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回忆:2011年盛夏中原之旅(4)

标签:
旅游河南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行行摄摄 |
(4)人工天河红旗渠(下)
参观了红旗渠分水岭隧闸,又行车半个小时,来到青年洞段。青年洞是红旗渠旅游的核心景点,也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当年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青年洞段红旗渠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
当年铁姑娘打钎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红旗渠青年洞总长616米,高5米,宽6.2米。我们由这里上渠道。


虎口崖位于红旗渠青年洞的凌云亭东侧,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势险恶、高耸入云。当年修红旗渠的社员们像腾飞于苍穹的雄鹰,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种举动叫“虎口拔牙”。。



不知不觉地来到青年洞口。“青年洞”三字为郭沫若所题,另外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摩崖石刻,为景区增添了色彩。
青年洞旁边百丈绝壁上,沿着当年修渠民工的落足处,架有一条悬空栈道,人行其上无不战战兢兢,当我扶着栏杆在栈道上小心翼翼行走时,竟不敢瞥一眼脚下的深渊,只觉得头皮发紧,栈道好像没有个完。待攀登完栈道,回过头来,看那群山叠翠,却有着平生无以获得的览胜感受!
我和另外三位同伴决定不走回头路。路边卖饮料的妇女说,从那边上山,走不了多少路也能回到原地。我们真的上山了,哪里知道我们上了个大当。山路很陡,过了一弯又一弯,始终不能回到原地。
我们喘着气,汗珠从头上流下,沾湿了内外的衬衣。更糟糕的是,两只脚快要不听使唤。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登上山顶。当地老乡说,我们已经脚踏河南、河北、山西三省!
下山是很有味道的,必须走好多段又长又陡的石阶,好像走电梯。最后还要通过一座漂亮的铁索桥!
此桥名为步云桥,横跨两山之间,也横跨冀豫两省。桥跨度146米,由四根钢缆组成,主缆矢高7米,中心距1.8米,采用四根直径54毫米,索桥跨度之长在华北地区所属罕见。过桥举步惊鸿。扶栏穿行,天地悠悠,山风浩荡。人行其上,一如平步青云之间,
胸臆中顿生感慨万千!
看到下图右上角那个电信铁塔吗!那就是三省交界处。我们就是从铁塔后面上来的。当我们还在红旗渠那里时,向上望见这个电信铁塔时,我说:会不会要攀到电视铁塔那里?同伴中一个小青年说:哪里会,攀登到那里我们都要被抬着下去了。哈,没想到真的到了那里,不过我们并没有被抬着下去!
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过了铁索桥我们坐缆车直达山下。团队里的人已经在车上等了半个小时,他们还以为我们发生了什么!





后一篇:台风烟花过后的风则江