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钻研电信 |
如题。有多少人知道手机漫游费。之前,我一直认为,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并且也应该了解漫游费是如何结算的?但是,最近的一些情况,让我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一些行业内的记者同志们,也不真正了解什么是漫游费。
所以才会在报道中出现一些,类似信产部打算取消漫游费的“荒谬”说法!事实上,漫游费远非大家所理解的那样,是基于基本通话费的一个叠加,而是一个与“本地通话费”完全并列的费用,非漫游状态和漫游状态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计费方式。
没办法,为了说清楚,我只能再举个例子:比如你是北京的全球通用户,你在北京通话时就是非漫游状态,但是你去了天津了,就算是漫游状态了。非漫游的电话费大家都很清楚,那么漫游状态是怎么收费的呢?那就是收的漫游费了。
再具体点:全球通的基本漫游费为0.6元/分钟,也即拨打漫游地当地电话的计费,如果拨打漫游地以外地区的用户的话,比如你是北京的用户,你去天津了,你在天津拨北京的电话,对不起,除了0.6元的基本漫游费外,你还要交0.07元/6秒钟的长途费。如果你在天津,接北京的电话,同样也要交长途费。
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出差的同志们漫游费经常高的离谱的真正原因了,一般漫游状态,大家接打电话最多的还是归属地的电话,打的话,还可以使用IP卡节省除漫游费外的长途费,接听的话,只能老老实实的交0.7元/分钟的长途费了,绝对有点霸王条款的样子。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这几年,各地区本地通话费不断压低,但漫游费则一直居高不下。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合理的,按照漫游费的计费,漫游费与本地通话费实际上是一对收费方式,一个是漫游状态的收费,一个非漫游状态的收费,并不存在较大的成本差距,不少专家也认为,这个差距应该小的接近于0。
那么漫游费为什么要稍稍高于本地通话费呢?之前信息产业部在调查漫游费时,也提到了漫游费的底限是与本地通话相同。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一旦漫游费低于本地通话,就会造成外地卡大量流窜,比如低资费地区手机卡进京,造成尴尬局面。如果强行禁止的话,还可能会造成贫穷地区资费上涨的局面。
合理的漫游费结构是什么呢?前不久,我提到一点,既然大家公认漫游本身成本是非常小的,且每次漫游后就基本不会再增加成本。因此,建议调整漫游费为本地通话费加上少许的漫游成本。现在想想的话,还是有问题,各地本地通话费差距巨大,同样,不能避免外地卡冲击的现象发生,看来这将是一个死命题,运营商地区间竞争随着各地资费差距拉大,变得越来越不可回避,无解!
今天,北京神州行推出了漫游费优惠计划,在内地接听拨打电话一律为0.6元/分钟,不再另外收漫游费。非常不错的一个举措,一方面极大程度降低了漫游费,另外,将原本复杂的漫游费计算方式一下子简单化了,用户消费变得更加透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普通大众本来就不需要了解所谓漫游费的构成。
敬请订阅我的blog
公告:很抱歉,因为精力问题,请大家到我的独立blog(caozenghui.cn)参与讨论,以确保我能回复你的评论,或者直接订阅我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