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浮戏山尖山五指岭密县古寨李自成李际遇 |
分类: 嵩山 |
昨日上嵩山,归途时,腾格里提议到尖山看一下,说考虑到下周杏花将要开了,准备带人来赏杏花,先来踩踩点,于是一行人又拐到了尖山。看过了新密至神仙洞沿途的杏花开放点,只见杏树枝头花骨朵虽小,但花蕾都在含苞待放,可以想像到漫山遍野的杏树开放时给山野带来的情景是多么诱人。之后,由于时间尚早,看到一座山顶有座类似是古“城堡”的山寨,我们决定去爬上那座山头,探索一下浮戏山的古寨堡。
坐落于山顶之上的古寨
这座古寨位于山顶之上,由大块的石块垒起高高的寨墙,寨墙在山顶依山就势,多建在悬崖之上,借助山崖使其更加险峻,易守难攻。寨墙上有不少的方口,应该是防御时的射击或射箭孔。寨墙在地势险要的地方要略为低矮一些,在山坡平缓的地方,则建得分外高大。整个寨墙自然封闭,只留有一个寨门,开在寨子的东南角。进得寨门,只见里面荒草遍地,有许多巨石从地下钻出,地面高低不平,石缝中长出些荆棘荒草,使这里显得分外沧桑。整个寨墙在山顶围出一块大约有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地方,只有在中间的地方有一座用石块垒起来的碉堡似的建筑,进去一看,原来“房”顶是用石块砌的穹形顶,感觉这个建筑像个指挥部。除此之外,寨内看不到有房子的痕迹,只有在寨子的南面,有几道向内延伸的石墙,看起来像是建造房子的墙壁,但地面依然是从地下向上伸出来的巨石,极为不平,因此感觉似乎也不像是房屋,而在寨内的其它地方,就更找不到房屋的痕迹了。
由于寨子处于山顶之上,四周没有任何水源,因此想在山顶长期生活,基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此大的工程,一定是集中了许多人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建起的,那么这样大的寨子,又不能住人,它是做什么用的呢?想到过去这一带经常有土匪抢劫,我感觉寨子像是为躲避土匪专门修建了。
浮戏山位于嵩山东麓,实为嵩山余脉,人们一般把浮戏山西部称为五指岭,东部称为尖山,也多有人习惯上通称为浮戏山,分属新密、巩义、荥阳三市管辖。一般新密这边称为尖山,主要是前些年这里设置一个尖山乡政府(现在改为神仙洞风景管理区了);荥阳这边称为浮戏山环翠峪,以前设置庙子乡,现在也改为环翠峪风景管理区;巩义称为五指岭或浮戏山,这里也有一个雪花洞风景区。这一带土薄石厚,地瘠民贫;十年九旱,严重缺水;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前些年一直是省里的贫困地区,年年需要政府救济。近年来,当地也利用其自然资源,开发了风景区,但由于各景点比较分散或者多为单个的小景点,平时去游玩的人并不太多。只有在每年的春秋两季,才会有郑州、开封、洛阳等附近大城市里的人把这里当作休闲游的目的地。由于近几年由于开发了风景区后,山里面又禁止采石、开办石子场、石灰窑等,山里居民的谋生手段仍然很少,于是年轻人多都或到外边打工,或干脆找各种门路搬到山外,地方政府也专门在山下设置安置区,动员山民向山下搬迁,所以山上的人越来越少,而且留在那里的,多是一些老人了。
