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甘茂

(2017-01-11 10:53:47)

对于甘茂,司马迁有过一个中肯的评价,说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所谓策士,在诸侯兼并越发激烈的战国时代,是个相当吃香的行当。但行权谋,不问德义,这就是策士的操守。

秦惠王时,在张仪、橒里子举荐下,甘茂成功入仕。秦武王时,甘茂因平蜀国反叛有功,被任为左丞相。

http://s5/mw690/001C8v3vzy77THcjJUU84&690

秦武王三年,甘茂和向寿受秦武王之命出使魏国,约魏合攻韩国宜阳。在甘茂和向寿的促成下,秦国与魏国达成了协议。这时,甘茂对向寿说:“请回去告诉大王,魏国已经同意了我们的要求,但我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当然,事成之后,功劳全算您的。”向寿回去后,如实地向秦王转告了甘茂的请求。不解之下,秦武王来到了息壤,召见了甘茂。秦武王问他为何不希望进攻韩国宜阳。甘茂说:“宜阳是个大县,上党和南阳两郡的财货积存在宜阳很久了,名义上是县,其实是个大郡。大王您要经过函谷关、崤山,兵行千里去攻占它,很困难。”表面上,甘茂不同意进攻宜阳,又把困难做了充分的说明,其意图并非不攻宜阳。因为他出使魏国的目的就是要联魏攻韩,并且已经与魏国达成了协议。甘茂此举,一是想看看秦武王攻韩的决心有多大,二是为自己留条后路。万一宜阳不克,自己则有言在先,责不在己。甘茂又举例,从前曾参住在费邑,鲁国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别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了人。曾母正在织布,并不相信。过了一会,又有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了,她仍然织着布,不理会。又过了一会,第三个人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人了,曾母吓坏了,丢下了梭子,越墙而出。“我的贤德比不上曾参,您信任我又不如曾母相信曾参,怀疑我的人也不止两、三个。我带兵攻宜阳,怕您中途像曾母那样怀疑我。当初,张仪西并巴蜀,北开西河,南取上庸,天下人并不因此推崇他,却都认为秦王贤良。魏文侯命乐羊攻打中山国,三年后才攻打下来。乐羊回来后叙功。魏文侯把一箱子诽谤信拿给乐羊看,乐羊才惊起而叩首,说灭中山国不是自己的功劳,是大王英明。如今我不过是客卿,橒里子、公孙衍本来就反对进攻韩国,如果他们挟持韩国来议和,放弃进攻宜阳,您肯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是您让我出使韩国伐韩的,如果与韩国议和就等于大王您欺骗了魏国,韩国相公仲侈也会怨恨我。”甘茂有理有据,秦武王只好说,我不会听他们的,我可以和你盟誓。甘茂弄清了秦武王的决心,并且让秦王明白了攻宜阳的困难,预先防止了秦王对自己的不信任,这才率军进攻宜阳。

然而,甘茂五个月都没有攻下宜阳。橒里子和公孙衍果然在秦王面前说甘茂的坏话。秦王动摇了,就召见甘茂回来,想退兵。甘茂说:“息壤还在那里,您忘了我们订立的盟约吗?”秦武王猛然记起,说:“是有盟约。”于是秦王再次调动大军,仍令甘茂率领,继续攻城,最终攻下了宜阳。韩国派公仲侈来到秦国谢罪,订下了城下之盟。

熟悉历史的人,想必都知道宋太祖智对陈朝使者徐铉的故事。其实,甘茂早就做过这样的事情。

彼时,楚国为了刷它的存在感,经常派一些使者到秦国,他们中大多数能言善辩,秦王常被说得理屈词穷,为此,他很伤脑筋。就问甘茂讨主意。甘茂便向秦王建议,如果是健谈善辩者来使,您不必理他。若是懦弱木讷者来使,您一定得接见他。这样,您利用了懦弱木讷者,那些善辩的人就无法利用您了。您就可以制服他们。秦王依计而行,果然很有效果。这种做法后来被宋太祖效仿,效果也是杠杠滴。正所谓智商不够,书来凑,多看必有所得。

