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年俗趣谈

(2007-03-07 01:17:17)
      岳阳大概是个古老的移民目的地。范记里就说了:“迁客骚人都会于此”。直到今天还有一些表征,最主要的表现是方言和年俗。
      在我国七大方言中,岳阳地区就有三种,分别是北方方言、湘方言、赣方言。三种方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又交融成七个亚种,形成自北向南由北方方言向湘方言渐变,自东向西由赣方言向湘方言渐变的奇特现象。
      而年俗就没有这种渐变现象了。以我的老家为例,虽然大家说的都是赣变语系的方言,但不同乡镇,甚至不同姓氏之间,年俗却有着迥然的差别。
      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其它地方都讲究吃年夜饭时,我大吃了一惊。我们那边都是讲究吃年午饭的。
      除夕前一天,大人们从半夜就忙起,准备各种年货,食材。清晨五六点,各家各户放开门鞭,这是提醒大家,除夕开始了。记得小时候,爷爷放开门鞭时,总要给我留下一截。我吃过奶奶煮的蛋花甜酒后,就拆散这些鞭炮,塞到弹壳、煤球、树洞里点燃,享受不同的爆炸声带来的乐趣。这也是我小时候盼过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午十点多,吃年饭的鞭炮声就从左邻右舍响起来。在我们那边有个说法,谁家年饭吃得早,新的一年就吉祥顺利。于是大家就在丰盛的前提下,尽早准备好年饭。不过,虽然有这样的说法,大家一般还是十点以后才开始吃年饭的。毕竟再早就不是午饭了。
      不过还真有更早的。有几个姓氏的家族,至今还保持着凌晨吃年饭的习俗。我们再怎么早也早不过他们。除夕前一天夜里,他们就准备好了年饭,当天凌晨,把一家大小叫醒,起来吃年饭。我一直纳闷。大半夜的,睡到一半,怎么吃得下呢?据说这是他们祖上逃兵荒时留下的习俗。
      逃兵荒的历史似乎还造就了另一个地方奇特的年俗。他们吃年饭,不讲究食物的内容,白菜、猪肉等等全用一口大锅煮了,有点东北乱炖的感觉,年饭反倒不如平时吃得讲究了。更奇怪的是,他们把这个锅搬到屋外田间,一家人不要凳不要桌,端着碗围着锅吃。这颇有点野战军的作风。
      这些年俗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已经无证可考了。人们今天谈起时,都只知道这是祖制,而逃兵荒的说法也就成为了传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春节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重视的节日,即使在战乱时期,人们也要尽一切可能与家人吃个团圆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