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里的扬州

(2014-07-16 21:41:33)
标签:

诗词

扬州

旅游

历史

文化

http://s7/mw690/001CgBC8ty6KuWY8cVUf6&690



【按】 这不是一篇严肃的研究探讨诗词的文章,只是一篇扬州旅(zhuang)游(bi)指南!

 

【本文主要功效】 1、提升你的格(bi)调(ge),让同游者对你刮目相看。 2、增加旅途诗(sao)意(qing),提升扬州之旅的内涵。

事实上,到扬州旅游,肚子里不装点诗词歌赋是很难受的。在这座如诗如画的城市,每一处景点似乎都在逼着你吟哦一番,“啊”、“哇”、“呀”之类的简单叹词很难给你带来高潮。不吟出点什么,你会有憋胀感。

你可以说:我并不会作诗。但可怕的是:整个扬州城,乃至每一处景点,都已经入诗,你不需要创作,只需要背出来。背出来,哪怕只是经典的那一句,你整个旅程都好了,整个人生都好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PART1 初级 必背的诗词

本部分七首诗词,基本上是必背的,至少标红的句子要背。背下来,你基本上就是文化人了。

 

1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升格指数:★★☆☆☆

 

李谪仙这首诗并未直接写扬州,但却比很多直接描写扬州的诗句更广为人知。特别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几乎人尽皆知。这句诗带给人的是一种想象,或许还有一点好奇:烟花三月的扬州到底有多美?这也成了很多人来扬州旅游的“源动力”。因为人尽皆知,所以你也必须知道这首诗。不过正因如此,指数不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三月是指农历三月。就扬州春天景色而言,一般是清明节前后最佳。

………………………………………

 

2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升格指数:★★☆☆☆

 

这是小杜回忆扬州的诗。特别是这句二十桥明月夜,堪称千古绝唱,成为后来诗人骚客写扬州常用的典。有人会说二十四桥具体指某座桥,也有人说是指扬州的二十四座桥,北宋的大神沈括甚至在《梦溪笔谈》中写出了每座桥的位置和名称。小编倾向于这是一个概数,泛指诗人记忆里的扬州美景。因为杜郎简直是诗人中的数学家,太喜欢用数字了。

另外,多数人认为“玉人”是指美女。但实际上俊朗的男儿也可以称玉人儿、璧人儿。既然是寄韩绰,我觉得这句应该是问韩郎的,按今天的意思大概是:你丫跟哪儿浪呢?总不能专门写首诗问韩绰:姑娘们在哪儿吹箫呢?这样就太三俗了,韩郎该多伤心啊。这首诗知名度也太高,可以在明月夜,特别是中秋前后用。

………………………………………

 

3唐•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升格指数:★★★☆☆

 

小杜是扬州的小杜,扬州是小杜的扬州。他在扬州留下了太多的情,写过太多关于扬州的诗。这是他写给某位如二月豆蔻般,刚刚绽放的青楼女子的告别诗。十三四岁啊,豆蔻年华啊,有没有吼一句“粗牲,放开那妹纸”的冲动?我们现在说什么闷骚、明骚的,其实必须有一定水平和格调才能成其为“骚”,不然就是贱了!人家杜郎就是高骚,把妹高手。

除了夸人家身姿绰约、娇美,像豆蔻一般青春外,后句才是直捣女生心底的杀手锏!扬州十里秦楼楚馆,美女众多,春情荡漾,但是你把珠帘一卷起来,就把她们全都秒杀了!什么叫扬州第一美?什么叫我的眼里只有你?这可是离别诗啊!一点没有离愁别恨,只夸人家美!当你在朋友圈或微博发一组扬州美景照时,配上这句“春风十里扬州路”,不懂的会附和,哇,扬州真美啊;懂的肯定问你,又泡妞呢?

………………………………………

 

4唐•杜牧《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升格指数:★★☆☆☆

 

还是杜郎的诗。多年后,他在回顾、在怀念、在叹息,或许还有忏悔。当年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太疯狂了,对姑娘们把话说得太满了,离别时都攒足了劲地夸,如今回想起来,她们一定认为我是个薄情寡义的人。(当然,这只是小编的理解。)

看看,什么叫怜香惜玉?什么是担当?人家都说青楼女子无情无义,他竟自责薄情寡义。杜郎完胜!如今站在运河岸边,柳湖路上、大虹桥头,你也可以感叹一句:难怪杜郎说“十年一觉扬州梦”呢!后一句最好就别说了。

………………………………………

 

5唐•徐凝《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升格指数:★★☆☆☆

 

