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必诛.第五十九章 ‘晴朗’计划(二)
(2012-06-24 22:50:17)
标签:
秦浩北部省民族矛盾命令罗培文文化 |
分类: 【寒石坊无意间】 |
少将开始将自己的话语声稍微放低了一点音量,但表情和语气依旧是木然机械。这让秦浩本能的察觉到,老上级也许在高层中争论过一番,至少,他对这个计划并不是全部赞同的。多年的出生入死,并肩作战,他太熟知自己老上级的性格。如果,这是他中意的计划,发布命令时,他会为人不察觉的夹杂一些私人的兴奋,这只有真正知道他的人能听懂。反之,他也会以军人的精神来机械的执行命令,并不会打折扣。那张不动神色的脸欺骗不了秦浩。看了看坐在自己对面的罗培文,俩人对了一下会心的眼色。
越强仍然在叙述着计划命令,“这项计划从现在起已经生效。它的具体内容为:一,国家武警三个机动师自现在起进入国内全境的民用机场,加强机场周边的保卫工作,配合机场安保人员在机场内部进行秘密协防。二,国家武警一个机动师已经在北部省展开,在整个北部省境内的机场、车站和各个交通要道的主要出入口执行武装戒严。检查所有被怀疑交通载具、可疑人员。遇有任何不轨行为,立刻予以拘捕。武力反抗者可就地击毙。三,政府已经会同名航总局、铁道部、公路交通局以及空军空中管制单位一起,向各个民航公司、旅游公司发出了通知,减少航班。尤其是出入北部省境内各类交通工具数量。”
秦浩和周围军官的脸色已经起了变化,他们绝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如此庞大的计划。尽管重点是在北部省,可设计的范围却覆盖了这个将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如果计划在实施中稍微过头,或者苛刻的话,这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可估计的负影响。要知道,光是民航减少航班,限制了人口流动,无论时间长短,都会对各方面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出动如此大规模的兵力,在天可汗国的历史上,除了战争状态或者重大自然灾害,并没有前例。
“四,将由空军技术部门和飞机制造厂为主体,开始为各个民航公司的飞机加装原本用于军用运输机的设备,即抗红外线干扰器和热焰弹喷射系统。”
又是一次大手笔,秦浩已经不单纯是个军人了,作为国家反恐综合办公室的具体负责人,他已经兼备了除去军事知识以外的政治嗅觉和经济知识。他知道,这些设备改装一架飞机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可是,完全执行这项计划的总费用将会是相当惊人的。他有个大致的数据,国内航空公司平时进行商业飞行的飞机总数不会少于六千架。
越强将讲话停顿了一下,他没有去制止在他刚才的命令发布中,手下人的惊异和偶尔的私语声。他用停顿的方式让部下们适时的消化一下刚才的内容,也让这些军人感受到政府此刻的压力,和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为下一步,他继续说明计划的核心内容做好准备。他的脸色比之刚才更加凝重,看了一眼脸上全部流露出严肃神色的军官们,他站了起来,“前面的措施,是为了你们这支部队更好的行动。”
秦浩不安的在椅子上扭了一下,在听取一条条的计划命令中,他一直在思付。他的老部队是一支极为机密的特种作战部队,但是,在这样一个耗费巨资的可以说全国性的计划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而他现在所带领的反恐办公室成员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政府现在采取的种种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都是反应性和防御性的,并没有前瞻性的指导。
纪律不允许他在上级的命令没有完全阐述之前就提出自己的质疑,他呡了一下嘴,继续听着越强的讲话,“国家反恐办所属‘诛灭’小队回归原建制,整个部队将采用‘突击’代号。反恐前进指挥所命名为‘突击一号’,军事部队命名为‘突击二号’。由秦浩中校、罗培文中校担任正副总指挥。秦浩中校将具体负责在北部省地区的反恐力量的协调、案件的调查和相关警力的调配。罗培文中校将具体负责军事力量上的准备,配属‘突击一号’做好武装机动响应。另外,国家国家安全部现在在北部省地区的应急力量‘锋速’小组划归‘突击’部队,由‘突击一号’作为指挥所机动力量使用。”
“是!”
“是!”
在越强发布命令点到名字的时候,秦浩和罗培文已经条件反射般的站立了起来,在该项命令结尾时,同时大声的应答着接受了任命。
落座后,秦浩看见了军官们同样疑惑的表情,到底想干什么呢?
越强的声音机械,并且在座的各位军官听到了他们平时都不以为然,称之为官腔的语调,“我们将动用反恐局、反恐综合办和‘突击’部队三位一体的力量,从地面、空中搜集,监视一切可疑迹象,并随时打击可能出现的恐怖分子,以确保在国家领土上的安全。”他严厉的眼光扫视了一下,制止了下面因为他的命令解释而产生的一片低语声。尽管在外人听起来,这条命令并无特殊之处,只是反恐部队的手段而已。而在这些军官们的职业反应中,立刻听出了话外音。也就是说,在他们执行任务期间,他们被赋予了前所未有;临机处置权,这是一个危险而又大胆的命令。要知道,没有了约束的军事行为,只要一个小队的指挥官,甚至是一个士兵因为自己的主观意志,就很可能伤害到他人极其家庭的安全。而这样的行为,在计划当中往往是不被责备的。可在计划完毕之后,往往会因为一些政策的需要,重新拿出来按照和平时期的束缚重新审阅一番。那样,执行该计划的军人们,便有着两头不讨好的责任。况且,在一个多民族地区,执行这样的命令计划,很难掌握住尺度的需要。一旦激化了民族矛盾,后果更是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