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蛀空》:让孤寂的生命在指尖飞扬

标签:
情感 |
(书评)《蛀空》:让孤寂的生命在指尖飞扬
文/王麟
http://s5/mw690/001CfKs7ty6WesliWK8d4&690与作家月下素未谋面,只透过对方优美的文字窗口,窥探到一个在松海清风中踽踽独行的身影。落英斜披肩头,飘零成诗歌脉脉;眉梢秋意绵绵,凭栏处雅韵轻吐。不同的作家,对于文字的把控和敏感度迥异,不同的生活境遇以及浸淫在某个名家思想海洋中的深浅,也会影响文字对于广博精神家园的描述与刻画。
http://s3/mw690/001CfKs7ty6WesvkwXo32&690文字的魔力就在于,它是思维体操的载体,是生命张扬的音符,是渡己到彼岸的舢板。文字既是遮蔽严寒的锦衾,更是盛夏销暑的雨露。生命多情,路途坎坷,文字伴随身边,在青灯照壁之下,幻化成心灵投影,在洁白的幕布上展现出内心最复杂、最具魔幻的图景。或者欢欣,或者悲泣,或者挣扎,或者沉沦,看眼泪飞跃彩虹,爱别离时光停滞。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万般倾诉,碧水泠泉,文字所表达的内涵与感情也是千变万化的。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需执牙板,捋虎须,擂战鼓,笑谈间樯橹灰飞烟灭;李易安凄凄惨惨戚戚,看华灯初上,红藕香残玉簟秋;辛稼轩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http://s15/mw690/001CfKs7ty6Wesw5Qbs6e&690作为一名情感作家,月下这部小说集《蛀空》,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极为讲究的文字,为读者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互相关联却又风格迥异的爱情独白。漫步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温暖中隐含着冰冷,孤寂中张扬着青春的骄傲。女主人公不管采用多少化名,不管是否穿越古今,都像一团包裹在女性肉体中的火焰,穿梭于尘世之间,想要挣脱那张无形之网,但却难以改变那些冷冰冰的现实;她又像一个飘忽不定的精灵,在情感的风中摇曳不定,每当想要登陆坚实的陆地,却又被无望的爱情之痛击中心脏,倒在了咫尺岸边。
http://s16/mw690/001CfKs7ty6Wesx6xXxcf&690《蛀空》这部小说集撷取了月下十篇中短篇小说精品,“讲述一些人的情感世界,透视灵魂深处,细腻地捕捉起伏不定的情绪,展现一个个独特的人物个体世界。”每一篇都会让我们徜徉在淡淡的寂寞风中,捕捉稍逊即逝的情感风暴;每一段文字,都给我们美的享受和无言的迷醉。小说中重点刻画的“都是些执著于自我,执著于内心的人,收获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人生只是种种偶然性的相加,笼罩在宿命的影子下,却归入一个必然的悲剧结局。”因此,阅读这部小说集,读者要有所心理准备,那就是,当我们被一个又一个爱情蛛网所俘虏之际,能否很理性地跳出被捕食者的身份,去揭穿爱情假面之下的虚伪和肮脏,远离那惹人厌恶的直男癌。即使重归身心孤独,也不能随波逐流。
http://s16/mw690/001CfKs7ty6WesxWWRh0f&690书中刻画的那个缥缈如烟的美丽女性,有很多个不同的名字。在《人和猫一样寂寞》中她叫“清秋”,与一只猫同病相怜,在被爱情伤害之后,她“长长的睡袍拖在后面,像猫追着自己的尾巴。”在《第三支玫瑰》里,她叫“虞琼”,因为爱情的梦幻支离破碎,为一个有家室的男人孤独自杀;在《风住尘香花已尽》,她叫“天碧”,孤寂痛苦的心灵,挣扎在两个青梅竹马的男孩之间,爱恨情仇,灭族之怨,终归假于她手而归于平静;在《当年的ABC》中,那个女孩没有名字,在南方的城市里,遇见了三个莫名其妙性格古怪的男孩,她游走于三者之间,身心俱疲,感受到了喧嚣背后的可怕孤独;在《深绿色的毛线裤袜》中,女孩变身“栀子”,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遭遇了一段奇缘;《在劫难逃》中,面目模糊的女主人公“仿佛被困于天网之中,喘不过气来,却又逃不出。”除此之外,她可以叫“青桐”,也可以叫“月白”,既化名“月下潇湘”,又以“思睿”示人。然而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是萦绕在女孩身边无处不在的寂寞孤独。
可以这么说,这部小说集是一场关于咏叹生命“寂寞与孤独”的音乐剧,作家让女主角游走于不同的爱情舞台之中,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她用热情拥抱别人,拥抱生活,然而,激情与梦想却被爱情逐渐蛀空,只留下无尽的怅惘与绵绵孤寂。(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