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文化漫谈稿费独唱团80后文化垃圾韩寒中国文化 |
分类: 生活感悟 |
文:空谷鸣琴
http://s1/middle/58419963x8d6c2a2afc20&690
http://s2/middle/58419963x8d6c2b5c93b1&690
专访地址: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3540792-1-1.html
新浪读书沙龙:《独唱团》是青年作家韩寒出品的杂志,你对待他那种运作方式欣赏吗?比如杂志主编韩寒认为,没有独立的人格就没有独立文格。而中国供稿者的稿费普遍异常的低,是中国产生大量文化垃圾的原因,因此给出高于一般杂志稿费标准数十倍的稿费”是对书稿的尊重或者是炒作
空谷鸣琴:韩寒的《独唱团》杂志有所风闻,听说前段时间已经公开发行了,但始终没去找来读,因为我喜欢看阅历比较深厚和年龄相对成熟的作家的作品,感觉这样容易引起一些思想的共鸣,所以,对这批与我女儿相同年代的80后、90后异军突起的新新类作家的东西接触少一些,严格地说我对这个话题没有发言权。因为主持人问到这个问题,因此,就将《独唱团》临时找出来看了些,看了韩寒的引言,对这位敢于为改变中国文坛固有的陈规陋习模式而做着自身努力的80后,平添了一份好感。
虽然他的作品我看得少,但因为他的引言,却让我滋生了对这位青年作家的敬仰。如同他说的:“一个蝴蝶可以刮起一阵风,一个士兵可以开始一场战争,一本杂志也许什么都不能,但文艺是需要花一辈子钓的一条鱼,辗转一年。《独唱团》来了,一切刚开始,每一个你是《独唱团》的不可湮灭的声音,每一个你经过审视的世界才是世界”,作为一个喜欢写作的草根文学爱好者来说,对当代不论是文学界圈内圈外的一种思潮,我是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作为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文学这一高雅艺术,其生存空间与其他的物质载体相比较愈来愈狭小,当代的主流价值观更多地带有功利的取向性,以金钱的含量来衡量任何物质与精神的价值,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对于他们80后、90后以及多数人认为的“因为稿费的低廉,因而才没有优秀作品出现的”的观点,我并不赞同,一个时代文学与艺术的是否繁荣与发展,业余与专业作家们是否人尽其才,我觉得并非完全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反而我认为作品是心底流淌出的声音,只有跳出功利的圈子,以一种超脱于物外的精神愿景来审视这个世界的人间百态,文章才可能是公允的和深刻的,比如流芳千古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作者在世时并非得到了高昂的稿费,也并非为了稿费才能有这万古流芳的经典作品,相反这些作家都是在穷困潦倒时,站在金钱与功利之外,从心底流淌出的声音,与自身的功名利碌碌几乎完全无关。那些为了迎合某一时期大众的口味而去写应时的文章,终究会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只会转瞬即逝。因为那些文章也许并非是作者发自心灵的感应与碰撞,因此,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打动别人?又怎么能出好文章呢?因此,我很赞成韩寒说的:“没有独立的人格就没有独立文格!”,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或者生存需要而写的文章,只能造成更多的文化垃圾。因此,作为我自己,很是反感约稿,当然我并不是专业作家,也不是依靠写作生存的人,因此,并不在乎这些功利的东西,我仅仅是将写作当作自己自我完善与修身的一种方式,因此,我的文章基本都是我与自然、社会和人有了强烈的碰撞的火花与感触后,才会动笔。
但从专业作家和以写作生存的作者来说,他们的生存状态与价值的肯定,客观上来说在市场经济时代更多地是通过稿费的多少来衡量的,因此,是这个时代的生存环境促使作家们不得不在意自己文章的稿费,一个原因是生存需要,另一个原因是价值的肯定。而在市场经济时期,由于是个重视物质财富的创造甚于精神财富创造的年代,作为精神载体之一的文学艺术,自然就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对文学创造者精神财富创造的不公正估价,造成了文坛稿费的低廉,使很多颇有文学才华的作家只好另谋生路,造成了专业人士的低迷。这是市场经济时代文学家与以文学作为生存方式的人面临的产业悲哀。虽然优秀作品的诞生并非完全依靠稿费收入来衡量,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文学艺术,也逃不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生存定律,因此作为改变文化产业模式的一种方式,我还是比较欣赏韩寒的“给出高于一般杂志稿费标准数十倍的稿费”来征集《独唱团》最优秀的稿件的壮举,这是一个颠覆传统而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针的举动,我相信,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学者,是会因为这非同寻常的稿费收入而衡量自己的作品是否有这一价值的,从而会对文坛的应时而作的文章质量提高,会有一定的促动。因此,我对韩寒这一80后的作家的产业与历史责任感,深为赞叹!我认为是对作品的尊重而非炒作。但同时也认为,要解决文化产业的质量与繁荣问题,依靠一两本杂志,作用毕竟是渺小的,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社会的观点扭转,作为专业的文学人或者业余的文学人,都必须有淡泊与宁静的超然心态看待物与利,并且将写作作为自己思想与自然、社会、人生碰撞后的自然流露,只有这样,才可能有真正高尚的优秀文章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