徐凝有才,且不屑攀权附贵、经营名气。这首诗里,诗人把扬州比作少女。萧娘、桃叶都是代指少女。娇嫩的脸上藏不住泪痕,纤细的眉头颦蹙着忧愁。简言之:就是多愁善感,招人疼。对“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一句的理解有很多不同意见。

我更倾向于这是诗人在借风月寄情,大概是:你是那么的美丽动人,以致于天下三分风情被你占去了两分。类似于今天的: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生命的四分之三!好吧,不管徐凝要表达什么,反正我们就认定,诗人都说了:天下三分明月夜,有两分都在扬州,你来不来看吧?!当然,他这诗也成了后来的诗人常用的典。

………………………………………

 

6清•王士禛《浣溪沙•红桥怀古》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升格指数:★★★☆☆

 

王士禛(或祯)是明末清初杰出的诗人,当过扬州推官,大概是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兼审计局长。他这首词怀古抚今,除红桥外,里面涉及的雷塘、迷楼都与隋炀帝有关。

王院长的心情我们就不管了,我们只要知道,从他的这阕词出来后,“绿杨城郭”就成了扬州的代名词——嗯,词句我们用了,王大爷,您慢慢愁你的吧。当扬州人问,你知道扬州的代名词吗?你直接把出处都给他回答出来,你想象一下对方的表情,啧啧!

………………………………………

 

7清•汪沆《瘦西湖》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升格指数:★★★☆☆

 

汪沆是乾隆年间的杭州人。在他这首牛逼的诗出来之前,瘦西湖叫做炮山河、保障湖,多俗是吧?正是因为他这句: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的名字这才叫开来。顿时高大上的感觉爆棚有木有?

汪大神说啊,你看,这里也是垂柳依依,一直远远地延伸,台阶整饬的虹桥像画一样。这么美的风景,跟我们杭州西湖那简直一样样的,这也是个烧钱的地方,(只是比西湖细长一些,)所以我觉得这里应该叫瘦西湖。那时候杭州人把西湖称为“销金锅”,有多少钱,到了西湖都能败完。汪大神理由很充分,大家根本无力反驳。游瘦西湖时,你把这句诗及诗意给大家这么一讲,你的魅力,大家根本无力抗拒。

 

—————————————PART2 中级

与扬州有关的部分诗词有了前七首垫底,再加上本部分的提升,你基本上可以迷倒一片了。

 

1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升格指数:★★★☆☆

 

标红的两句很熟悉吧?嗯,这是刘梦得在扬州写的,与白乐天(白居易)的酬和诗,你说是不是该记着?“闻笛赋”是用典:嵇康被杀后,有一次好友向秀路过他的故居,偶然听到村邻的笛声,不禁悲从中来,作《思旧赋》来缅怀他。

“烂柯人”也是典,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到两个童子下棋。一局终了,王质发现手中的斧柄(柯)已腐烂,下山才知道已过去百年了。刘诗人大概是说:我被贬到巴楚那鬼地方萎靡了二十多年,这帮哥们死的死散的散,恍如隔世,本来没啥想法了,听你把诗一念,那咱干一杯抖擞一下精神吧。

………………………………………

 

2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升格指数:★★☆☆☆

 

这是王安石路过瓜洲时所作,也是千古名篇了。瓜洲就是现在的扬州邗(hán)江区瓜洲镇,如今那里还有瓜洲古渡遗址,对岸是镇江市京口区。现在过江有汽渡,不妨来感受一下。

………………………………………

 

3南宋•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升格指数:★★★★★

 

姜夔这阕《扬州慢》也是千古名篇啊。当时扬州被金人侵袭后,失去了昔日的光华。曾经的淮南左路首府、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如今已经是这般荒空景象,怎么不叫人惋惜?

可恶的战争!就算杜牧再牛逼,能写出“春风十里扬州路”和“十年一觉扬州梦”那样的佳句,如今看到这番景象,估计除了震惊之外也无法多说什么。那桥、那月、那花都在,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让小编忧伤一会儿。)这首词难背,所以升格指数也就达到五星了。

………………………………………

 

4、下面是两首诗,合到一起来看很有意思:

清•黄慎《维扬竹枝词》之二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

 

唐•张祜(hù)《纵游淮南》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升格指数:★★★★☆

 

不知道黄慎写下“人生只爱扬州住”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前人张祜的感受,这明明是隔世叫板、砸场子的节奏嘛。不过,经他们要死要活的这么一折腾,扬州更出名了:活在扬州有美景,死在扬州有好墓,怎么都合适。

………………………………………

 

5、唐•杜甫《解闷》之二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升格指数:★★★☆☆

 

来扬州之前,吟上老杜这句诗,特别带感。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概是:你这一要去扬州吧,让我又想起当年游玩江南的事儿了,帮打听一下那边消费水平呗,我很想去玩玩。

………………………………………

 

6、到了扬州之后,还有两首堪吟的诗

唐•贾岛《寻人不遇》

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

人来多不见,莫非上迷楼?

