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再七月乱流火了

(2005-07-14 01:22:38)

      今天下载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的新党主席郁慕明人大演讲会实况。跳过主持人和嘉宾废话一般的分析和解说,直接看人大校长老纪热情洋溢的欢迎词。

      说实在的,老纪的讲话引用了不少诗句,相对北大清华两位校长前次欢迎老连老宋的讲话要精彩得多。

      不过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老纪讲话中,引用“七月流火”一词,用得不恰当。他是这样说的: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欢迎……显然,他用这个词意在体现天气火一般的热。
     
      我发现,近年来,每逢七月,一些媒体、“文化人”、政府官员就会在各种文章、场合频繁使用“七月流火”这个词,而大多是欲借此说明七月天气热。

      还记得大学时,我最敬重的罗漫先生就曾在一堂诗经课上讲过“七月流火”的含义,并且告戒我们今后不要把这里的“火”当天气炎热讲。

      “七月流火”本自《诗经·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在这里,“流火”的火不是说天气象火一般炎热,而是指“大火星”——天蝎座的一颗恒星;七月也不是我们今天的七月,而是指“夏历”的七月,大概是立秋前后。

      就字面而言,“七月流火”意思是到了七月,大火星就渐渐运行到天边(西边)。古人根据这一现象,按照经验判断:暑热天气要结束了,天气该转凉了。

      由此可见,“流火”并不是指天气象火一样炎热,恰相反,是指在大火星西下的时候,节气变化,天气要转凉了。

      老纪这番讲话估计是要贻笑大方了。还好老郁后来说,台湾当局冷处理这次访问。对岸媒体可能不会报道这次讲话,不然又要象后宰门小学的“连爷爷,您终于回来了”那样,被对岸取笑。

      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找到有“七月流火”一词的相关网页76,800篇、新闻694篇。其中不少误用了这个词。我选了一些:

      “导语:七月流火,正是度假消夏的好时光,当然也是……”     
      “七月流火,又到一年中最热的盛夏季节。”

      “暑运来到,在七月流火的广州火车站,形形色色抢金链的、扔钱诈骗的、接站诈骗的正蠢蠢欲动,……”

      “七月流火,一年一度的环法自行车赛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七月流火,炎热之夏,坐落在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举办的大型彩灯艺术节将给边城市民带来一丝快意、一番别有情趣的享受。”

      “七月对我来说,并不是好的时间。烦躁的夏天从此开始,冗长沉闷的工作继续。”

      “七月流火,‘两岸热’一如中国北方罕见的持续高温:新党“民族之旅”正行至北京……”

      ……

      更有甚者:有一篇网文,作者说,“我还是喜欢理解成字面上的意思,都这么理解了许多年了。”——明知理解有误,还要蛮拧。

      当然也有不少文章给“七月流火”正“义”。有一个朋友就在文章中告戒大家:“多一点了解,少一些误用。”而另一个朋友则道出了我的担心“如此年年遭遇‘七月流火’,或许今后的某一天会以形容暑热的引申义增为新词条?”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美仑美奂”就是一例,这个词本来是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现在很多人把它广泛地用来形容服装、画册、某种场景,甚至是感觉,如“真正玩车的人没有不喜欢这款车的,其动力、操控性带给驾车人美仑美奂的感觉。”

      久而久之,大家都这么用,也就没有人追究了。前些年我还看见某词典给“美仑美奂”新增了一个词义,好象是形容物品的美丽、丰富。

      在这里还是要告戒一些人,使用一些成语词汇的时候,不要人云亦云,还是要本着严谨的态度搞清楚其真实涵义再说。特别是那些媒体从业人员——媒体本来就具有教育公众的效用,影响范围特别广,他们的文章中出现词语的误用,很容易以讹传讹,误导大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