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手机资费下降仅是一种妥协

(2006-05-09 20:20:44)
分类: 钻研电信

近日,中国移动下调北京地区手机资费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本次调整的内容来看,比较看点的就是,大幅度减少了被叫接听的费用,最低可以达到每分钟2分钱。
 
但从这种调整方案来看,这也仅仅是一种妥协的方案,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此前消费者协会、人大代表等各方人士已经对北京地区的高资费提出质疑,而信产部及运营商在资费上一直饱受普通大众的指责。特别是北京地区的电信资费,目前上海及北京成为国内高资费的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的资费管理变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信产部的底线。
 
信产部对北京进行妥协性资费调整,也就代表着在短期内大众呼声特别高的手机单向收费问题,以及月租费问题,将很大程度上推迟。
 
那么真正对手机资费产生冲击的资费方式是什么呢?
 
上限管理。
 
在此前,信产部已经宣布对包括国内长途电话通话费、国际长途电话及台港澳地区电话通话费、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和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等在内的电信业务采取了上限管理方式。
 
那么一旦在手机市话的通话费上采取上限管理,也就是运营商在市话上具体自由的定价权。将能够真正打破手机资费的高价状态,老百姓才能够真正受益。
 
目前市话在电信通话费用比例是最高的,也就是这部分费用是真正影响到运营商收入的一部分,一旦采取上限管理,价格就会走向市场,降价趋势会更明显,很可能会引发价格竞争,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在这方面,国资委比信产部更担心!
 
不过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上限管理在长话的实施算是电信资费改革的一大进步,呼唤在未来市场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尝试市话上限管理,这样将充分的激发运营商的动力,从而使价格更多的接近市场需求,对市场而言,未必是坏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