 

唐•姚合《扬州春词三首》之一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未眠。

 

升格指数:★★★☆☆

 

扬州游人太多,找人找不到的时候,随口说一句“人来多不见,莫非上迷楼?”莫非是进了隋炀帝的迷楼?迷楼是隋炀帝在扬州征用上万民夫,花了一年多时间才盖成的,据说这楼盖得错综复杂,生人,哪怕是神仙到了里面,如不经指引,都很难走出来。

在参观扬州各种园林的时候,随口说一句“真是园林多是宅啊!”你找一下那感觉、那氛围……啧啧!

………………………………………

 

7清•郑燮《平山宴集诗为进士王元蘅作》之一

闲云拍拍水悠悠,树绕春城燕绕楼。

买尽烟花消尽恨,风流无奈是扬州。

 

《广陵曲》

隋皇只爱江都死,袁娘泪断红珠子。

玉勾斜土化为烟,散入东风艳桃李。

楼上摘星攀夜天,斗珠灼灼齐人肩。

雷塘水光四更白,月痕斜出吴山尖。

晓阁凉云笛声瘦,碎鼓点花撒秋豆。

长夜欢娱日出眠,扬州自古无清昼。

 

《初返扬州画竹》之一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升格指数:★★★★★

 

我认为,爱扬州爱到骨子里的,不是只爱扬州住、只合扬州死那两位,也不是跟扬州美女纠缠不清,写了很多扬州诗的杜牧,而是郑板桥!让我感受到他对扬州深深爱意的,正是他那阕《满江红•思家》里的首句:“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多么平实、多么真挚,简直就是两口子在卿卿我我!

你们那些爱美景、爱美人,哀哀怨怨的都一边去!郑老爷与扬州才是真爱!玩到尽兴时,不妨吟一句“风流无奈是扬州”。晚上出来逛,不如叨一句“真是扬州自古无清昼”。看到满眼的鲜花时,不如念一句“十里栽花算种田”。

………………………………………

 

8唐•李白《广陵赠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升格指数:★★★★☆

 

拎着酒瓶送朋友,马往树上一栓,叼着杯子,站在路中间就喝起来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喝开心了就各自散了,没必要醉醺醺的又是离愁又是别恨。仙人就是仙人,多洒脱、多豪迈甚至豪横!醉驾,还妨碍交通。离开扬州的时候,不妨借诗仙这最后一句用用,不过不要醉驾哦。

 

—————————————PART3 高级

与景点典故相关的诗词进入这个级别后,你……不说了,自己感受吧!

 

一、与邗沟有关的诗词

1 北宋•秦观《邗沟》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2明•张萱《邗沟怀古》

不尽邗沟水,微茫日夜流。

潮连扬子渡,烟接海门秋。

树影浮荒堞,蝉声到客舟。

兴亡无限意,洛水共悠悠。

 

升格指数:★★★★★

 

这两首诗都是借邗沟之景,说吴王旧事,顺便抒发一下对兴亡更迭的感叹。你到邗沟边上,只需吟一句“潮连扬子渡,烟接海门秋。”顿时你就会觉得,整个人都有点那种通江达海的磅礴气势了。

………………………………………

 

二、与隋炀帝相关的诗词

1唐•李商隐《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2唐•罗隐《炀帝陵》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升格指数:★★★★☆

 

这两首比较有意思,都是在讽问隋炀帝。李商隐说,你隋炀帝那么牛逼,到处建行宫,花天酒地,现在你跟被隋灭掉的陈后主一样了,亡国的你在地下碰到亡国的他,你还好意思再提他的亡国名曲《后庭花》么?

这里有一个典:据说,隋炀帝曾在扬州的行宫梦见陈后主。陈后主宴请了隋炀帝,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席间,陈后主的宠妃还亲自表演了著名的歌舞节目《玉树后庭花》。罗隐更狠,来了就直接喷:你隋炀帝当年玉桥楼船的出入温柔乡,就忍心把从陈家夺来的江山社稷换成这一亩三分墓地?……太损了!

