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触摸灵魂的书
读者小美:有段时间未听说作家柯云路的消息了,想知道他的近况。书店看到他一本新书《童话人格》,封面赫然印着“这是一部解析人格,触摸灵魂的书”;封底北大教授、评论家陈晓明的话:“睿智的柯云路永远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真相,说出别人说不出的道理……”究竟,这是怎样一本书?“永远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真相”如何说起?
柯云路:首先谢谢小美的关心。这几年我一直在写小说,先后出版了《芙蓉国》、《蒙昧》等几部以“文革”为背景的作品,不久前,还出版了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龙年档案》,同名电视剧已经拍摄完成,估计年内会播放。
作为写小说的人,我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故事如过眼云烟,而有些故事却能长久流传并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一位女作家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她终生都怀着“海的女儿”的情结。那么,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究竟蕴藏着什么,为什么它会生长出影响并支配一个成熟女性终其一生的重大情结?
人格往往是在童年形成的,而童年常常是隐蔽的,若梦非梦的东西很多,许多被伤害的记忆或者被道德批判的经历隐藏在深层。这让我们在解析童年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我在这个时候发现了童话。
童年的很多时候是在父母亲人讲述的童话故事中度过的,这些童话陪伴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它的影响也许人们当时并不自觉,但沉积在心灵深处却可能发展成影响人一生行为方式的重大人格。就拿女孩来讲,有的女孩长大之后希望做贤妻良母,美满的婚姻家庭能够贯穿始终;有的女孩则以征服男性为自己的战绩,今天征服一个明天还要再征服;有的女孩宁愿终身不嫁,也要等待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还有的女孩根本就不相信所谓纯洁的爱情,以放浪的态度游戏人生……。那么,这里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样的人格支配着这些女孩子不同的人生态度?
我在《童话人格》中选择了一些著名的童话如《西游记》、《狮子王》、《海的女儿》、《丑小鸭》、《灰姑娘》等,试图通过对故事的解析触动读者的心灵,激活童年的记忆。当一个人将自己今天的所思所为与童年的经历和梦想贯通在一起时,就会看清楚自己从生命之初的地平线骑着怎样的一匹马逶迤走来的轨迹,也便看到了自己人格形成的历史。
在心灵深处发现那些对自己有着强烈支配和影响的情结,是认识自我人格的先决条件。这本书出版后,我收到许多年轻读者的来信。有的朋友说,看了其中的某些篇章找到了自己的人格,有茅塞顿开之感,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自卑,为什么性格孤僻,为什么对人不信任,又为什么总爱幻想。
希望你喜欢这本书,也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来一点人生的明白。
(2004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