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春节后,我加入了应届生觅职的大潮。
按照学校的安排,大四最后一学期有几个月的实习期。实际上就是放我们出去找工作。
父母为我工作的事情没有少操心,到处托人、找关系。我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是坚持独自去广州闯闯。父母最终拗不过我,同意让我先试试。
初到广州,寄住在表姐夫打工的厂里。他们厂离老白云机场有一个多小时路程,进城一趟,要两个多小时。
连续几天,赶早贪黑跑人才市场,却没有找到几家对口的企业。投出去的简历也如泥牛入海。这让我很丧气,决定背水一战!直接上门找媒体,来一个毛遂自荐。
第一站是广东台。电视台一般是门卫和武警各把一道门,很难进去。但是我进去的时候却十分顺利,只是说了声是来应聘的,就给放行了。
找到人事部后,工作人员对我十分热情,不及细问就给了一份表格,让我填写。我当时就懵了,不知所措——不能顺利到这个程度吧!
当我把表格交上去之后,工作人员拿来一份名单,让我找到自己的名字,并画上勾。我彻底懵了!难道他们是神仙?知道我要来找工作?
终于!经过工作人员的解释,证明神仙是不存在的!
原来他们之前在全国各著名高校招聘了一批应届生,这天刚好是他们报到的日子!难怪我进门的时候那么顺利!难怪他们对我那么热情!
当一切都弄清楚之后,工作人员十分委婉的告诉我:你可以去找栏目制片人,他们可能要人,不过没有台里的编制。
当我从知名高校毕业生端坐着的走廊退出来时,尴尬极了。
几天后,表姐夫告诉我,南方都市报在招人,可以去看看。他夸张地说:“听说那里扫地的都有5K一个月。”于是我决定去看看。
说实话,此前我对南都并没有多少了解,心想,应该和武汉的楚天差不多吧。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就过去了。我没有抱多大希望,因为我一直想进电视台。
当我从表姐夫那边赶到广州大道中289号时,大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当时已经临近中午了,如果我跟着排下去,不晓得何年何月才能轮得上。于是我在附近报栏随便找到一位编辑名字,告诉保安,我是来找这位编辑实习的。保安见状拨通报社前台电话,让我跟前台说。这天是周末,所幸这位编辑没值班,我只说约好了的,前台没办法,答应让我进去看看。就这样,我顺利找到了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陈姐是个性格火辣的女孩子,从第一天就感觉出来了。看她又是收简历,又是发表格,又是安排面试,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几个赶紧填好表后,主动上前帮忙。她也挺领情的,优先安排我们面试。
在一个比较大的办公室里,一男一女两位主试官面试我,男的皮肤黝黑,其貌不扬,个子不高;女的瘦得可以,让我担心轻轻一推她就会倒地。后来我听说,这就是喻总和方总。
也不知道是当时情况太混乱还是怎么样,我先接受喻总和方总的面试,后来又跟付小芸谈了半天。从面试室的规格来看,感觉付总这边应该是初试,喻总他们那边是复试才对。
记得付总曾问我怎么理解公关专员这个职位,我凭着自己的想象说了一通。后来才知道,所谓公关,就是服务广告的公司的媒介顾问,呵呵。
面试过后,又帮了一会忙,陈姐告诉我可以回去等通知了。就这样,我忐忑的回到住处。
第二天,我又去人才市场投了一批无效简历。忙乱一天后,在回住处的拥挤的公交上,我接到了南都的电话,告知我被录用了。当时那种幸福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想起这段时间跌宕的经历,我无法置信就这么毫无准备地被录用了,而且这么简单我就可以在这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了……
我默默用手拭去眼角溢出的泪水,无视旁人异样的目光。
尽管后来我弄清楚,这次是南都广告中心的招聘,与我的新闻理想有些出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一次次被拒绝,让我的内心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丧气至极;父母曾多次来电催我回家,叫我别再“瞎折腾”;同学们纷纷找到工作的消息一次次给我刺激……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那时,为了节约回住处的时间,我曾在广州好几个公园露宿,像流浪汉一样,吃完盒饭,倒在长凳上就睡。现在想起这些,倒也觉得值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