………………………………………

 

三、与竹西有关的诗词

1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2北宋•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之一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香味过江东。

 

升格指数:★★★★☆

 

竹西对于扬州,已经不只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文化,是一段跨越千年历史,是一种韵味。从隋炀帝的竹西行宫,到竹西寺,再到竹西谜社,直到如今的竹西公园,这里被各代诗人词家反复吟诵,留下很多重要的文物和遗迹。

写竹西最著名的诗,就是杜牧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最著名的词要数姜夔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东坡公的这组诗有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写在他获准退休,在宜兴了置地,准备归休时。当时他可能太高兴了,在这组诗中带出喜悦,竟忘了宋神宗刚驾崩,以致后来因此被弹劾。

………………………………………

 

四、与琼花有关的诗词

1北宋•欧阳修《答许发运见寄》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2北宋•王禹偁《后土庙琼花诗》

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

独倚瑶台清玩久,好风几度送天香。

 

升格指数:★★★★☆

 

琼花是扬州市的市花,今天的扬州市内琼花观里,生长着最古老的琼花,据说欧阳修为了赏这独一无二的琼花,特地建了无双亭。许多诗人词家都曾题咏琼花,多到可以出一本《琼花诗词》集。芍药(红药)也是扬州名花,虽然不是市花,但也在很多描写扬州的诗词作品中出现。

………………………………………

 

五、与平山堂有关的诗词

1北宋•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2北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升格指数:★★★★☆

 

欧阳修建了平山堂后,还不忘时常亲自来吟咏一番。你想,他那么有名望的人,这样带头,别人好意思不吟诵平山堂么?包括苏轼在内的很多诗人骚客都曾以平山堂为题作诗、填词。

………………………………………

 

六、与大明寺有关的诗词

1唐•刘禹锡《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2唐•白居易《与梦得同登栖灵寺塔》

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

 

升格指数:★★★★★

 

作为文人间的雅趣,刘梦得与白乐天这哥俩在扬州没有少唱和。他们是哥们,又同遭贬谪,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次两人被诏回京,在扬州相遇,自然惺惺相惜。

前面提到的那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也是这段时间的作品。这两首是他们同登大明寺内的栖灵塔时的唱和作品。一唱一和之间,他们相携登塔的画面跃然字里行间。特别是笑语半天上,游人举眼看,多生动?你一句“步步相携不觉难”,我一句“何楼何塔不同登”,人在困顿时,有一知己相互扶持,多好啊!

………………………………………

 

七、与红(虹)桥和红桥修禊有关的诗词

1清•费轩《梦香词.调寄望江南》

扬州好,第一是红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系兰桡。

 

2清•卢见曾《红桥修禊》

重来修禊四经年,熟识红桥顿改前。

潴汊畅交灵雨后,浮图高插绮云巅。

雕栏曲曲生香雾,嫩柳纷纷拂画船。

二十景中谁最胜?熙春台上月初圆。

 

升格指数:★★★★★

 

红桥,后称虹桥,也就是今天瘦西湖风景区南门口的大虹桥。费轩开口就是“扬州好,第一是红桥”,似乎有点夸大其词。站在如今的大虹桥上,的确可以眺望南北两侧的美景,一窥瘦西湖内秀色。

但这哪够称第一啊?嘿嘿,这就要提到红桥的一个典故了——红桥修禊。“红桥修禊”是清乾隆年间扬州的官员卢见曾、王士禛等召集文人在红桥举办的诗赋笔会,共举办过三次,盛况空间,参与者近万人,作品300余卷。王士禛的“绿杨城廓”就是在红桥修禊时吟出的。

卢见曾去世后,当时的大学者赵翼作诗悼念他:“红桥修禊客题诗,传是扬州极盛时。胜会不常今视昔,我曹应又有人思。”当你了解虹桥这些故事之后,再站在大虹桥上,心境和感觉是不是就不同了呢?

………………………………………

 

八、与其它一些景点有关的诗词

1唐•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

渡口发梅花,山中动泉脉。

芜城春草生,君作扬州客。

半逻莺满树,新年人独还。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

 

2明末清初•吴嘉纪《过史公墓》

才闻战马渡滹沱,南北纷纷尽倒戈。

诸将无心留社稷,一抔遗恨对山河。

秋风墓岭松篁暗,夕照芜城鼓角多。

寂寞夜台谁吊问?蓬蒿满地牧童歌。

 

3清•黄惺庵《望江南•百调》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4清•康熙皇帝《天宁寺》

小艇沿流画桨轻,鹿园钟磬有余清。

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5清•乾隆皇帝《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六首》之三

春风行馆憩天宁,早见平山黛色青。

便进湖船漾新碧,且看夹岸画为屏。

 

升格指数:★★★★★

 

好了,列出的诗词已经不在少数了。能了解或记下这些,基本够用了。不过,历代关于扬州的诗词多如牛毛,这些诗词也就是九牛一毛,咱别骄傲,低调、低调。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