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循环经济”几个问题
最近几天“经济内循环”一词被频频提起,什么是经济内循环,内循环经济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要发展内循环经济,我国居民目前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能否支撑得起内循环经济。
1、什么是内循环经济
要认识和理解“经济内循环”,首先必须从经济循环开始。
所谓经济循环,就是指“生产--流通--消费--生产”的过程。即企业生产出商品来,然后通过渠道销售出去,被消费者购买并使用,生产者收回成本和利润,消费者需要再购买商品,又重新驱动生产端生产商品,从而形成经济循环。经济循环是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一旦经济无法进行循环,就会停滞,甚至衰退,严重的步入经济大萧条。
而我们说经济外循环和内循环,这个外与内就是相对于国家来说的。经济外循环,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与外部进行往来,我们购买国外的商品,或者将商品卖给国外,成为经济循环中的一部分。而经济内循环就是相对应的模式,我们从国内购买商品,也将商品卖给国内,在内部实现循环。
2、经济内循环有什么特征
既然内循环与外循环是相对应的。那么,内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四个字:自给自足。
第一,内循环经济,需要更多地从国内进行采购,如果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或原材料,而商品又无法出口国外,必然会造成巨大的贸易赤字,美国可以利用美元的通用货币方式来化解贸易赤字,但我们目前还不能,所以不能出现贸易失衡,出口减少,进口就需要更多地采取国内替代的方式。
第二,经济内循环,需要更大的消费市场支撑,要实现经济内循环,就需要更多地把商品卖给国内,那么就需要购买力的支撑,否则就会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所以通过相关措施提振消费(比如发放消费券、进行消费补贴等方式)成为能否实现经济内循环的关键。
第三,经济内循环,需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既然经济内循环需要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原来部分主要出口的企业都需要出口转内销,那么部分产业的国内供应就会明显加大,出现产能过剩,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避免出现出口转内需后的恶性竞争,反而把原来主打国内市场的企业搞垮了。
3、为什么要发展内循环经济
其实,现在我们大力发展内循环经济,是特殊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这几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中,出口极为重要,但这几年来,不少国家都在进行各种反倾销调查,或者假借反倾销来保护其本国自己的企业,再加上今年以来的疫情,使得很多国家经济出现衰退,需求明显减少,而且疫情在短时间内难以结束,对我国的出口必然会造成影响。(国际旅游很难恢复,国内旅游逐渐升温)
在这样的情况下,激活内需,提振消费,化解当前的经济风险是很有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未来我国的经济就要全部发展内循环,而只是作为一种补充,外循环依然相当重要,我们需要的是大力发展内循环,但是依然要继续推进外循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4.
靠内循环能提振经济吗?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大衰退,再加上中美关系日益紧张,最近召开的19届四中全会,国家提出靠“内循环经济”来提振经济。对此,很多人提出了疑问“这不就是要启动内需吗?咱中国人的消费能力能行吗?”还有专家建议,既然要靠内循环来提振经济,那就给14亿中国人发钱,每人发1000元消费券,直接用于消费,让消费经济启动起来,带动内循环转动起来。
实际上,这次提出“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双循环互促格局”也是迫不得已。以前靠对外出口或两头在外,现在由于我们与欧美国家关系紧张,只得靠扩大内需,国内消费为主。以前模式是:国内生产,外国消费,现在意味着国内生产,要靠自己来消费。当然,我们也可以扩大对东盟、中亚、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的出口,甚至还可以开展易货贸易。
不过,要想通过内循环来提振经济,老百姓现在的钱从何而来?是否有足够的内需带动经济振兴,这确实需要研究。
第一,目前国内大多数居民被房贷、车贷、消费贷等各种贷款压得喘不过气来,发下来的工资多半要上缴银行,贷款人每月能够勉强维持生计就不错了,要想让他们去扩大消费这是不可能的。当然,银行上半年以来频繁降低房贷利率,以减轻买房者的月供压力,但是降房贷利率是杯水车薪,只有把房价真正降下来,这样才有可能促进国民消费。
第二,全国有6亿人的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月,这些人倒不是不想消费,却是他们根本没能力消费。每个月能解决温饱就很好了,指望他们去额外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内经济较为低迷,很多企业都关门倒闭了,还有些企业效益大幅滑坡,就只能通过裁员降薪的方式来度过难关,但裁员降薪,都会减少老百姓的收入,老百姓的收入减少又怎能提振经济,促进消费需求呢?
