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广东监狱管理局的通报不满意

(2008-06-01 00:24:51)
标签:

广东

监狱管理局

舞弊门

公务员

杂谈

    广东省监狱管理局日前就今年上半年公务员招录中被网友质疑的问题发了一份通报(原文附后),仔细阅读该通报后,我发现该局存在避重就轻,敷衍蒙混之嫌。

    目前国人主要关注点还是在四川灾区,政府的工作重点也在灾区重建。但某些人若认为这样就可以趁机逃避大家的视线,掩盖和蒙混工作中出现的错误,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该通报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不过重申此次招考的严格程序。从字面上来理解,此次招考确实十分严格,似乎不存在舞弊的可能,但是有句俗话,“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多严格的考试,都会有人作弊。

    有人可能会说我这样讲这是无凭无据、信口开河,但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是可以作鉴的,古代、近代、现代,多少程序严格的考试,都有人作弊。程序制订越来越科学,监考方式越来越讲究,防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是舞弊技术也在水涨船高。如果有规则制订者参与舞弊,那就更加简单了,这些规则完全可以被他们玩弄于股掌。外行人看来是挺正规、挺严格的,但对规则制订者来说,不过是玩了个障眼法了,骗的就是这帮行外人。所以这一部分在我看来不过障目之词而已。

    第二部分解释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是名单后的那些标注。按该局的说法,这些标注不过是考生家长、亲友查询考录情况时作的标记。该局还为自己辩护我们在理解(考生家长、亲友急切心情)的同时并做了记录,目的是通过加强服务努力使广大考生和社会满意。

    这样看来该局还挺为广大考生和社会作想的,服务还挺周到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给该局颁发个什么奖状、奖杯之类的,嘉许该局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呢?

    不过看过那份名单的人不禁要问了:

    为什么只有一部分考生关注自己的考录情况呢?其他人就这么不重视么?

    为什么这部分人就这么急切,非要提前询问呢?

    为什么提前询问的都是该局或相关单位领导、公务员的亲朋好友而没有一个普通民众呢?

    为什么记录的不是考生家长、亲友的电话号码等详细联系方式,而是他们详细的官职、分管职权以及与考生的关系呢?

    有标注的名单显然是面试之前的名单(名单上各考生面试成绩均记为0)。众所周知,笔试成绩相对比较硬,要调整比较难,而面试就相对比较灵活了。

    大家可以进行对比新旧两份名单,新名单“监狱管理”专业男子前十名里面,在旧名单里除钟健一人没有标注外,另外9人都有标注:

    张翼鹏,黄锡柱表弟,原第一名,面试后总成绩与钟健并列第一,持平;

    杨泽辉,秦少华转,笔试第四,总成绩第三,升1;

    曾哲凡,张新达委员转省财厅、办公厅等有关部门,笔试第六,总成绩第四,升2;

    梁猛,警院万安中副院长,笔试第十二,总成绩第五,升7;

    周志刚,曾添贵转惠州市公安局冯兆洪副局长,张新达转,笔试第二十四,总成绩第六,升18;

    钟圣文,深圳司法局政治部徐琳副主任,笔试第九,总成绩第七,升2;

    裴晓丰,陈超海(可能是广东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处长)转,笔试第二十,总成绩第八,升12;

    齐涛,中警院人事处咸逢清处长亲戚,笔试第四十八,总成绩第九,升39

    朱树丰,方昕韡亲戚、肖少辉转,笔试第二十三,总成绩第十,升13……

 

    “监狱管理”专业女子部分,新名单总成绩前十名中,只有总第七名卢柳燕一人无标注:

    姚慧丽,黄政委转河南监狱局领导,笔试第一,总第一;

    章梅璇,马厅长转,笔试第四,总第二;

    陈燕,阎干卿姨甥,笔试第三,总第三;

    高俊,严方平副局长转广州军区领导,笔试第八,总第四;

    郑佟纯,杨绍森副秘书长,笔试第十,总第五;

    林细英,杨致钦转人事厅领导,笔试第九,总第六;

    卢柳燕,无标记,笔试第十二,总第七;

    卢丽薇,揭阳监狱监察室主任卢诗荣女儿,笔试第十五,总第八;

    温裕春,张新达委员转省财厅、办公厅等有关部门,笔试第二十五,总第九;

    刘晓玲,于局、黄政委转郑红转公安厅纪委陈明盛副书记,笔试第二十二,总第十……

   

    再来看“法学类”前三(因我见到的原名单中只有法学类男子笔试前20名,所以20名以后部分资料缺失):

    刘宇锋,省人事厅公管处李科长,笔试第三,总成绩第一;

    黄超,连平监狱警察黄启梅儿子,黄国辉侄子,笔试第四,总成绩第二;

    黄燚,没有标注,笔试第六,总成绩第三;

    张一伟,于局、李启镇书记转审计厅领导,笔试第八,总第四;

    吴名丰,无标记,笔试第七,总第五;

    罗晋,郭子川转龚副总队长,笔试第十一,总成绩第十。

    其中第六至九名在原名单中没有列出,笔试成绩当在前二十名之外。

   

