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乌镇旅游做的媒体计划PPT封面。

去乌镇这样的地方出差,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折磨。所谓享受,是因为这是一

个景点,美而恬静的景点。
而
折磨,则因为来去匆匆,不及细品的遗憾;再则因为乌镇带给我的某种淡淡

的惆怅。

在东栅景区匆匆浏览了不足四十分钟。
同行的同事说,有机会再来,一定要好好住一天。我说一天不够,至少要一周。

小时候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样的街道。就在这样的老房子里住着我曾经熟悉的人们。
孟家喜妈的老店,有我喜欢酸梅粉、无花果干、泡泡糖,还有老红姜和米糖。手头上有点钱时,总要在这里花得差不多才舍得离开。
走过李福爹的老房子时,我总是紧张兮兮的,生怕那黑洞洞的角落里会突然冒出个妖怪来。
现在老街已经垂垂老去,那些熟悉的老人们也都离去了。
只有童年的记忆会冷不丁地冒出来,还原一下当年的场景。

   
置身这些古朴的建筑中,我很容易就错把他乡当故乡。真的很羡慕乌镇人,他们的家乡一直这样保存着,连同儿时的记忆。
   
初中的时候,我就开始计划,等哪天有钱了,把老街买下来,按原样修整,一直保留下去。但时至今日,我还没能赚到足够养活自己的钱,老街就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了。
   
我不断地在乌镇搜索与童年记忆相似的场景。居然有那么多相同。一片瓦,一面墙,一块青石板……相同得让我直想用家乡话跟周围人打招呼。
   
也有那么多不同,把我拽出梦幻和记忆,生出几许无奈和失落。他乡就是他乡,不能给你家乡的亲切和归属感。
    不知道身边的穿梭留影的游客们有没有类似的感觉。常有人冒出一句,就这样的,没什么好看。
   
其实乌镇不能只是看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