVF8XgwC6e&690
明月何时照我还(“长江锁钥”牌楼)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镇江的月知道,西津渡有“伍子胥混昭关”、算山(蒜山)有“周瑜诸葛定下火攻计”、南山有“昭明太子编文选”,金山有“梁红玉擂鼓战金兵”,北固山有“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焦山碑林有“米芾临摹瘗鹤铭”,梦溪园有“沈括著笔谈”……焦山行宫有“康乾多次下江南”,焦山炮台有“海龄抗英殉国”,赛珍珠纪念馆有她在这里度过童年、少年。
http://s2/mw690/001CgBC8gy6LVF6vB2F41&690
昭关石塔
镇江的月,在这里见证过爱情:从槐荫村牛郎织女《天仙配》的传说,到华山村梁祝故事的雏形《华山畿》,再到水漫金山的《白蛇传》,中国四大爱情传说,镇江独占其三。这里更有刘备招亲的北固山甘露寺,蒋宋定情的焦山定慧寺……
http://s13/mw690/001CgBC8gy6LVF7kZ8E7c&690
焦山定慧寺
镇江的月,在这里庇佑一方安详:这里有道教名山“上清宗坛、第一福地”茅山,有“东晋名刹、水陆法会祖庭”金山寺,有“十方丛林、历代祖庭,净土宗佛学院”定慧寺,有“律宗第一名山,律宗祖庭”宝华山隆昌寺,有“西晋古刹,药师佛道场”净因寺……
http://s5/mw690/001CgBC8gy6LVF605Uwc4&690
雾里茅山
这个中秋,就安安静静的,让明月伴我游镇江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