此外,国内一些富裕家庭,在国内消费非常有限,他们喜欢购买国外的奢侈品,现在不能出国,他们可以通过海淘的方式,把国外需要的商品购买到手。这样的家庭虽然消费能力很强,但他们相信国外的商品价格虽然高了一些,但商品的质量好,而国内的很多商品假冒伪劣盛行,所以宁愿买国外进口商品,也不愿意在国内消费。
而我们认为,要想通过“内循环”来提振国内经济、消费能力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首先,除了降低房贷利率之外,还要降低大城市的房价。因为现在购房者高价买房后,因为高房价要偿还20-30年。这意味着,购房者不仅是要还眼前的房贷,而且还要还以后几十年的房贷。这样富了银行和开发商,而购房者还有什么能力去消费呢?
再者,国家除了要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扶植制造业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外,并且还要对一些航空、公路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在财税方面的支持,这样不仅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还能够剌激受疫情影响的衰退行业的复苏。只要拿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加上积极的财税政策,各行各业都会逐步恢复起来,失业人口快速下降,这样又可以刺激消费启动了。至少国民的消费能力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最后,控制货币的发行量,稳定物价,这也是促进消费的基石。道理很简单,一会儿这个商品涨价了,一会儿那个商品价格创历史新高了。老百姓只能选择不消费或少消费。只有物价更加亲民状态,这样才能激发起老百姓消费的欲望。我举个例
子,本来逛超市,看到一个彩电四五千元的,后来又跌到三千多元了,老百姓往往就会出手购买。如果商品价格像猪肉价格一样飞涨,最后愿意消费的人就很少了。
想靠内循环来提振经济,通过消费能力来拉动经济,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也并非不可能,只要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失业率降低了、通胀稳定了、房价降下来,这样,老百姓口袋里面真正有钱了,这样国内消费才能真正拉动得起来,才能靠内循环拉动经济。否则,要想内循环提振经济就是不太可能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只有中国老百姓口袋里面有钱了,并对未来收入增长充满信心时,国内民间消费就能够启动了。
6.
经济内循环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有多大?
作者:张平
最近,国内提出要经济“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战略方针,引发了各界的热议。这主要是指未来出口贸易不行了,要扩大国内投资与消费,通过国内14亿人口的消费和投资的潜力,来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内循环的好处是,经济增长不再受到出口的影响,中国经济通过自力更生,也能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现在问题是,如果搞经济内循环,会对普通百姓的影响有多大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大影响:
第一,有利于普通人购买到一些出口转内销的优质低价商品。我们国家的商品价格之所以比较高,主要是国内大量廉价商品出口到欧美国家,在降低发达国家物价水平时,国内由于大量商品输出,商品物资价格必然上涨。如果经济内循环了,国内的商品可以自产自销,那么部分商品的价格可以保持稳定。
第二,可能会影响到一些人就业,但又能促进一些行业的发展。经济内循环后,出口会有所减少,此时大量商品出口转内销,但是国内的消化能力还是比较有限,这会导致部分外贸企业会倒闭,这样就有可能影响到普通人的就业问题。
但是,国家会鼓励人们创业,或者做微商、电商、直播卖货、自媒体等一系列的行业蓬勃发展,所以,经济内循环后,一部分行业会衰弱,另一部分行业会兴起,此乃大势所趋。
第三,既然国家提出要经济内循环,就会出台各种提振内需的好政策,这样有利于普通人提升消费。
首先,要让更多人口摆脱贫困,中国还有大量低收入群体,如果让他们的收入增加了,乃是一支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再者,一些省市采取发放优惠券等措施,来提振内需,促进大家消费。
最后,通过减税降费,信贷资源倾斜等手段,来优化企业的生存环境,这样可以促进企业招聘人才,以及提高职工收入等。
第四,有利于国内基础建设投资。经济内循环后,出口不行了,就只能投资和消费,而基建投资又是必不可缺少的一项。
未来我国将启动新基建,包括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城际高铁等,如果这些新基建项目顺利建设,那我国的基础建设投资又将迈上新台阶,不仅能提升中国经济增速,而且还能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现代化。
第五,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会保持稳定,经济将处于温和通胀状态,过去由于大量出口商品,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都有较大的贸易顺差,而中国企业出售了商品后,拿了大量外币在回国时,必须要经过结售汇,就是你拿等额的外币,兑换成相同数量的人民币,这就导致了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
有时国内的货币政策还要跟着美联储走。而如果经济内循环了,国内货币发行只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量投放即可。国内通胀的隐患就会下降不少。
中国将来很有可能实现经济内循环。很多人关心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实际上,经济内循环可以让百姓购买商品更加便宜;此外,像外贸企业可能出现部分关闭歇业潮,但是一些新兴的服务型行业会兴起,这样也可以吸纳掉很多的就业岗位。
更关键的是,经济内循环,可以促进国家出台鼓励民间消费,以及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这样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也会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同时经济内循环了,国内的货币政策更加稳健,货币发行根据市场需求量来投入,这样国内物价只涨不跌的情况会有所改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