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档案》在叙述上完全成熟了
何镇邦
《龙年档案》我也是读了三天,但没有读掉二点五公斤,可能是因为吴天明比较认真地思考改编电视剧。
我先谈一点感想,《龙年档案》讲的是清官“李向南”再出江湖的艰难历程,所以想起来1984年秋天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小会议室开的研讨会,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十八年了。柯云路的确是一个写家,是个精力充沛的作家。读《龙年档案》当然会想到,我们经历的十八年改革到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
第一个,我感觉这部小说与当下反腐倡廉写官场小说不同在哪儿,它第一个写出了体制问题。
体制改革不搞,恐怕中国的改革很难深入。这个体现在天州市委书记龙福海这个形象上。不干活专门在家里拨拉人头的市委书记,罗成怎么大闹天宫,也难跳出如来佛的手心,最后的结果处理得还可以,比较符合事实,是龙福海进党校,一个可能是提拔,一个可能是过渡。龙福海这个人的形象的确很有意思,比《新星》里的顾荣写得深入。现在在官场上有一部分人像龙福海这样做官,活也干一点,比如搞了个黑三角,他的任务就是拨拉人头,常委会上斗法。所以这部小说中龙福海的形象塑造深度告诉我们,中国的改革碰到一个攻坚战的问题。不仅是在天州,而且在很多地方官场上大部分是奴才和庸才。
现在人们往往觉得增加一些忧患意识没什么用,除了多长一点白头发外。但是我读了这部小说以后是很动感情的。动在哪儿,就是柯云路通过这部小说碰了这个问题。龙福海这个形象的塑造,意义就在于这里。
第二个触动我的地方,就是罗成这个形象。
罗成是个拼命三郎,就是豁出去干。当然,罗成还有没有可以商量的地方,还是可以考虑。柯云路把罗成推到极致,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拼命工作,完美到几乎无可挑剔的地步,在罗成身上几乎看不到缺点。当然是柯云路要把他做成这样的。
罗成这个人物的完美程度超过了现实,比较理想化。小说里有很多安排,有高潮有低潮,包括人家告他状,他只能够以攻为守,罗成在那儿公开宣布自己财产情况,就将大家军了。写官场写到这个地步,我觉得柯云路这几年还是在观察官场,做了很好的深入。当然柯云路与社会还是有隔的地方,有些地方写的生活气息不是很浓,但是总的来看,罗成这个人物坐了十年冷板凳,被省委夏书记放到天州当市长,是准备去打硬仗的,真正是想给老百姓办事。罗成懂得老百姓的情感,有人性的一面,比如对待小学老师的态度。但这个人物太理想化,我看现在当官的恐怕很难找到这么完美的人。把罗成理想化了,好处有,坏处也有。好处就在于写出了老百姓心中的愿望,短处就是这个罗成有些地方缺乏真实性,太理想化。
第三点,我还是很欣赏柯云路的叙述和故事编排。
柯云路的叙述干脆利索,很明快,三言两语把一个比较复杂的故事说清楚了。这种叙述反映着柯云路写作的到位。当然他叙述当中有些细节来自于传闻,但是大部分还是来源于生活。
我读这部小说感到很轻松,虽然小说中是很激烈的斗争,我读得并不太紧张,包括晚上我都敢读,照样可以睡好觉。因为它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小说是很沉重的,尤其最后的场面,天州煤矿事故,罗成与叶眉被困在里面,有生命危险,很紧张,有悬念,但总的来说,因为叙述比较利索,不拖泥带水,不枝枝蔓蔓。这个小说如果让别人写可能写到六十万字,同样的材料,但他三十八万四千字打住了,我很欣赏这一点。同时他善于情节安排,高低错落,有几个地方很有戏剧性,最后一个情节,龙福海主持常委会,还弄来曹部长的题字,刚刚做出决议,在龙福海占上风的情况下,突然报告天州煤矿出事,这个情节就很有戏剧性,但是这个情节我们能相信它,戏剧性和真实性结合得比较好。它是很有戏剧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完不觉得它戏剧化,因为它前面做了铺垫。从中也看到柯云路在长篇小说叙述技巧上的成熟,小说还是要讲故事,长篇小说要把故事讲好,要把表达的东西表达好,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柯云路比较自信,他还是有这把刷子的。给他一个东西,他能够写出来,不管你是什么。包括他写别的题材,你照样可以看下去。你对那个东西不相信,那是另外一回事,。他可以把各种材料拿到手以后做成小说。这是柯云路自信的所在。
《龙年档案》在叙述上边已经完全成熟了,掌握的节奏很清楚。他想高潮就高潮,想低潮就低潮。小说节奏上的起落是长篇小说必须讲究的。我觉得这是我比较欣赏的一点。
第四点,柯云路的小说还有很多东西,包括他的思想性。柯云路是一个愿意思考的人。在小说里,他通过形象表达了他对当前改革的看法。通过龙福海这个形象,通过罗成这个形象,通过常委会里若干人的形象,还通过万汉山、魏二猛这样的人物,表达了他的思考。
《龙年档案》读完以后,我高兴的不光是多了一部这么好的长篇小说,斗争场面写得这么好,这是很少见的。我高兴是柯云路拿着一部比较过硬的小说回到我们身边。这一点不管是原来关心他还是非议他的人,都应该做出正确的评价。过去那些事情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范围,我就不多说了。
无论是过去关注过他的人,还是非议过他的人,还是有要整他的人,《龙年档案》都是一个答案,都是一个回答。希望柯云路总结一下《龙年档案》的创作经验,该到生活当中还是到生活当中去,不要老在书斋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