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换视角的纯文学尝试--《父亲嫌疑人》作客新浪(7)

(2005-11-08 21:08:25)

主持人:您《父亲嫌疑人》中的原型是哪位作家呢?

柯云路:这个就不披露了,我就怕别人对号入座,我还自己对号入座的公布出来吗?

主持人:实际上也是有原型的?

柯云路:对。

 

网友:从事纯文学精神可嘉,如果没有人支持,如果没有人,没有人读,还会做很久吗?

丛治辰:我个人想法不是靠纯文学来吃饭,我也是想靠自己的专业本事来养活自己,同时不放下纯文学的创作,我也没有信心一定靠我的纯文学赚钱,我同时在北大也认识一些诗人,我们每年都办诗歌节,大家印象当中诗人很穷,他们也不见得很穷,他们做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精神上很好。

 

柯云路: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写诗,最后不写诗了,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这种现象挺多的。

丛治辰:我的选择还可以,我做的还是跟文学有关的。

 

主持人:我们写文章很好,成为作家,可以生活很富足。

丛治辰:这是体制的问题,以前的作家是发工资的,现在的作家就是需要市场来支持你,这没办法,我觉得搞纯文学在新的时代就是要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就看你能不能在这种时代当中坚持住自己的理想,我觉得我还是有信心的。

 

柯云路:从时代潮流来讲,完全靠文学写作、特别是纯文学写作养活自己的作家是越来越少的,很多作家首先得有一份社会工作,当老师、当教授,当编辑、当记者才能写东西,如果你写的东西又能养活自己,又很纯文学,又很畅销,这样的作家也有,那就很幸福了。

 

张守刚:柯老师当时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给什么样的人看?

柯云路:我写这本书对受众没有狭隘的限定,是纯文学的一本书。

 

主持人:对市场有期望吗?

柯云路:我对这本书没有多大的市场渴望,写这本书就是纯文学的尝试,如果说是市场,就干脆写本别的书,我觉得一本书兼顾很困难。

 

主持人:代际冲突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展开,能不能预见对社会未来有什么影响?

柯云路:这个影响特别简单,比如说现在年轻一代是这个样子,当他们主持社会的时候,成为主流的时候,成为各界精英的时候,成为掌门人的时候,时代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这个时代就不一样了。当前的影响是两代人的冲突,互相在分割对现实的影响。

 

主持人:有不同的受众出来,不同的书出来。

柯云路:就是说没有80后的写手,80后的那批人也许只能读我们的书,有80后的作家,80后的人就可以读80后的作品。

 

张守刚:刚才我听了对80后的评价,我想到一句话,当代文学史是没有结论的,包括80后的评价,纯文学界包括评判界也是不一致的,包括白烨老师是一直坚持他们的。

主持人:80后本身这个提法也有问题。

张守刚:这个话题太没意思了。包括我们现在说纯文学,以后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也不一定,80后有不同的版本,他们的差别很大,很不一样,我觉得不能代表整个文学界的声音。以后的评价,比如以前我们听崔健的歌,当时觉得这完全不可能,可是在书里面是一节,这都是有变化的,根据个人的视角和文学史的选择角度都是不一样的。

 

丛治辰:很多人认为崔健的歌是很好的诗。

张守刚:我们回头看80后的人反映了一些东西,可能不是最伟大的作品,但是是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我觉得有可能也能划上一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