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稿)把科普当做冲破乌云的阳光

(2015-05-17 00:20:48)

把科普当做冲破乌云的阳光

——第二十九届天津科技周科普论坛散记

/王麟

作为一个喜欢科普、创作科普并且宣传科普的人,我今天先是参加了天津科学技术协会、天津科技传播发展基金委员会、天津市科普发展中心、天津大学团委、天津科技馆联合组织的第二十九届科技周科普论坛活动,随后又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一次电话采访。前者是一次官方组织的大型科普传播活动,后者探讨了超级英雄科幻电影与真正科学之间的关系。还好,科普、科幻和电影都是我比较擅长的领域,所以很高兴就该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宣传科普?为何要做这种半公益性质的事情?为何要花费很多精力搭建科学与大众之间联系的平台?站得高一点说,是一种使命感,因为纯粹的科学毕竟属于小众,冷艳的面孔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民众即使每天都享受科学带来的便利,但是却又非常容易被低级谣言所误导,并且传播起来乐此不彼。

根据官方统计的数字,“十二五”前期,民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仅为3.5%,预计十二五末期能够提升到5%。也就是说,国家花了五年时间,也仅仅才敢保证将比例提高1.5%,可以想见,普及科学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如果往低了一点说,站在我个人角度而言,就是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各类宗教、以及打着宗教旗号的邪教折磨得忍无可忍,认为有必要拿起武器来进行反击。

我的家乡在冀中地区的一个小县城,经济不发达,民风强悍,自古以来就有崇拜巫术的传统。我曾经看过一位学者写的关于冀中地区盛行巫术的研究专著,感到心有戚戚。如今,我的家乡依旧巫术邪教泛滥,已经比我小时候严重了十倍都不止,可以想见百姓遭受多少精神戕害。而我自己,不可避免被这种风气深深影响,满脑子都是神神鬼鬼,干什么都瞻前顾后,出门要看黄历,盖房子要看风水,只要遇见不顺心的事情找算命先生。我就觉得整个人完全被一条无形的绳索绑架了,这条绳索,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我的生活。以至于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工作之后,我还被这些负能量折磨得死去活来,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

后来,我读了大量的书,拼命思考这个问题,想要寻找答案,到底是什么东西束缚了我?让我痛苦不堪,人生惨淡。因为喜欢科幻和写作科幻的原因,我花了大量时间恶补了很多年的科普知识,终于有了一些底子。后来在网上,我也追随着很多科普高人们不断学习,学习他们科学逻辑思维和科学方法论,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久而久之,我终于豁然开朗,找到了打败纠缠我十多年心魔的武器。从此,抑郁灰溜溜逃遁,曾经乌云重重的心里再次亮起了阳光。这个战无不胜的武器就是科学!

科学是响当当的正能量,也是响当当的积极力量,在她的面前,一切谎言和虚伪完全被暴露,一切邪教的本质昭然若揭,而宗教控制教徒的心理枷锁的奥秘也被揭开。从此,我就将科普作为一项爱好坚持了下来。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绝对是人生一大幸事。而我也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发表了数十篇科普文章,并出版了两本科普图书《铁路传奇》和《铁路擎起的朝阳》。

谈完我自己从事科普的经历,就再来说说本次天津科技周举办科普论坛的重要意义。根据我一位老友所言,以前他参加过很多次类似的活动,从来没有一次让他感触那么深。以前科技周只是在街头竖立几块易拉宝,贴几张海报,有没有人停下来看都是问题,然后在报纸上发一篇豆腐块文章,走走过场,就结束了。公众真正从活动中获得了科学普及没有?很难说。

但是本次不同,首先莅临会场的有很多天津市政府部门的重要领导,重视是第一个因素;其次,本次论坛请到了四位人气爆棚的演讲嘉宾,分别是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老师、果壳网植物学博士科普图书策划人史军老师、科学松鼠会科普作家兼高校教师猛犸老师,并被聘为天津科普宣传大使。他们在论坛上的演讲非常精彩,也令人耳目一新,收获良多。这是第二个重要因素;第三,参加会议聆听论坛演讲的大学生座无虚席,且提的问题很有份量,这说明爱好科普的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并且大学生是即将走上社会大展宏图的后备军,他们科学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这是第三个重要因素;第四,本次活动,由天津科委下属的科普发展中心负责会务,在他们辛勤的努力之下,天津科技馆、天津自然博物馆、新蕾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人民网、天津本地媒体等多家单位参会,通过论坛平台牵线搭桥,让科普的创作、出版、传播形成了一个稳固的链条;第五,论坛采用传统的媒体传播与新型媒体传播方式同时进行。除了天津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之外,还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实施进行现场互动,收到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上述五条因素,使得本次科技周活动完全不同于以往,事实证明是非常成功的。科普论坛的气氛也非常热烈,四位演讲嘉宾为我们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的盛宴。王晋康老师的演讲,探讨了科幻创作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提出独特的科幻创意是一部小说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科幻小说不承担科学普及的任务,它起到了引领读者从喜欢小说到喜欢科学的作用。吴岩老师讲述了科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科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为大众搭建了一条通过科学大道的桥梁,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就是开发想象力,进而让读者最终对科学产生兴趣,通过小说对科学产生热爱和敬畏。吴岩老师演讲中无处不在的幽默博得了在座的阵阵赞叹。而史军老师和猛犸老师作为科普大咖都是非常幽默的人,前者是外延的幽默,属于热幽默;后者是内敛的幽默,属于冷幽默。史军是植物学博士,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兰花。他通过自己虽然艰苦但是妙趣横生的科研经历,告诉大家如何喜欢上冷科学。猛犸作为知名的科普作家,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科学要采取何种方法向大众传播才最有效。科学传播不能冷冰冰板着一副面孔,要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具备亲和力,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科学与愚昧一直在战斗,而科普就是穿透乌云的阳光,照亮被阴影覆盖侵蚀的地方,让公众能辨别谣言、识别真假,免于上当受骗,并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正能量才是无坚不摧的强大利器。

希望所有的有识之士携起手来,捍卫科学,普及科学,惠及大众!(2015-5-16

http://s13/mw690/001CfKs7ty6Sk0jDjUEfc&690

http://s15/mw690/001CfKs7ty6Sk0lJQjs6e&690

http://s1/mw690/001CfKs7ty6Sk0lTqW410&690

http://s6/mw690/001CfKs7ty6Sk0lZvr775&690

http://s8/mw690/001CfKs7ty6Sk0oxpUXa7&690

http://s13/mw690/001CfKs7ty6Sk0mg3Zabc&690

http://s4/mw690/001CfKs7ty6Sk0myieD23&690

http://s7/mw690/001CfKs7ty6Sk0qPhQy0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