回来翻《密县志》,发现密县的古寨多修建在明代末年,在“堡寨”篇里说到:“明季闯贼屡次至密,继以土寇李际遇日夜蹂躏,人多依山傍涧,筑寨相保。”里面提到了当时密县在本县所建的15座堡寨,而且这15座堡寨都是“捍御有名者”。其中提到的高村堡蔡家小寨,当属于这一带。志里说到:“李际遇至寨下,文生蔡观光善射,力疾持弓,与际遇言,‘当中汝盔缨。’一发果中,际遇惊遁。”也就是说,这座山寨实际上并没有打起来,只是用其百发百中的箭术,吓走了李际遇。从志书里可以了解到,那时候各村为了抵御土匪的抢掠,都筑寨自保,并相约互为支援,即一处来匪,其它各寨相互救应。而且各寨都有主守之人,当然这个主守之人多是当地的富户或者有名望有影响的人。志书里提到浮山堡(在今新密县城东)的一段事,颇为有智:“时主守王大选,与超化张问明姻亲,约互为救援。李际遇度其无水,急攻之。大选乃空置辘轳,环转有声,援兵将至,贼遂舍去。”看来这座寨子里也没有水源,只是土匪并不知道,而被寨内人用巧计逼退。然而,志里记载的其它寨堡,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许多寨子被攻破,主守者及其家人被杀。志书“人物志”的“忠烈”、“义行”里,“烈女志”的“节”、“烈”、“贞”里,记载了很多为守寨而死亡的人。
志书记载,从崇祯七年至崇祯十五年间,李自成数次攻占浮戏山一带。《说嵩摭异跋语》记载:“崇祯八年,流贼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分躏偃、巩、伊、洛,退屯新、密山中。以朱龙桥之败,复走登封入秦,而游奕之众,遍掠嵩土,于是村舍为空。九年二月二日,贼李自成、过天星从密县来,盘据县境。……而土寇李际遇、申靖邦乃起,纵横蹂躏,搜罗几遍穷谷”。《明史稿》则有“十四年正月,破河南府,移攻开封,七昼夜解去。屠密县。”也就是说,从1635年到1643年的8年间,李自成数次到过这一带,而当地又有登封的李际遇(也有人把他也当作了农民起义军)、申靖邦、钟梦秋等土匪,屡屡袭扰百姓,还发生过攻入城后“大屠”的情况,可能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地村村筑起了寨子进行防御。当然,有的寨子在沿双洎河的平原地带,寨子里平时就生活着很多人,有的则建在山顶,由于上面缺水,只是在匪来时,作为临时躲避抵御之所。志书里还记载一件稀罕事:“在谢村保,土桥合村避兵处也。深沟百仞,环以洧水,真天险也。相传明季寇至,村人登寨,鸡犬不呼自随。合村男女以及六畜无一遭屠戮者,故名曰天全。”颇为稀奇。
从《巩县志》、《荥阳志》里,也都能随处找到李自成、李际遇等在当地抢劫掳掠的记载。因此,可以说明,浮戏山一带的寨子,应该都是这时候抵御土匪而修筑的。不过有的可能发生的战事,有的可能并没有发生战事。
今天到这样的地方游玩,无疑会有非常新奇的感觉。在我们游玩的寨子东面,可以看到隔着一个山头的另一座山顶,也同样有一座寨子。那一带山野里有许多自然生长的杏树,去年曾到那里看到了杏花开时那漫山遍野的白花给山野带来的惊艳之美。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到那里看杏花,游古寨,无疑是周末一个不错的选择。
高大的寨墙。
寨门建在东南角,却对面一个悬崖,可能是考虑这样修建,进攻者无法展开更多兵力进攻大门吧。
寨门附近的寨墙修得格外高大。
寨门之内可以看到,寨门正对着的是一个山崖。
寨内地面极不平坦,似乎是自然原始状态。
寨子中间有个地堡模样的建筑,像是个指挥部。
“指挥部”内地面平整,穹形的屋顶保证了房屋的坚固。
工事修得异常坚固。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墙上有不少这样的孔眼,应该是向外射箭或者射击的。
蜿蜒如长城。
在隔着一个山头的远处,有另一处寨子。
杏花含苞待放,过不了几天,就会为这里呈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景象。
想象一下,当千万株杏树鲜花盛开之时,走在这里,头顶是花,两边是花,空中飘着花瓣雨,那应该是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