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决定4G的长相和前途

(2006-09-19 00:22:57)
分类: 钻研电信

在通信业讨论问题,首先要弄明白谁在把握着话语权,谁有真正实施的权利,谁是真正推动和影响市场的那批人,显然,他们是运营商和设备商,而不是用户,市场需求固然影响着运营商对市场的判断,但是运营商要考虑的还有这个东西是不是会影响它,我是不是能把它利用好,能不能驾驭好。(独立博客地址:www.caozenghui.cn)

我觉得,在对4G的思考上,要深刻的来想一下这个问题,几年前,有人说,3G炒的太热了,现在关于4G的讨论一点也不亚于当年的3G,而细看一下的话,我们发现,有几类人热衷于此:

第一类,押宝下一代网络的设备企业,比如韩国企业,韩国企业花费了大量的投入在4G研究上,比如Wibro,他们希望尽快将其商业化,并掌握4G的话语权,然而真正买帐的运营商不多,SK电讯的WinBro网可以说也是试探性的;第二类,崇尚颠覆电信原则和推崇互联网开放模式的专家,比如侯自强老师,比如阚凯力老师,他们的最终目标可能不错,但是真正要实现起来,难度很大。

显然这两批人都不是把握市场主流的部分,所以我判定,WiMax短期还成不了主流技术,4G根本还不具备实施的动力,还处于博弈阶段,就固网而言,是传统业务与数据业务的博弈;就移动网而言,是移动网与无线网络的博弈,就整个电信市场而言,是传统话音业务与数据增值业务的博弈,而博弈结果都将影响4G的走向。

在这一点上,我比较同意老项的观点,也是我之前谈到的:单从WiMax而言,它并不代表4G,或者说,它更是一种互联网接入技术,从WiMax上讲,它更多的秉承了互联网的特点,它体现的是开放性,而不是电信网络的可管理性,所以,运营商对这种技术是充满恐惧的。

在我之前的几篇blog中,有网友留言问我:我认为的4G是什么,从目前全球电信组织的最新进展看,还没有关于4G的准确定义和说法,一些代表性技术,比如OFDM、MIMO等等,远不能体现4G模式本身,因此我认为,就目前来看,4G仍处于一个博弈过程,它体现的是无线网(互联网)与移动网的竞合状态,开放和闭合的模式对抗,从这方面看,现在谁也不知道4G真正是什么,因为它充满变数。

最近,有一个消息可以说验证了我这种分析,包括中国移动、沃达丰、T-mobile在内的全球七大顶级运营商联手制定下一代移动网络的技术发展。很明显,运营商动手了,他们希望通过联合来掌握未来4G的走向,以决定4G的“长相”和“前途”,不可否认,对于4G,他们拥有最大的发言权。

补充一下:前几天,有业内人士问我,固网为什么不推WiMax主导4G挑战移动运营商,答案其实很简单:固网能不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并培养出杀手级应用,形成规模收入,这点也就决定了他们能否有能力、有勇气引入WiMax,开放电信通道。

谁决定4G的长相和前途

欢迎访问本人独立博客地址:www.caozenghui.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