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话剧——记5月25日鼓楼西环境式音乐话剧《边城》上海场演出

标签:
上海演出娱乐音乐话剧边城 |
分类: 呓语 |
《边城》是鼓楼西去年新推出的一部环境式音乐话剧,导演是以色列女导演露丝·康内尔,其实我觉得在上海看鼓楼西的戏剧有点奇怪,而且这一轮李腾飞也不演了,但是正巧的是我前几天才把《边城》的原著小说看完了,所以就想着还是来凑凑热闹吧。一进到上话三楼感觉体验就不太一样,其实不到演出时间是不让进场的,可以体验一下自己写心中河流代表了什么,我写了“流动的情绪”,之后可以挂在剧场中间的麻绳上,旁边现场乐手也会演奏一段音乐。整个布置都非常有诗意,几个演员还会与观众互动交流,当然我是躲得越远越好。开场之后,先是被引入剧场跟着赵超凡学了二十分钟剧中的主题歌《太阳月亮》,然后表演才正式开始。
开头我觉得剧情发展的很慢,后面节奏倒是变快了,可是导演的手法还是以运用大段演员独白的形式来推动剧情。本身沈从文的原著在我看来并不算好读,内核其实还是一个狗血的三角恋的故事,沈从文多以翠翠的内心描写为主,这对戏剧的呈现是有难度的,反正最后我只能说还是把剧情顺完了,重点只是讲了端午赛龙舟抓鸭子、求亲唱歌,以及最后故事的结局,在这种处理下翠翠这个人物其实显得非常苍白。剧中还有大量的互动,除了观众演唱《太阳月亮》,还会找观众拉绳子,以及一些上海话现挂,其实都挺没有必要的。
音乐的部分,既然是音乐话剧,音乐的分量还是不少的。作曲是小河,现场也有一位乐手演奏,我觉得还是很有地域特色的,就是有时候演奏会有一点一惊一乍的感觉,而且因为剧中有二佬唱歌的桥段,那些民歌还是很好听的,赵超凡也唱得不错。
舞美的部分,可以说是一点湘西的感觉都没有,是完全实验的想法,中间一条麻绳横亘,中间的时候四个演员还会分两个区域表演,麻绳是岸、是渡船,演员会踩着麻绳渡河,是蛮有创意的。舞台中心则是一点石头,上空垂吊的石块,其他的布置也没有更多了,可以说一点都不湘西。
演员的部分,剧中除了乐手一共是5个演员,就如之前所述翠翠这个角色非常模糊,反而是剧中最弱的一个。赵超凡演二佬其实也有一点牵强,他本身太贵气了,并不像一个跑码头的,只是真的很帅,唱歌也很好听。黄狗这个角色本身属于导演的发挥设计,演员表演的戏份很多、动作很灵活,这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设置。部分演员也是需要扮演很多个角色的,老船夫和大佬的演员就更贴近角色一点。
总体上讲我真的觉得这部剧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没有什么关系,不如说是拿着《边城》的文本作了一次实验的探索,结果是好是坏就见仁见智了。如今湘西在我心里可能都有一点别样的情绪,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还会再次前往吧,那里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可能才是诞生《边城》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