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钻研电信 |
最近澳大利亚电信运营商Telstra宣布将以WCDMA代替其原来的CDMA EV-DO网络,尽管Telstra规模并不大,但却是全球少有的几家同时运营两个网络标准的运营商,除此韩国SK电讯也同时运营着CDMA2000和WCDMA网络,但W规模并不理想,中国联通更是困境重重。
Telstra目前两个网络都在向3G方向演进,此次放弃EVDO而选择WCDMA/HSDPA算得上是双标准运营商的一次尝试,当然其中也有CDMA2000自身技术演进上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思路。
我觉得,Telstra的行动应该引起中国运营商的注意,对中国联通而言,更象是一个警示,可以拿过来作为参考。到底双网运行是否可行、是否能够达到效率最高、是否能够保持双网的竞争力,这个已经讨论了很多年的话题,有必要再拿出来思考一下了。
前不久,联通的一个运营数据值得关注,截至5月底,其GSM用户已经达到9971万户,再过几天,联通的G网用户将突破1亿。而CDMA用户依然增长乏力,目前约为3400万,大概占到用户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这个数字,其实是在联通最近几年倾斜性发展CDMA业务情况下产生的,联通花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支持CDMA业务的发展,限制了GSM自身网络的发展,直接性的则包括网络覆盖质量及网络升级速度上,在增值服务提供上的差距更是不可弥补。
对比中国移动目前每月400多万的用户增长,联通的差距正在一步一步拉大,这种差距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目前移动用户增幅正在持续攀升,3G发牌无期,移动对固网的替代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移动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主导运营商。
在这种情况下,联通如何决定自己的方向策略至关重要。
对于联通双网的问题,我认为,到目前来看,联通仍然有希望在双网运行中寻找机会,特别是当前国内手机用户需求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现有网络挖掘空间仍然很大,联通可以通过向业务市场导向的转型中,继续弱化两网的概念,进而形成双网互补的局面。
事实上,联通已经在这方面的尝试上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双模卡的推出打破了两网界限,最近联通也将G网高端用户引入世界风品牌,继续弱化了两网的概念,而通过不同的网络给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并对业务品牌定位按需求重新定位梳理。个人认为,这些尝试都是值得肯定的。那么能不能成功则涉及到管理、业务推广及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
从技术上讲,联通CDMA1x网络可以快速实现到EVDO的升级,而原有的GSM网络则在网络覆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3G启动先期,这些都能够保证业务的竞争力,而联通必须在两网协调发展上控制好节奏,以实现两张网的互补,合理的进行网络建设投资。
反过来想,分拆联通或者放弃单网同样面临着诸多阻力:按照此前专家的估计,即便在尽可能共享的情况下,分拆两网也需要付出数百亿的成本,加上人员及组织上调整,拆分所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网通的经历告诉,一切机会都在拆分合并中丧失掉了。
然而,随着中国3G的启动,市场留给联通的机会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