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姜钧杰讲座:《研习书法门径》
标签:
转载 |
http://s10/bmiddle/005WzWyzty6WPOUY4tP69&690
姜钧杰老师《研习书法门径》讲座记
文/王麟
2015年11月7日,姜钧杰老师进行的又一场讲座《研习书法门径》与上次有很大不同,主要的体现,一是这是一次书法研习技巧的传授课,是姜老师数十年书法艺术实践的总结,不谈高深理论,从笔墨纸砚谈起,关注书法研习中的细节,提高书法爱好者的水平,在艺术之路上少走弯路,避免耗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提出了书法家的境界问题,这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那些已有一定书法水准的人来说,都是绝佳指南。
姜老师在讲座开始之前,说了一句非常朴素的话:“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让大家在书法研习上不再重复我走过的弯路。”这也是本次讲座想要达到的目的。
姜老师的讲座,先谈了如何选购书法必备的工具,即笔墨纸砚等。首先是毛笔,它分为两大类,一是软毫,包括羊毫和鸡毫;二是硬毫,包括紫毫(兔毫)和狼毫(特指黄鼠狼)。在书法研习之初,建议首选软毫毛笔,待技巧娴熟之后,再换硬毫笔,而不能相反。因为一开始就用惯了硬毫,以后往往就无法驾驭软毫笔。在软毫笔中,首选兔毫,这种笔越用越有弹性。而鸡毫笔最软,适合运笔如飞的行书草书。
关于选笔技巧,姜老师提出了“尖、齐、圆、健”四字经。所谓“尖”,就是先看笔锋尖不尖,把用“海石花水”凝固成锥形的毛笔用手捏散开,放入清水中,若笔锋呈尖形,可买,歪锋的毛笔不佳。所谓“齐”指的是对于散锋笔,要检查毛笔的头部是否整齐,整齐的是好笔,反之是劣质品。所谓“圆”,指的是检查毛笔的笔根处是否呈圆形,圆则好,不圆的要摈弃。所谓“健”,指的是毛笔是否有弹性。用手捏笔头,如果有一定的硬度,且弹性好,是好笔,否则笔的寿命会很短。判断笔锋是否“健”,还要看其笔头是否呈锥形,若有鼓肚,建议别买。
关于毛笔的保养,姜老师提出在首次使用新毛笔之前,一定要充分蘸水将“海石花”粘结剂洗掉,但第一次洗笔不要洗得太干净。在蘸墨之前,毛笔一定要吸足一定的水分,切不可让墨汁直接进入毛笔内部,那样很难将毛笔清洗干净,并且时间一久会让笔毫断裂。存放毛笔的最佳方法,或者平放,或者笔尖朝下倒吊。笔尖朝上放置,会让毛笔残存的水分侵入到笔杆中,造成胀裂。
第二个关键的书法工具是纸。书法用纸一般采用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熟宣纸表层刷了一层明矾水,写字不会洇,而生宣纸会渗化。那么如何选纸呢?建议采用“先摸后抖”的办法,先摸宣纸的质地,再用手抖动宣纸,声音清脆,质量不好;声音发闷,是好纸。如今的宣纸分为两种,一类叫“净皮宣”,成分以檀树皮为主,质地上乘;另一类叫“棉料”,以成分稻草居多,质量比不上前者。如果研习楷书,建议挑选“半熟宣”,因为这类纸渗化小,适合四平八稳的书法研习。若是研习行书和草书,建议采用生宣纸,因为这两类字体书写速度快,即使纸张渗化也影响不大。
第三个关键的书法工具是墨。古人的墨分为油烟墨和松烟墨,前者特点黑又亮,后者特点黑无光。如今的书法家采用的都是成品墨汁,比如中华牌、鸵鸟牌和红星牌等。挑选墨汁的技巧是“先闻后试”,质量好的墨汁有香味,选好一种合适自己的墨汁之后,可以一直使用,不必总是更换牌子。使用和保存墨汁的禁忌如下:一是墨汁不能直接暴晒和靠近暖气片,因为墨汁怕高温;二是写字剩余的墨汁不能回收;三是不能用毛笔直接在墨汁瓶里蘸墨;四是不能在墨汁瓶里兑水。如果违反这些禁忌,墨汁会很快坏掉。
一些书法家喜欢写字用墨汁,一些人喜欢用墨块研墨。那么如何判断墨块的质量好坏呢?姜老师提出,首先看光泽,其次掂重量,再者听声音。质量上乘的墨块泛出紫光,稍差一些的泛出蓝光,最差的是发白光。墨块如果特别沉,说明里面掺杂了太多的胶;墨块太轻,则容易碎裂。如果敲击墨块,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是好料,若发出闷声,则说明质量很差。古人写字需要砚台,如今的书法家没有那么多讲究,盛墨的器具只要用得顺手就可以。姜老师说,其实采用烟碟来盛墨,效果也不错。