    再把“监狱管理”专业男子成绩中,剩下的(除前十名中那九名之外的)有标注的列出来看看:

    原第99名,陈国信,刘南龙亲戚,总第92名,上升7个名次(以下上升以“+”代替,反之为“-”);

    90,梁洪岳,阳春监狱警察梁志忠儿子,35,+55;

    89,李文丰,刘增援转省边防局参谋长钟振儒亲戚,51,+38;

    86,周玉登,范春燕转财厅领导交办,52,+34;

    84,黄文敬,省纪委陈主任亲戚,29,+55;

    83,张庆文,张新达委员转发改委,51,+32;

    82,吴桂旭,温必望亲戚,18,+64;

    81,钟旭生,张新达委员转省财厅、办公厅等有关部门,50,+31;

    77,陈华超,于局、政委转何厅长,46,+31;

    76,张志明,杨伟杰副局长转,秦少华转,45,+31;

    75,刘焕生,王小平转陈育生亲戚,47,+28;

    71,韦鹏飞,徐晓霞转省委办公厅信息处熊,44,+27;

    64,胡余凯,何兰朋战友的儿子,65,-1

    61,刘建龙,于局、政委转何厅长,38,+23;

    60,张锋平,曾志平转公安厅程炳源处长(四处),34,+26;

    58,胡坤升,司法厅吕恩处长转,16,+42;

    56,周祖锡,编办吴青川副处长,35,+21;

    53,张瀚,王承魁主任转部局,部局政治部胡处转办公室管主任,60,-7

    52,钟云,张新达委员转省财厅、办公厅等有关部门,22,+30;

    50,吴仲斌,陈康玉(原广东省监狱管理局政委)转,13,+37;

    49,何欢,于局、政委转何厅长,15,+34;

    43,何林,张友生主任,19,+24;

    38,彭钦民,黄辉锋、范春燕转财厅国有资产处处长,20,+18;

    34,江锐龙,朱祥明(可能是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副局长)表侄,31,+3

    32,谢悦祥,省编办综合处林科长,21,+11;

    31,何杰,张新达委员转省财厅、办公厅等有关部门,25,+6;

    29,刘炜,中警院老干处长之子(部局政治处梁然主任转),黄政委转学院刘运令,17,+12;

    18,朱勇明,揭阳监狱警察朱列河儿子,16,+2;

    16,林锐丹,林华生(可能是广东省监狱局人事处副处长)侄子,24,-8

    14,潘康金,警院万安中副院长,11,+3。

   

    从上面可以看出,此专业男考生99人中,有39人(含前十名中的9人)是作过标注的,而这三十九人中,除第一名张翼鹏面试前后名次没有变化,林锐丹、张瀚、胡余凯三人下降外,其余35人名次均为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要属温必望的亲戚,原82名吴桂旭,其面试后总成绩为第18名,上升64个名次。按该局说法,面试只占总成绩40%的比例,这个上升幅度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其中,上升60个名次以上的1人,上升50-59个名次的2人,上升40-49个名次的1人,上升30-39个名次的10人,上升20-29个名次的6人,上升10-19个名次的6人,上升9个名次以下的9人。对比之下,三个名次下降的分别下降了8个、7个和1个名次,下降幅度都在9个名次以内。

    我实在没精力也没心情再对比统计下去了。不能说这些作了标注的人中,个个都不是凭真本事,但反之,也不能说个个都没开后门。

    有标记的,或者直接说有关系的这些人中,名次上升的占总数约89.7%,下降的只占7.7%,持平的占2.6%。其中,名次上升30个数字以上的占总数39人的40%,上升20个数字以上的,占到51.3%。如果说面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40%,那么那些笔试成绩那么靠后的,怎么就能通过面试一下上升三十八九、四十多、五十多甚至六十多个名次?该局能自圆其说吗?

    可能有人会说,有一些笔试成绩好的,面试太糟糕,滑得太多,致使他们上升这么快。那我要说,有关系的这些人中,只有三人下降,最多的也只下降了8位,滑得快的难道都是家里没关系的考生吗?

    对此,我只有一个解释,王侯将相,原有种也!有关系的这些人家里有人当官,所以他们都会面试,比没有关系的那些考生“种”好,聪明!

    监狱管理专业女子部分及法学等其他专业考生的情况就留给网友们去比较了。

    该局通报第三部分恰好证明网上广泛传播的那份名单是确有其事的,是真实可信的,就是该局的工作台帐。我觉得应该感谢那个失误的工作人员,让大家看到了该局真实面、黑暗面。

    而对于该局通报的第四部分,我觉得完全可以当作废话。

    该局这样一份通报,不但回避问题的重点,遮羞盖丑,逃脱责任,还有脸自我表扬,美其名曰“通过加强服务努力使广大考生和社会满意”,这简直是不知廉耻,如果有关部门不对此进行彻查,则实在……(除了暗自愤怒、遗憾,好象也轮不到我说什么)。

 

附:

广东省监狱管理局2008年上半年公务员招录有关情况的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