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钻研电信 |
北邮四栖人是一个我做这么多年电信报道比较熟悉的一个ID,在新浪的电信新闻评论留言里有时候能看到他的观点,只闻其言,不见其人。
今天晚上非常意外,居然见到了他。
晚上约了中国电信集团几个兄弟聊天,还有北京研究院的游五洋,刚刚坐定,做自我介绍时,他说,他有一个网上用的ID叫北邮四栖人,说实话,我有点冲动,有点吃惊。以前看过他几篇零散写过的东西,从他的文章里感觉得到,他跟我一样,也是一个对电信的热爱者。
我不知道,这么形容自己是不是合适,但是,我确实非常热爱这个行业,从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乃至未来走势,我认为作为一个电信从业者我们有义务去维护和搭建一个更合理的电信竞争市场,而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
替北邮四栖人做个介绍:北京邮电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运营商任职,四栖人的名号则来自他名字中“罗”字的拆解,我认为四栖的本意应该与他的从业经历有很大关系,既有运营商的运营经验,同时有不失技术支撑。具体大家可以看看他的博客,当然,希望在随后他能够带给大家他的不少观点。
时间关系,晚上没有谈很多,我只是零散谈了我的观点:
比如中国电信的市场形象等问题,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的变迁,中国移动已经代替中国电信成为市场上事实的主导运营商,然而在用户形象中,中国电信仍然承载了太多的垄断印象,相反,中国移动则在事实垄断的基础上高高戴着创新的帽子,这种对比是与当前固网的尴尬局面极不相称的。
是啊,到了该理解固网的时候了,因为在竞争中它现在是弱者,杀死了弱者无异于助长垄断,呼吁一下,到了政策来维护合理竞争环境的时候了。14号我重新思考了当前阶段下尽快发放3G牌照的意义,其中固网是我们必须考虑的环节,但愿类似小灵通的怪胎不要再多一个。
另外一个,我谈到了现在比较热点的话题,互联网、无线网与传统电信网络的竞争。互联网代表着自由开放的精神,互联网强调的是傻瓜的网络,智能的终端;电信网则是相反的,在NGN的设计理念上,网络应该是智能的,是可控的,而终端可以傻瓜些。但是事实上,手机终端的智能化正在不断提升,也是一种趋势,这恰恰反应了电信网发展的矛盾所在。
如果从我上面所讲的看,我可以得到结论,IP化的电信网将不可避免的面临互联网的冲击,也可以说,电信网的互联网化是不可逆转的。从这方面讲,阚凯力对通信业未来的悲观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到来的时间问题。
谈了这么多,拿出来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