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2009-12-26 16:11:21)
标签:

京华古刹行

法源寺

悯忠阁

我佛慈悲

杂谈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这是第二次拜访法源寺了。第一次应该是7月份与人同行。

    但法源寺适合一个人安静地拜访。

    以前在南城工作时,并不知道有法源寺。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被传得广为人知后,我才后知后觉。

    法源寺唐初建寺,堪称北京最古老的寺庙了。宋元时曾囚禁我赵宋钦宗和南宋遗忠谢枋得。如今是中国佛学院的所在。

    宣武区为法源寺建了一个很大的广场,兼有公园作用。但是法源寺本身并不大,没有那么广阔的附属空间。正如卧佛寺一样,这样的寺庙,让人有更多时间冥想。

    唐代法源寺叫悯忠寺,寺内悯忠阁算是法源寺别于它寺的显著特色之一了。阁基很高,但现在似乎只能从悯忠阁门口的一副对联看出悯忠的意味了,阁内奉养与唐代精忠已然没有多少关系了。

    再访时,恰逢法事,信众跪拜在大雄宝殿前,高诵佛经。我这么个拿着相机不跪不拜的另类似乎也没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他们依旧虔诚地礼佛。有时候看看他们,觉得挺羡慕的。在这么个浮躁的年代,能有一份笃定的信仰实属不易。

    寺院最里面一个大殿还搭着脚手架,一个正在装修。正在装修的应该是用来供奉元代铜铸观音像的。搭着脚手架的大殿里,佛像已经被严严实实的保护起来,法源寺里有很多国宝级的佛像,可能都在这个殿里吧。

    止不住好奇心,我顺着脚手架爬到殿顶。在周围高楼的包围下,大殿并不十分雄伟,但也不觉压抑。累累银杏果在阳光下随微风轻轻摆动,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是因红墙内外两个迥异世界的差异,还是因生命的不屈,或者是因为佛庇下安全感,我也说不清楚。

    时近正午,太阳经过浓密的树叶过滤后,已经十分柔和。我喜欢这种老房、佛香、泥地、阳光斑驳的感觉。内心十分平静,于是安静地坐在一个偏殿的台基上。真想在这里铺席而卧。

    中午寺庙为信众提供斋饭,饭钱随喜,广种福田。我却不觉得太饿,也不想与这些有着笃诚信仰的人们争食。再说,寺里过午不食。于是罢了。只是静静地坐着,默默地享受阳光,淡淡的佛香,渺渺的佛音和佛的庇护。在红尘中颠沛流离后,能到这里小憩,谁说不是莫大的幸福呢?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唐悯忠寺遗址公园或者广场?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天王殿前,即使是通过照片,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宁静。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在这片泥地前,我安静地坐了好几个小时。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正在诵经礼佛的信众们。其中不乏小孩,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懂得佛的真义。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两边厢回廊里有佛教知识的墙报。弘扬佛法,启智百姓,可能这就是佛学院所在地与其它寺院的不同之处吧。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高高的悯忠阁,台基高,阁体本身并不高。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施斋饭的工作人员们正在忙碌着。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第一次在佛殿内拍照。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再访法源寺,2009年8月30日

    在广场上散步的僧人与休憩的附近居民。这种僧俗融融的景象,在它寺也不多见。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内心总有一些不平静。大隐隐于市,法源寺的僧人能让我感到真正出家人的那种淡然超脱。

    从法源寺回来后,有一种寄名法源寺做居士的冲动。如果要出家,我定然首选法源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