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同心圆---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2006-04-12 02:24:02)
分类: 【寒石坊一步榭】

刚刚拜读了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趁着脑中尚存余温,我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我是一个书虫,不愿意让任何好书与自己擦肩而过,加之开复先生在我心目中一贯的良师形象,使得《做最好的自己》成了我当然之选。在我看来,一本好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阅读过程的片刻愉悦,更是为人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一点上,《做最好的自己》没有辜负我的厚望。

 

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123日出生于台湾,1988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 1998年进入微软公司开始,李开复历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全球副总裁,负责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线服务等技术,并且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现为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在这本书里的许多想法都是作者在过去的文章或信函中表达过的。而且,如果由职业作家来写本书,语言以及文字一定能更加流畅、更加生动。但是,作者自己总有一种提笔写作的冲动,因为作者相信自己在青年一代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作者希望能尽力帮助他们。将自己的那些平凡与不平凡的经历来作为他们的台阶。以希冀后人能够站得更高。

 

作者深信,读者无法理解说教或难以产生共鸣的案例是不可能被读者接受的。而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发生在成功者身边的故事最值得学习和品味,最容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如果说作者的写作还有某些特点可循的话,那就是,作者更倾向于用缜密的逻辑和真实的案例来阐释成功的秘诀。虽然这本书不是一本自传,但是在本书中,也有许多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有意思和价值的事。

 

作者把这本书献给他深爱的祖国,献给渴求进步的青年一代,因为他深深相信:

 

惟有更多的青年找到了自信和快乐,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中华民族才能够拥有加辉煌的未来。

 

书中,开复先生提出了“成功同心圆”,即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再以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六种行为方式通构成同心圆的最外一环。这成为了他著成此书的中心思想。

 

这本书大多的观点在开复老师先前的文章中已有阐述,对于拜读过那些文章的我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太多全新的观点。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将所有散落于各处的观点系统化,汇集成册,让人一次领略,就如同转瞬之间遍览名山大川一般,痛快!

 

李开复认为: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我”。李开复认为,做最好的自我,首先是要做自我,不要做别人,任何百分之百的模仿都没有必要;其次是自己的每一天都要比昨天做得更好,不要盲目地和别人攀比,只要自己每一天都有所收获;最后,成功还需要不断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没有理想要确立理想,没有兴趣可多多尝试、培养兴趣。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李开复认为中西合璧的人才最能成大器。李开复说,中国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富有纪律性和毅力,西方的学生富有创新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够把东方的中庸之道和西方的创新理念交融贯通的复合型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为需要而稀缺的人才。

  除了传授给学生选择的智慧外,李开复还呼吁当代青年学子永远要抱着“学习”的精神来面对多变的世界。李开复提醒青年学子要明确自己的方向。无论是选择留学、深造还是就业,都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李开复说,离开大学,绝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应被看作另一个重要学习阶段的开始。他还提醒青年学子在面对职业的选择时,除了薪酬待遇之外,最应重视的就是所选择的企业或团队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健康的文化背景。

 

在阅读过程中,我总会情不自禁用自身与之对比,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自省,让我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也让我得以重视自己曾经忽略的一些东西。课前的预习可以让人更好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同样,仅仅被动接受一本书带给你的内容并意味可以深刻的理解。一本好书,不同的人品味,感受差之甚远。工作的几年,我学会了思考,而这本书上的内容恰好是我近几年多时间里思考的问题,许多道理都是付出相当的代价才得以悟出,无意间的预习让我从阅读中得到了更多的震动。虽然感叹开复先生没有早点完成此书,但转念,即便那时我读到此书,没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东西,对于开复先生的箴言,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体会。

 

良师益友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助益,但良师益友却可遇不可求,良师尤为如此。可称之为良师的人,大多是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且善于思考者,如此才能高屋建瓴为人指出明路。虽然不遇良师并不妨碍继续前行,但良师的催化作用,可以让人少走许多弯路,加速成长。开复先生便是这样的一位良师,《做最好的自己》算得上这位良师悉心打造的一本好教材,通过它,虽不曾与开复先生谋面,却不妨碍与先生神交,听着先生将一些道理娓娓道来,辅以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乐在其中。

 

尽信书不如无书,简单的照搬书中建议恐怕也不是开复先生希望看到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再好的一本书也不会让人读罢便脱胎换骨,成就一番大事业,它给人带来更多的是一些可以指导我们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原则,和一些对待问题的思考方法。

 

作为一名读者,我感谢开复先生带来了《做最好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续写咖啡
后一篇:北方威尼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