姜老师又谈了研习书法的技巧。初学者练习哪种字体比较合适呢?答案是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字体即可。姜老师对于流传已久的“初学者先从楷书练起”的说法不以为然,因为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孩子而言,并非针对成人练习者。性格谨慎小心的人,首选楷体;性格豪放不羁的人,行书和草书是最佳选择。成人书法爱好者无论从那种字体练起,只要下功夫,都能有所成就。
研习书法,首先需要选择临摹的碑帖。姜老师建议,如果只是作为个人爱好,古人碑帖和今人字帖都可以作为临摹对象。如果想要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比如参加全国书展,则必须临摹古人碑帖,摈弃今人字帖,否则难有大的进步。临摹碑帖不只看字体的点画,还要看结构和章法。临摹碑帖的方法,先找清晰的字体,再从中选出认识的字体,再从中优选出喜欢的字体,加以临摹。等这些字体结构烂熟于心,再去临摹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字体,水平会提高很多。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临帖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随便拿出碑帖上的某个字,研习者都能准确无误还原字体的笔画结构,就算是成功了。至于写出的字形千变万化,可以拉长也可以压扁,但是字体基本结构是不会变的。
研习书法,用笔有技巧,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用“提按”调整字体的粗细,用“拈管”保持笔画中锋和圆转厚度,通过“四维倾倒”利用笔肚写方笔,通过“行笔速度”的快慢决定书写的风格。在掌握这四个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研习,就会有所收获。但是,练习书法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禁忌,那就是不允许描字,描字是一种错误的陋习,必须加以抛弃。谈及当今一些人气颇高的书法家的作秀行为,姜老师认为,如今一些书法名家有独特的书写癖好和习惯,作为自己的书写风格无可非议,但不能以此去误导别人,不能利用这个噱头为自己树碑立传。
分享完毕笔墨纸砚和书法技巧,姜老师在讲座最后给出了精彩的点睛之笔。那就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道!书法家必须写出自己的感情,必须先打动自己,才能去打动别人。书法家要想达到“道”的境界,不仅仅掌握书写技巧,还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写的时候必须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书法爱好者从普通的研习写字到成为书法家,中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真正的书法神品和妙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需要书法家有真正的天赋。
这场讲座,精彩纷呈,每一位参会人员都受益匪浅,颇受启发。在讲座完后,姜老师亲自挥毫演示,讲解书写笔画技巧,一丝不苟,令人敬佩。大家围在书法家身边,切磋观摩,久久不愿离去……
http://s1/mw690/005WzWyzty6WPP13AQg90&690
姜老师说,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道”,未达到“道”的境界,只能称作“技”。道的境界,就是抒发个人感悟、渲泄个人情感,书写时忘我,忘技法,恣意而书,写出后既感动自己,也打动别人。
http://s15/mw690/005WzWyzty6WPP1EWUmbe&690
姜老师指出,羊毫和狼毫笔有很大区别,除了硬度不一样之外,狼毫笔弹性好,但是储墨量少;羊毫笔弹性差,但是储墨量大。狼毫笔短,不能用作长锋笔;研习者开始使用羊毫比较好。
http://s4/mw690/005WzWyzty6WPP9XWVle3&690
姜老师指出,读古人的碑帖,就是与古人沟通,与古人对话。在对话中达成与古人的心心相印。
http://s6/mw690/005WzWyzty6WPP4oRgxb5&690
姜老师说,书法要区分雅与俗。俗气是习气、习惯,追求字的千篇一律,因循守旧,毫无变化。因此,真正的书法家从来不会重复自己,他们总是不断追求变化。好的书法作品是不可复制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