甘茂后来虽任左丞相,但秦王很偏爱公孙衍,他曾在公孙衍面前许诺,说将来必定提拔他。不料,这事被甘茂的一个手下知道了,后来他报告给了甘茂。甘茂于是进宫拜见秦王,假装向秦王道喜:“大王得一贤相,可喜可贺。”秦王装糊涂:“我任你为相,就是把国家托付给你了,哪还再有什么贤相?”甘茂提醒道:“大王您不是要立公孙衍为相么?”秦王故作惊讶:“你是从哪里听说的?”甘茂说:“是公孙衍亲口告诉我的。”秦王当然恼火,这么重要的秘密竟然被泄露出去,这样的人如何能当相国?于是不但不用公孙衍,还下令把公孙衍驱逐了。就这样,甘茂仅凭几句话彻底断送了公孙衍的大好前程,为自己消除了一个对手。甘茂果然很鸡贼。

秦昭襄王继位后不久,楚国发兵包围了韩国雍氏。战争的起因是,秦国曾在丹阳打败过楚国,而韩国没有去救援,楚怀王为此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乘机发难。然而,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是楚国人,所以秦国不肯去救。韩国公仲侈便托甘茂去劝说昭襄王救韩。甘茂于是进言:“韩国所以敢抵御楚国进攻,是因为他们相信能得到秦国的支援。现在楚军围雍氏,秦军如果不肯去救援,公仲侈就会不朝见,他会让韩国与楚国联合。一旦楚、韩联合,魏国也不敢不从他们。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共同进攻秦国的态势。坐等别人来进攻和主动进攻敌人,哪个对秦国更有利呢?”秦王听罢,方有所悟,当即同意派军救韩,楚军才撤离了雍氏。不得不承认,甘茂的说服能力的确很高。

后来,也许是因为甘茂的人品不怎么样,在一场利益争夺中,由于与向寿等人不和,为了避险,甘茂不得已逃出了秦国,投奔齐国。就在这时,他遇到了苏代。当时,苏代正出使秦国。甘茂说:我在秦国获罪,现在逃了出来,没有容身之地。原来有个贫家女和富家女在一起搓麻线,贫家女说:我没钱买蜡烛,幸好您的还有剩余,请分给我一点光亮,无损于您,却能使我同您一样享用烛光的方便。现在我处于困境,您正出使秦国,大权在握。我的妻子儿女还在秦国,希望您拿点余光救济他们。话说得又动听又在理,苏代便应承了下来。在完成任务后,苏代借机劝秦昭襄王:甘茂,不寻常的士人。他在秦国居住多年,连续三代受到重用,从崤山至鬼谷,何处险要、何处平展,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依靠齐国与韩国、魏国联合,反过来图谋秦国,对秦国可不算有利呀。秦昭王问:那该怎么办?苏代趁势建议:大王不如送他更贵重的礼物,给他更丰厚的俸禄,把他迎回来。如果他回来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终身不准出来。秦王应允了。随即赐给甘茂上卿官位,并派人带着相印到齐国迎接他。然而甘茂执意不回秦国。苏代便对齐湣王说:那个甘茂,是个贤人。现在秦国已经赐给上卿官位,带着相印来迎接他了。由于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赐,想做大王的臣下,因此推辞。现在大王您如何礼遇他?齐王闻言,立即安排他上卿官位,把他留在了齐国。秦国见齐国如此厚遇,紧接着又免除了甘茂全家的赋税徭役抢着招揽甘茂。原来落魄不已的甘茂,此时已经成了一个香饽饽。

齐国后来派甘茂出使楚国,他很想找机会再回秦国当相国,只是很可惜,由于楚国从中作梗,这个心愿始终未了,不久就客死在了魏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