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丘事件”
记
雪
去年2月终南山医院被查封之后,有没有行医资格的问题就出来了。有一些人,比如说商丘的卫达医院,希望把胡万林请去。院长刘文春拿着医院的介绍信、照片以及相关的正式手续,还有给胡万林办的中医师证件等等,说是经过卫生局的批准,到北京来请胡万林去坐诊。胡万林4月份后已经到了北京,他们相互认识的事情我们没有参与。胡万林被请到商丘以后,当地组成了专家组对他进行了考察。柯云路认为这些是好事情,说你胡万林必须得经过现代医学的考察。你再说你的医术有多高,治愈率有多高,也必须经过现代医学的严格考察。
胡万林的行医,并不是到街上支一面小旗,然后坐在那儿收钱,他是在国家正规的医院里面、经过卫生局批准的行医。由此我们认为这不是他个人的行为。据了解,胡万林本人也没有从中得到过什么利益。
胡万林开诊虽然是去年9月底,实际上此前他到商丘已经很长时间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考察,政府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开业那天据说市里四套班子都表示了祝贺,胡万林也讲了话──不是偷偷摸摸的行为嘛!当时还放了鞭炮,很公开的事情。柯云路受到院方邀请,也到场了。
记
雪
再比如你,是报社的正式记者,但你今天跑到《人民日报》社去,坐在总编室对人家讲,现在我是《人民日报》的主任记者了,今天怎么发稿都得听我的,可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这个事情一般人的推理就能够弄清楚。胡万林又不知道商丘有个卫达医院,他是被请去的,他只是个老百姓。管理是政府的事情。
开业后的次日我们就回了北京,没几天就发生了“商丘事件”。我们没有料到这个结果,感觉真是历尽坎坷。当时卫生局的领导也说:“我们也没有想到出现这个结果,我们不能当千古罪人。”他们也认为,胡万林确有医术。
现在说胡万林是非法行医,那么如果说有政府请他,他又在国家的正规医院行医,那么胡万林就不是个人行为。
人才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宽松的环境
雪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柯云路是个作家,幸亏在作家这个行当里是不需要什么学历的,否则他也是不行的。他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大学学历,如果记者到他曾经插过队的山村里调查,问当地的农民,你们见过当时柯云路怎么学习写作吗?我想人家肯定说,没有,他每天就是种地养猪,哪学过什么写作呀?但是他既然写出了这些作品,他就一定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不是生下来就会写作的,只不过这个学习过程不为外人所知。
那么,对于柯云路这样的人,不在于他被评为几级作家,他现在享受哪一级待遇,他有多高的学历,那些都没有用,他必须有作品。他有作品,社会就承认他。没有作品,你就是研究生、博士毕业,人家照样可以不买你的帐。我们的社会一直在鼓励自学成才,还要看到社会上确有一些特殊的人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经历。那么,怎样给这样一些人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能够发展,能够成长,这是也一个需要被关注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