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必诛.第五十三章 惨绝人寰(八)
(2012-06-13 13:15:57)
标签:
张玮武平秦浩看法读书会文化 |
分类: 【寒石坊无意间】 |
“那个给报社的电话有什么线索进展没有。”这是张玮的问话,坐在《乌木日报》大楼外的临时指挥所里,他穿着考究的大衣,一旁是特意为他搬来放置的电取暖器。还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语气里更多的是一种职业官僚拿腔捏调的做作。
十五分钟前,他到达了这里。看来他的脸上有着不满之色,不知道是因为机场上并没有看到他所期望的迎接者,还是案件的重大。总之,他脸色一片阴沉。在向北部省的几位领导寒暄了以后,穿得并不多的他感到了刺骨的寒冷,身体不免有些哆嗦。但他还是拒绝了好心的工作人员递来的普通棉大衣,以维持自己所谓的身份。正在研究案情的秦浩和常光看见了,只得无奈的让工作人员找了一个电取暖器来,让这位狼狈的大爷聊作取暖之用。
他一来就试图控制整个调查的节奏,不停的询问着各种情况,一副重任在肩的表情。不断的以做作的语气发布着各项指令,让一些工作人员来回不停的忙碌着,最后发现,很多都是无用功。现在,他又对常光和秦浩提出了问题。
尽管在心里对张玮的举动感到一些不满,但针对大局,常光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他接着张玮的问题回答着,“我们反复听了这个声称要对此次事件负责的电话,可是,”常光转了一下手中的笔,耸了耸肩,嘴撇了一下,“这只是个电子声音,口音、语气、男女什么特征都没有留给我们。”
“哦,”张玮沉吟了一下,看了看秦浩,后者朝他点了下头,他针对这个事说了自己的看法,“嗯,这的确是个麻烦的事。但是,”他又停顿了一下,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我还是认为起码有两条线索值得我们参考,一,能用电子音这个技术,说明这应该是一伙有组织的团伙。而且,有着相当专业的犯罪人员。二,起码说了一个所谓的组织名称。我们必须查下去,如果是这个组织,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对付它,消灭它。如果不是,那么它掩盖的又是谁呢?”
张玮的分析才能的确也不是浪得虚名,他刚才说得也正是前面秦浩和常光所思考和交流的。不过,听了他的话后,秦浩看着这个国家安全部的高级官员,心中想的却是,真可惜,这个人的确是一位分析人才,如果不是将心思用在专营上的话,他应该会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秦浩的分心只是一瞬,他立刻将思绪又拉回了案情之中,他拿起一个文件夹,这是武平根据现场清况,在自己的数据库里做出的分析后,第一时间传送给他的。递给了张玮,让他翻阅一下。自己继续着张玮刚才的说话,“根据电话自称的‘复仇者’所谓组织,我们的数据库一共有十七个这样大大小小的恐怖组织。可惜的是,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在欧洲。而且,他们的头目基本已经被各个国家的反恐组织消灭了,即使不死,剩下的那些头领,包括他们的主要助手都被囚禁在看护森严的监狱里。这类组织之所以这样起名,他们都会有一个很单纯和很直接的目的。可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针对这些组织进行背景调查,显然,这些组织的打击目标和我们无关。至少,我们现在的调查结果是这样。”
张玮翻看着秦浩递给他的文件,耳朵里听着他的话,他又开始了他的提问和分析,“秦副主任,这样的调查并不能简单的下结论,如果是雇佣的呢?还记得‘读书会’这样的闲散组织吗?要知道,他们中的人不也制造了寺庙人质挟持事件吗?”
听见张玮提到了‘读书会’,秦浩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他又联想到关于他所负责的反恐办在安全联席会议上的那些风言风语,脸上稍稍显露出一丝不悦。张玮并没有发现秦浩的面部变化,继续说着他的分析,“至少,我们面对着的是一群没有人类良知的混蛋,而这种混蛋是会不断变异的。‘复仇者’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很多新成立的犯罪组织都会采用这样的名字。我提到‘读书会’,是因为我想起了寺庙案件,会不会有那些被击毙的犯罪的朋友,或者又相同思想的同伙还隐藏着,他们策划了这起案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