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915年,一本伟大的谍战小说横空出世。即苏格兰作家 John Buchan 的不朽名著《三十九级台阶》。
小说共分十章:
第一章 伦敦公寓谋杀案
第二章 送奶人
第三章 作着文学梦的客栈老板
第四章 邂逅哈里爵士
第五章 奇特的修路经历
第六章 险遇秃头考古学家
第七章 愿者上钩的垂钓人
第八章 黑石到来
第九章 三十九级台阶
第十章 海滨大结局
其内容说得是一个在非洲生活多年的英国人汉内被意外卷入间谍案,挺身而出与敌人周旋的故事。小说文笔通俗细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惊险瞬间目不暇接:
从南部非洲返回英国生活的理查德·汉内回到他在伦敦的寓所,感到百无聊赖。然而,那天晚上他的公寓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名叫斯卡德的美国人发现有个代号为“黑石”的外国间谍组织,正准备刺杀首相从而引起混乱,然后窃取一份重要的国防军事情报。斯卡德因为追踪他们的成员,被对方发现后身处杀人灭口的险境。汉内答应让斯卡德暂时在他的寓所躲避。一天夜里,汉内返回寓所时发现斯卡德被一把匕首订死在了地板上。汉内决定逃到苏格兰以便躲过警方的抓捕和“黑石”的追杀。他乔装改扮成送奶人的模样,向火车站奔去。此时,警方已经把他当成重要的谋杀嫌犯。
汉内来到了景色优美的苏格兰高原,这时穷追不舍的“黑石”跟了上来。汉内进到一家小客栈,在那个客栈老板的鼎力相助下,“黑石”的人被暂时引上歧途。奔逃之中,汉内邂逅年轻的哈里爵士,后者介绍汉内去找他的教父,英国外交部的高官沃尔特·布利文特勋爵。之后,汉内又假扮修路人骗过了“黑石”间谍组织成员的盘问。
汉内在苏格兰高原的野外过夜,搜索他的人终于发现了他的踪迹。汉内拼尽全力在高原上奔逃,忙不择路逃进了一幢农舍,没想到冤家路窄,这里正是“黑石”的巢穴之一。汉内好不容易才逃出魔窟,他返回修路人家中,去取留在那里的斯卡德的笔记本。由于过度劳累,汉内大病了一场。
汉内病愈后离开修路人的家,费了一番周折找到沃尔特·布利文特勋爵的乡间别墅,与他接上头,寒内的逃亡生活结束了。沃尔特勋爵觉得汉内带来的信息有些危言耸听。而事态的发展恰恰证明这一切都是真的。希腊首相正像那些间谍所计划的那样被暗杀了!
沃尔特勋爵带着汉内急返伦敦作好应变准备,此时警方已经不再通缉汉内。绷紧的弦突然松了下来,汉内感到有些失落。不过他感觉到“黑石”一定还会有惊人之举。在本能的驱使下,他立刻返回屋尔特勋爵的住所,即使发现“黑石”已经派人假扮海军大臣从这里召开的重要会议上窃走了国防机密。与会的英法高层人士纷纷震愕,一时间均感到束手无策。汉内根据斯卡德笔记本中提到“三十九级台阶”作出大胆推测,遂被委以重任领导抓捕行动。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汉内在警方与军方的配合下终于粉碎了德国间谍的外逃阴谋,截获了他们窃取的重要情报,把“黑石”一网打尽。
小说1915年出版之后马上引起轰动,之后被多次拍成电影或电视。不过,每次改编,编剧们常常借用上次改编中出现的经典场景,以至于一些反复出现的情节其实并非出于原著。而“三十九级台阶”的含义也被改来改去,到2008年,还是回到真正的“台阶”上。
1935年希区柯克第一次改编这部小说,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经典,可以说,为以后的《三十九级台阶》影视作品奠定了基础。当然,一些对希区柯克风格认知度不高的人,可能对其黑白片情节一度会摸不着头脑。这个版本脱离小说较多,希区柯克设计了几个以后成为经典的情节:
1.主角在前往苏格兰的火车上跳车脱险。
2.逃亡途中的艳遇(原书中没有女主角)。
3.冒名顶替然后被推上演讲台等等,
这些情节都被以后的改编版本继承了下来。
1959年的彩色版本,是由当时的红星 Kenneth Moore 主演。他把男主角演得挺有传统英国绅士那种慢悠悠满不在乎的味道,从伦敦到苏格兰一路被追捕,看起来却象是周末到郊外乡村做步行渡假一样,在女子中学的冒名演讲,也是装疯卖傻逗大家一乐,没有紧张感。现在看这部片子,比较吸引人的,是其中的蒸汽火车、伦敦和爱丁堡的火车站,当然最著名的情节是当男主角跳车逃亡时,选择了爱丁堡城北的 Forth Bridge,一座历史悠久、被英国人引以自豪的钢结构铁路桥。这个情节,其实是借用希区柯克的发明,连地点也一样。在这个版本中,“三十九级台阶”成为德国间谍组织的名称。
1978年的版本。唐.夏普导演,演员:罗伯特·鲍威尔,大卫·沃纳,约翰·米尔斯,提摩西·韦斯特。这是将原著从影视上推到了一个极致的高度的作品。 上译厂曾于1978年配音并公映,一度在国内掀起观影狂潮,电影票洛阳纸贵。可以说相当多的中国人是从这部影片开始,认识并且记住了这个名字,《三十九级台阶》。
主角具备了今天普通人对一名全能间谍的全部期望,既是有荣誉感的绅士,又具有野外生存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部片子在情节上花了不少功夫,紧张刺激,是真正的悬疑片。景色也很英国,片中出现的场景,除了伦敦的火车站、蒸汽火车、大笨钟外,还有苏格兰的乡村和城堡。 BBC的乡村节目《乡村档案》(Country File)曾制作过一个专辑,实地追寻这个版本的《三十九级台阶》中出现的乡村场景。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是电影的最后高潮部份,男主角汉内要爬到大笨钟外,双手攀着分针,让大笨钟停下来。以后相当多的谍战影视作品,借鉴了这个场景。
2008年的电视电影中,许多情节借用了以上三个版本,包括引进了书中没有的女主角。当然,从其影视历史角度出发,现在真难以想像这部片子没有了女主角。但不同的是,在前三个版本中,女主角基本都是摆设,完成从邂逅男主角到被他的机智英勇倾倒的转变就算完事,但在这个版本中,女主角一开始是个唠叨不听话到有点让人生厌的女权主义者,接着又成为男主角拍档,最后超越男主角地位。
这本身是个有趣并且合潮流的设计,但是一方面情节过于牵强、另一方面男女主角间没有感觉,弄得象生拉硬配一样。
至于著名的火车脱险一段,被偷工减料地改成平地逃脱,只是让男主角在大楼消防梯上悬空晃荡两下,算是向前辈“致敬”。
除了以上4个电影版本外,
1988年,英国还出了一个十三集电视剧版,名字改为《汉内》,由罗伯特.鲍威尔继续主演
2005年,凭着对名著的热爱,英国出现了一个剧场版的《三十九级台阶》。盛演不衰。
又从伦敦演到纽约百老汇。这是个“恶搞”版的改编,全戏只有4个演员,要饰演超过一百个角色。公演时广受好评。
在我国,北京,上海的一些演艺剧团也尝试过将此剧搬上了话剧舞台。
惊悬危如累卵,行动风石火球,不朽的名著《三十九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